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Yuan DH  Xie HH  Wang Y  Meng CY  Yang LP  Feng YC  Song JG  Zou X  Wu KC  Li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2):1540-1542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ypican-3在20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 大肠癌中Glypican-3阳性率为66.0%(132/2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4.0%(4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Glypican-3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5).结论 Glypican-3在人大肠癌中表达增加,与大肠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GPC3的表达水平,比较原发性肝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GPC3的表达差异,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组织GPC3表达评分[(10.3±2.5)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间GPC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及有无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C3在临床分期晚、肿瘤直径大、分化程度低及远处有转移的患者肝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C患者肝癌组织中GPC3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远处有转移等因素紧切相关(OR=0.623~0.960,P<0.05).结论 GPC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对于其病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朴云峰  吴洪磊 《吉林医学》2003,24(6):486-488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远东地区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是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因此对肝癌早期治断的研究有特殊意义。最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作为一种新的肝癌肿瘤标记物被国外许多作者提出,现综述如下:1分子结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s,GPC)是一类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聚糖,是通过一个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lo,GPI)连接在细胞膜上的,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了六个家族成员(GPC1~6)。蛋白聚糖是一类由核心蛋白和糖胺聚…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27(HSP27),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诊断原发性肝癌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32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组织、30例肝硬化组织、25例肝脏良性占位组织及31例肝炎组织中GPC3、HSP2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HSP27其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率为56.25%(18/32),GPC3在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7.50%,HSP27和GPC3均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肝硬化、肝脏良性占位、肝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有关,但GPC3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无关。结论 HSP27、GPC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密切联系,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肝内良性占位病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GPC3蛋白水平,了解GPC3蛋白在各组中的阳性率,探讨GPC3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蛋白水平为(196.76±112.24)pg/mL,肝内良性占位组为(248.56±123.35)pg/mL,原发性肝癌组为(678.23±325.22)pg/mL.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PC3蛋白水平高于肝内良性占位组和正常对照组(F=18.76,P<0.01).根据ROC曲线,若外周血GPC3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界值为412.6 prdmL,则敏感度为63.2%,特异度为89.3%,健康对照者GPC3蛋白阳性率为2.50%,肝内良性占住病变组阳性率为14.1%.原发性肝癌组阳性率为65.0%.各组间血清GPC3蛋白阳性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0.28,P<0.01).若AFP诊断肝癌的截止值为400 ng/mL,AFP的阳性率为46.3%,联合检测AFP和GPC3的阳性率提高至77.5%. 结论GPC3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联合检测GPC3和AFP可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刘阳  喻红波  黎健 《铁道医学》2014,(2):128-131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5例肝细胞癌(HCC)、26例肝硬化和50例健康人血清GPC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分析比较两者对原发性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分别为(4.16±2.35)、(3.13±1.19)和(1.92±1.23)ng·ml^-1,HCC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8和P〈0.001)。对于诊断HCC,GPC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AFP为0.803;GPC3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56.5%;AFP的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8.9%。GPC3与AFP联合应用诊断HCC则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45.6%。对于I期和Ⅱ期HCC,GPC3的阳性比例(11/14)高于AFP(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GPC3是一个敏感且特异的HCC标志物,检测血清GPC3有助于HCC的诊断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申东  李莉  高建 《重庆医学》2013,(25):2969-2971,2974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27(HSP-27)、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诊断PHC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2例PHC组织、30例肝硬化组织、25例肝脏良性占位组织及31例肝炎组织中GPC-3、HSP-27的水平,并分析其与PHC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HSP-27和GPC-3均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肝硬化、肝脏良性占位、肝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有关,但GPC-3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无关。结论 HSP-27、GPC-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两种最常见肺癌病理类型鳞癌和腺癌中的不同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
法肺鳞癌和腺癌病人共48名,肝癌对照病人10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
应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肺癌中的GPC3 蛋白总表达率29.2%(14/48)。GPC3 在肺癌旁组织中不表达。
GPC3蛋白在肺鳞癌中的阳性率为54.5%(12/22),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7%(2/26),肺鳞癌中的GPC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肺
腺癌(P<0.01)。在阳性表达的肺癌样本中,肺鳞癌与肺腺癌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低分化组GPC-3均表达更显著。肺癌与肝癌的
GPC3蛋白表达特点不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PC3蛋白与预后无关。结论GPC3蛋白肺鳞癌患者表达更高,提示其
可作为潜在候选标记物检测肺鳞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例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的亚单位p85蛋白表达,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PI3K mRNA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p85蛋白及PI3K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30例肝内胆管癌(ICC)患者,30例乙肝后肝硬化(LC)患者,30例转移性肝癌(MCA)患者,30例健康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的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含量。 HCC组患者血清GPC3蛋白、AF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以3.5μg/L为诊断界值时,GPC3对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6.7%。 AFP联合GPC3后能将HCC的检出率由73.3%提高到88.3%。血清GPC3的浓度与患者HBV感染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肿瘤数目以及门脉癌栓无关。血清GPC3对HCC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AFP检测可以提高HCC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人分化抑制因子3(Id3),为进一步研究Id3的生物学活性打下基础. 方法:PCR扩增人Id3基因编码区的DNA片段,将PCR产物克隆至pGEM-T Esay载体中并测序鉴定.将Id3 cDNA片段重组入原核表达质粒pET-32a( ),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 鉴定,并通过镍亲和层析柱纯化His-Tag标记的融合蛋白. 结果:成功地构建了Id3的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His-Tag融合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后获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00的Id3融合蛋白. 