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配发血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没有输血史的外伤患者,因其自身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导致了交叉配血的次侧不合现象。为了更好地保障此类患者的及时输血和输血安全,我们对DAT阳性没有输血史的外伤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旭升  曹绪梅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02-1204
目的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总结处理方法优化检测方式,进一步提高交叉配血特异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共5 398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交叉配血资料,统计配血不合发生率及原因,总结处理方法。结果经统计,5 398例患者中共发现73例交叉配血不合现象,发生率为1.4%。按主次侧分类:其中主侧配血不合16例,占21.9%,次侧配血不合57例,占78.1%。按原因分类:献血员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引发4例,占5.5%,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引发10例,占13.7%,献血员不规则抗体阳性引发3例,占4.1%,冷凝集引发4例,占5.5%,患者纤维蛋白过高引发10例,占13.7%,患者自身温抗体引发2例,占2.7%。患者DAT阳性40例,占54.8%。结论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合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引起,次侧不合主要由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引起。临床发血前要仔细分析,选择最适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4.
汤思  陈学杰 《吉林医学》2024,(2):295-297
目的:探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分型和输血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128例DAT阳性输血患者资料;另选同期同一科室DAT阴性且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血常规检测结果、DAT阳性分型以及凝集强度等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结果:DAT阳性输血患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是血液病、感染性疾病、肾脏疾病和其他不明原因,分别有51例(39.84%)、39例(30.47%)、11例(8.59%)、10例(7.81%)。DAT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进行分析,DAT阳性组输血前RBC和Hct值低于阴性组(P<0.05);输血后,DAT阳性组Hb、RBC、Hct上升值/U均低于阴性组,对不同DAT阳性亚组和阴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后Hb进行分析,IgG+C3d组输血前Hb值低于阴性组、IgG组和C3d组,C3d组输血后Hb上升值/U低于阴性组、IgG+C3d组、IgG组,IgG组输血后Hb上升值/U低于阴性组、IgG+C3d组,对不同类型DAT阳性亚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的关系,保证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方法:对2012年-2013年本院临床申请输血病人的血液标本资料400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人不合,假阳性5人,DAT阳性6人,青霉素试验阳性1人。实施相应的质控措施期间(2012年至2013年)血型实验室从未出现一例输血安全事故。结论:严格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理的输血方案,提高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中出现凝集标本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对67例在交叉配血中发生凝集的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67例凝集的标本中主侧凝集11例,包括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7例,蛋白凝集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自身抗体1例;次侧凝集57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56例(其中1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主侧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也呈阳性),献血员检出不规则抗体1例。67例在输血时经过配合性输注所需红细胞制品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交叉配血时出现凝集,要进行原因分析,结合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鉴别凝集的性质,确保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7.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斌  秦莉  王立新  黄春妍 《四川医学》2007,28(4):363-364
目的对预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DiaMed IgG卡对17200例预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阴性的标本用盐水交叉配血,而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59例,阳性率0.34%,59例抗体阳性的标本均用DiaMed IgG卡进行交叉配血,患者均输注了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论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能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规则抗体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德义  彭明喜  董国飞 《重庆医学》2008,37(11):1217-1219
目的鉴定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配血困难时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受血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抗体效价检测,以确定该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在21例配血困难受血者中,检出各类已知特异性抗体13例,其中抗-E 8例、抗-D 1例、抗-e 2例、抗-c 1例、抗-M 1例。结论对有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史、妊娠史等需要接受输血者,特别是配血困难者作常规抗体筛选试验,鉴定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首次输血和多次输血后不规则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探讨微柱凝胶法(microcolumn gel test,MGT)和凝聚胺法(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GT和MPT对需输血的9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96例血透患者462例次交叉配血中,MGT法和MPT法配血相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GT主侧次侧凝集62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全部阳性。并且随着输血的次数增加,MGT和MPT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增加(P<0.01)。MGT检测总阳性率高于MPT(P<0.01)。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多次输血后,会出现抗体的不规则性。在MGT中致敏红细胞会导致配血困难。结合MPT进一步了解凝集的性质,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在MGT交叉配血次侧阳性的情况下,同时做MPT交叉配血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象武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07-50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的原因,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处理,为临床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DiaMed公司的Liss/coombs微柱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124600例配血试验中,有1127例出现阳性结果,红细胞直抗阳性(905例),不规则抗体(138例)和自身抗体(80例)是导致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325例凝聚胺交叉配血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俊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46-3547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试验在临床配血中的应用价值,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方法:用凝聚胺法对我院325例受血者标本与同型献血员做交叉配血。结果:检测中,发现有6例冷凝集引起的假阳性,4例为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引起的假阳性,1例为受血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1例为同种抗体。结论:手工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简单,敏感性强,是医院理想的交叉配血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配血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假阳性解决办法,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凝聚胺法对我院325例受血患者标本与同型献血员做交叉配血。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25例假阳性,其中由冷凝集引起12例,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引起8例。受血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引起3例,同种抗体引起2例。结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简单,敏感性强,是医院理想的交叉配血法。  相似文献   

13.
