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于《中华本草》的止痛中药来源分布规律,性、味、归经规律,性效的关联性等,以期为止痛中药药性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华本草》药物功能索引中主题词为"止痛"的药物编号为线索,检索出具有直接止痛功能的药物609种,建立数据库,从其来源、性味、归经、毒性、功能主治等方面进行性效关联性分析。结果:止痛中药主要来源于毛茛科、豆科、菊科、罂粟科、伞形科植物;四性属性上偏于温性;药味以辛、苦为主;近四分之一的药物明确记载有毒;归经以入肝、肺、心、脾经为主;功效以止痛兼祛风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主治风湿痹痛、外伤疼痛、疮疡肿毒、胃脘疼痛、出血症、牙痛等。结论: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基本符合,能够为止痛中药筛选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功效分类的药性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清本草文献为主体,结合现代认识与研究,探索中药分类中药性(性能)与功效之间的相关信息特征,分析其相关规律性,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思路。认为中药功效是基于性能与病证相关性的高度概括。中药功效分类具有一级三层次规律,常以五味-四性-归经为主线,结合"证-效"概括,表现为以"性能-病证-药效"方式综合表达的分类特点。因此,主张按功效分类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尤其应重视各性能之间、性能与病证以及药效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古代医家的认识和文献记载,简论“刚”药与“柔”药的不同作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白首乌”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用中药“白首乌”,其使用历史悠久,但在历代本草中未见将其单独列名的记载,而是在“何首乌”名下并用。认为何首乌有赤白之分,其原植物有雌雄之别,赤者雄,白者雌,并认为雌雄有交藤现象,这种记载多沿用下来。由于历代本草对其形态、生境、产地等记载过于简单,在...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性研究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中药药性研究热潮越来越高.在回顾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指出中药药性研究在近期内要取得重大突破,应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规范研究方法.寒热药性可作为首要突破口;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阐明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首要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还原整合和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植物或动物同一部位和同一植物或动物不同部位的药性,发现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二者之间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集中体现了中药药性的整体性、对立统一性和可变性。影响中药药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判定中药药性不能仅仅依据药用部位,还需要依据其他方面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药性是指药物的药效和性能,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把药物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得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针对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了“药性本质多源”假说及“证-药效-药性”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进展,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可行性.收集、梳理2010年至今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文献共41篇,分析中药寒热药性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结果从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发现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基于文献角度的研究和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主要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角度的研究、物理学角度的研究和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研究.结论: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在不同层面均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不同的研究思路均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性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课题过程中,由一于中药药性没有被量化,名老中医临床处方中所含有的信息很难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功效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性-功效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不同类别中药具有特定的"四性-五味-归经-作用趋向"(药性系统)构架,与功效有着必然联系,且具有规律性。本文对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旨在以科学阐释中药的"性一效"内涵。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之故,中药“见肿消”品种较为混乱,以“见肿消”为正名或别名的中药多达12科24种植物。据考证,认为“见肿消”应为菊叶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块根。  相似文献   

13.
追风下毒丸的初步实验报告众所周知,相反相畏是中医配伍的传统禁忌。两千年来,不仅争论不休,立论各异,而且,实验结果也不一致。我们为了开辟用药途径,学古而不泥于古,敢于治古今于一炉,不落窠臼,去伪存真。选用芫、遂、戟、草之反,巴豆大黄之畏,取其反畏相激,拮抗结合,增强奏效强度,达到峻下猛力  相似文献   

14.
“十八反”是中医用药的配伍禁忌,两千年来一直争议不休,笔者为了开辟新的用药途径,弄清相反药物的实质,大胆地跨出了禁区。将“十八反”的几组药物,分别作了临床观察,并未发生特殊的毒性反应,而且运用于一些疑难杂证中,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分为以下三部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追风下毒丸的应用及其初步实验研究追风下毒丸是以芫、遂、戟、草之反,巴豆、牵牛、大黄之畏所组成的一种拮抗方剂。其目的在于反畏相激,拮抗结合,增强药物的奏效强度,达到峻下猛力的作用。丸剂制好后,先经笔者试服,再经功物实验证实无毒付作用,然后才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药药性是中药作用于不同状态机体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生物学效应的概括和归纳。中药药性研究需要从化学成分要素、机体状态要素和生物效应要素及其关联关系进行系统探讨。本研究遵循中药临床应用特点,旨在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建立"三要素"数理分析模式,并基于该模式研究中药寒热药性,探讨寒热药性生物学表征差异。方法:借鉴中药的病态选择活性概念,基于数学上交互作用的思想,将化学成分要素和机体状态要素的作用统一于生物学效应量中。在此基础上,通过效应分解、强度计算、频数统计、关联度分析等步骤并结合散点图,形成"三要素"数理分析模式。设计并实施热性药附子、肉桂和寒性药黄柏、栀子(化学成分要素)干预正常状态、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虚寒和虚热状态(机体状态要素)大鼠的比较药理学实验(生物效应要素),运用该模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数理分析。数理分析结果以散点图形式输出,通过计算药物干预虚寒、虚热两种状态的生物效应点在"药效区"和"毒性区"的频数分布,结合关联度分析,可以对比不同药物的寒热药性表达程度。结果:干预虚寒状态后"药效点"与干预虚热状态后"药效点"的频数比,附子为7∶3、肉桂为3∶3、黄柏为4∶4、栀子为1∶5;干预两种状态后"毒性点"的频数和,附子为4、肉桂为0、黄柏为2、栀子为4。关联度分析显示,"附子、肉桂、黄柏、栀子"与"适用于虚寒状态、适用于虚热状态"呈正相关。即,按照附子、肉桂、黄柏、栀子的顺序,热性越来越弱,寒性越来越强。同时,对于上述4味药,药效越明显,则毒性越明显。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基于药性构成"三要素"理论的数理分析模式能够有效阐释寒热药性的生物学表征差异,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解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学工具,为中药药性实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中华本草》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豆科药物(豆科利水药物)共计74味,将所选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分别录入Excel中建立数据集,分析归纳各项统计数据,以探析豆科利水药物的药性规律。结果:豆科利水药物主归脾胃经,无毒者占大部分,可入食者多,主要高频功效为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止痛、止咳平喘等,以治疗气虚水肿、疮痈肿毒、淋证、咳喘痰多、脘腹胀痛等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益肾生精汤”治疗死精子过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死精子过多症是男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男子不育的原因之一。1997年3月~2000年12月,笔者运用“益肾生精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68例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育龄夫妇,同居两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女方经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男方精液检查,禁同房7d,用手淫法采取精液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分类是学习、应用和研究药物的一种手段,合理的分类方法有助于促进中药教学、临床应用和科研的发展。自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三品分类法始,如何对中药进行合理的分类就成为历代本草著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对中药理论认识的逐渐深入,古代医家对中药分类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促使中药分类更加全面合理。文章通过梳理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中药分类方法,试图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