结论:重组质粒pET32a( )-Id3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可纯化获得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类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3(CLIC3)在真核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及其GST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人CLIC3的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CLIC3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LIC3-FLAG,检测其定位及表达;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CLIC3,转化到大肠杆菌 BL21菌株,IPTG诱导融合蛋白GST-CLIC3表达。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 CLIC3在COS7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IC3在HEK-293T细胞中能有效表达;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ST-CLIC3在BL21菌株中能有效表达。结论人类的CLIC3蛋白COS7、HEK-293T及大肠杆菌BL21菌株均能有效表达,为进一步了解CLIC3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GST标签的人c-Cbl相关蛋白(GST-hCA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诱导其表达.方法:从COS-1细胞中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用PCR方法扩增出hCAP基因全长,通过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GEX-5X-1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5X-1-hCAP,并转化E.coli DH5α,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大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原核表达质粒GST-hCAP构建成功,用Western blot方法也证实了GST-hCAP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GST-hCAP原核表达载体,证实了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纯化CAP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14-3-3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寻找日本血吸虫病新的诊断和候选疫苗分子 ,克隆日本血吸虫 14 -3 -3蛋白质编码基因 ,并进行表达。方法 :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RNA ,设计合成引物 ,用RT -PCR法扩增出日本血吸虫 14 -3 -3抗原 (Sj14 -3 -3 )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克隆入pGEM -T载体 ,然后在真核表达载体 pBKCMV中亚克隆 ,用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观察表达结果。结果 :RT -PCR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 765bp的特异性片断 ,克隆质粒pGEM -Sj14 -3 -3和真核表达质粒pBKCMV经双酶切和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均可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 ,诱导表达后 ,经SDS -PAGE可见一条约 3 2 5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日本血吸虫 14 -3 -3抗原的编码基因 ,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为进一步的免疫诊断和核酸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使BPI能高效率穿透细胞膜或多种屏障,中和不同解剖部位的LPS,构建TAT-BPI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的方法,为研制多肽抗生素打下基础.方法 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UC57后得到pUC57-TAT重组质粒;提取正常人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总RNA, 采用RT-PCR技术扩增BPI N端cDNA片段,构建pUC57-TAT-BPI克隆载体;用酶切和双脱氧测序法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含有约630 bp的TAT-BPI融合蛋白基因片段序列,测序分析与Genebank中该序列相符,同源性分析TAT序列中第10、30位核苷酸有突变,氨基酸同源性为93%,蛋白质同源性为90%,在BPI序列中234、454、495、556位核苷酸有突变,氨基酸同源性为98%,蛋白质同源性为95%.结论 成功构建了TAT-BPI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BPI的抗菌作用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able BPI efficiently penetrate the cell membrane or a variety of barriers, and neutralize endotoxin in different anatomical parts, construct and identify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TAT-BPI,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new bio-antibiotic development. Methods A synthesized DNA fragment encoding TAT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was inserted into pUC57 vector. Then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 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 and then the human BPI cDNA gene was amplified by RT-PCR. The PCR product was cloned into pUC57 plasmid and the sequence was confirmed by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dideoxy-mediated-chain termination. Results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bioactive N-terminal fragment of BPI were not only identical to those of the published human BPI sequence but also were contained in the recombinant vector. Conclusions pUC57-TAT-BPI i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protein of BP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人类偏肺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人类偏肺病毒A亚型CAN97-83 F基因的全长序列,将其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HT载体多克隆位点区,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供体质粒与受体杆粒(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获得重组的杆粒.采用脂质体将重组杆粒转染进昆虫细胞sf-9,包装获得感染性杆状病毒.用此病毒感染sf-9细胞并表达蛋白,经6×His树脂纯化后用免疫印迹法验证表达蛋白.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所获得的重组杆粒包含hMPV全长F基因序列,被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sf-9显示典型细胞病变.采用抗6×His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免疫印迹法检测到分子量约70ku的较单一的蛋白条带,证实F蛋白表达成功.结论:杆状病毒是一高通量、目标蛋白抗原性保存完好的表达系统.采用这一系统成功表达的hMPV F蛋白,将为我国hMPV血清流行病学和免疫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人S100A6-GST融合蛋白,为研究人S100A6((hS100A6)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pHAHA-hS100A6中双酶切获取hS100A6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ST-moluc,构建pGST-moluc-hS100A6,转化BL21后,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hS100A6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Glutathion-Sepharose 4B球珠分离纯化.结果:重组菌株表达出与理论预测值相符的一个约36ku的hS100A6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的产量为3mg/L菌液,纯度约92%.结论:成功构建了hS100A6-GST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后得到较高浓度的hS100A6-GST融合蛋白,为hS100A6蛋白功能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一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原核表达系统 ,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的方法 ,以pcDNA -VP3质粒为模板 ,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 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 .coliBL2 1 (DE3) plysS中 ,以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sopropylthio β D 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 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 DsbA VP3的大肠杆菌E .coliBL2 1 (DE3) plysS经IPTG诱导后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 38 3KD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 pET DsbA 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含有6His标签的可溶性人CD226分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CD226,并进行表达和初步鉴定。方法:PCR扩增CD226细胞膜外区,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CD226。酶切和测序法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进行表达,培养上清液经抗CD226抗体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经表达和纯化获得了含有CD226细胞膜外区的CD226-6His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可分泌人CD226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CD226,本实验结果将为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