多次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次输血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及配血时间过长的解决方案.方法 对1例在不同输血阶段产生的不规则抗体进行抗体鉴定,并提供相合的红细胞,分析平均产生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需要多花费的时间.结果 该患者在第3次交叉配血前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第5次输血前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鉴定为抗-E及抗-c,第16次交叉配血前抗体鉴定为抗-E、抗-c及抗-Mur,平均每次血清学交叉配血多花费时间37 min.结论 多次输血患者将不断地产生不规则抗体,将延长交叉配血的时间,选择自体输血或电子配血将避免产生不规则抗体,并能保证血液供应的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传统试管法、聚凝胺法在直抗试验(DAT)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差异.找到更适于临床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方法 2 312例患者血液样本用卡式法定型后,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DAT检测,再用卡式法以及试管法、聚凝胺法对血液样本及献血者血样进行平行交叉配血试验.对于交叉配血主侧阳性的样本进一步鉴定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最后以试管法作为标准,将三种方法得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卡式法DAT结果,并比较卡式法与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2 312例样本中,卡式法DAT阳性率为6.78%,以传统试管法作为标准,卡式法DAT敏感性为99.4%,特异性为99.9%,且卡式法的阳性强度与试管法相同或大于试管法的样本占97.4%.卡式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主侧特异性分别为99.91%、99.74%,次侧特异性分别为99.45%、99.41%,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05;x2=0.04,P>0.05).两种方法主侧敏感性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侧敏感性分别为96.72%和8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0,P<0.01).结论 以传统试管法作为输血前血型相容性试验的检测标准,卡式法DAT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其操作较传统试管法简便、快捷,且结果的判读易于标准化,影响因素少;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与聚凝胺法相比,次侧敏感性高于聚凝胺法,而且卡式法能够排除临床无意义抗体及自身冷凝集抗体的干扰,能够更有效的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5岁,汉族,因患食管癌术后多次住院输血治疗,血型为B型,Rh(D)阳性。曾多次用凝聚胺配血相合,输悬浮红细胞12 U,无不良反应。此次住院再次申请输血,凝聚胺及微柱凝胶卡交叉配血主侧凝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输血患者进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探讨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869例输血患者与ABO同型献血者进行盐水法及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实验中发现8例由冷凝集引起假阳性,2例由IgG类不规则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1例由IgM类天然抗体,抗-M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结论:聚凝胺交叉配血实验可以检测到免疫性抗体及自身抗体,在Rh血型系统较抗人球蛋白方法更为敏感,在交叉配血试验中聚凝胺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可对结果进行清晰显示,假阳性少、灵敏度高、快捷、准确、效果明显、不用特殊设备等特点,是目前交叉配血最理想的方法,是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保证,值得在各级医院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受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方法分析用微柱凝胶法对临床574例受血者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结果检测临床受血者中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例,阳性率为0.70%。同期,在交叉配血结果不合的原因查找中发现,有2例是供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引起。结论对临床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患者,女,68岁,孕2产2,顺产。2009年11月在本院因手术首次输注红细胞2U。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相合,输注无反应。2010年2月因贫血入院,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3细胞)阳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主侧凝集。  相似文献   

20.
IgM抗P1抗体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6岁 ,血型 :AB型 ,Rh(D)阳性。因闭合性脑外伤来我院就诊。拟手术治疗备血 8u浓缩红细胞悬液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一供血者主侧在盐水及凝聚胺介质中均有凝聚反应。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体内有IgM型抗P1抗体 ,与AB ,P2型红细胞交叉配血无凝聚 ,与AB ,P1交叉配血有凝集反应。患者因故未行手术予保守治疗 ,未输血。2 血型血清学检查患者血型 :AB ,CCDee ,MM ,P2 。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阴性。配血不合供者血型 :AB ,CCDee ,NN ,P1。配血相合供者血型均为AB ,P2 型。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