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放射配体结合实验测定了国产米非司酮、进口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在大白鼠肝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竞争抑制特性。[~3H]地塞米松与其受体结合之kd为0.57±0.06nmol/L,3种化合物Ki分别为0.55 0.09nmol/L、0.55±0.14nmol/L和1.02±0.07nmol/L,地塞米松、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的相对结合亲和力LRBA)比值约为1:4:2。国产米非司酮和进口米非司酮的各项受体药理特性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受体药理特性上分析米非司酮的抗生育作用及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检测技术,以3H-R5020和3H-地塞米松作为示踪物,采用饱和竞争性抑制分析方法,观察米非司酮与兔、猕猴子宫胞浆孕激素受体及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特性.结果米非司酮可与兔、猕猴子宫胞浆孕激素受体牢固结合,很小剂量就可抑制3H-R5020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兔子宫孕激素受体结合实验所用米非司酮与孕酮的IC50(50%抑制浓度)值分别为6.61 nmol/L 、26.20 nmol/L,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RBA(相对结合力)为孕酮的4.0倍;猕猴子宫胞浆孕激素受体结合实验中米非司酮与孕酮的IC50值分别为17.20、30.20 n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RBA为孕酮的1.8倍.米非司酮可与大鼠肝脏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较低浓度范围内就可抑制地塞米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米非司酮、地塞米松的IC50分别为4.21、14.50 nmol/L,RBA为地塞米松的3.4倍.结论对孕激素受体药理特性进行评估,米非司酮与孕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表现为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以孕激素受体结合力为参照标准,显示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结合力强度明显强于米非司酮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强度.  相似文献   

3.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孕激素受体的作用来分,米非司酮为纯粹的抗孕激素(PA),而非孕激素受体调节剂(PRM)是在受体水平上的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拮抗剂,它与兔子宫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强5倍,与鼠胸腺糖皮质受体亲和力比地塞米松强3倍。由于其特性,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已见报道的适应证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活性炭吸附法测得兔子宫胞浆内(未成熟雌兔,体重0.9~1.1kg)与[3H] 孕酮给合的成分为孕激素受体,Kd=0.73±0.07nM;可被饱和,结合量为494±262fmol/mg蛋白,孕酮的非靶组织肝脏胞浆内仅有少量与[3H]孕酮结合的成分。但结合激素与游离激素之比和结合激素的浓度之间无关。作者还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抗糖皮质激素作用。方法 :以3 H 地塞米松(3 H DEX)作为示踪物 ,采饱和竞争抑制分析法测定米非司酮与大鼠肝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对结合亲和力 ;以培养的大鼠胸腺细胞作为模型 ,采3 H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 ,研究米非司酮糖皮质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结果 :米非司酮可与大鼠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较低浓度范围内就可抑制地塞米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与地塞米松相比较 ,米非司酮的相对结合亲和力 (RBA)为 (344 .4 1± 5 7.4 1,5 0 ) %抑制浓度 (IC50 )为 (4.2 1± 1.0 2 )nmol·L-1。在很低浓度时地塞米松就可明显抑制3 H TdR掺入培养的胸腺细胞DNA ,而米非司酮对3 H TdR掺入无明显影响 ,但在高浓度时对3 H TdR掺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米非司酮能拮抗地塞米松诱导的3 H TdR掺入抑制作用。结论 :米非司酮具有一定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但其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6.
vMIP对细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亲和力的结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的比较性研究,阐明vMIP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利用饱和实验、动力学实验和特异性分析,鉴定vMIP的受体结合能力。结果vMIP与人、食蟹猴PBMC膜上受体结合的Kd分别为11.1、14.3nmol/L,对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竞争结合的IC50分别为3.4、4.5nmol/L。结论提示了vMIP与膜上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并对CCR5和CXCR4具有高度特异性,可能对防治炎症及HIV1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40例,设为内膜息肉组;同期选择24例输卵管因素不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材前半年未曾口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同时在月经第3~5天进行血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和孕激素(P)的检测。结果ER、PR在内膜息肉组和对照组中均有表达。PR在内膜息肉组中腺上皮细胞(3.050±0.714)和间质细胞(2.850±0.700)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腺上皮细胞(3.542±0.588)和间质细胞(3.417±0.654)的表达(U腺上皮细胞=-2.695,P<0.05;U间质细胞=-3.082,P<0.05)。血FSH、E、P水平在子宫内膜息肉组分别为(7.84±2.64)nmol/L、(181.78±105.48)nmol/L、(4.09±3.65)pmol/L,对照组分别为(7.25±1.73)nmol/L、(183.13±78.27)nmol/L、(2.84±0.91)pmol/L,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8.
娄伦美  董志  傅洁民  曾凡新  姜立花 《重庆医学》2012,41(33):3498-3500
目的从8个YN33系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进一步评价其在体外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首先采用体外激酶实验对YN33系列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观察它们对EGFR蛋白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采用MTS法观察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表皮癌A431细胞株、人胃癌N87细胞株和人乳腺癌BT47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体外筛选出的YN33-5化合物对人正常胚肺成纤维MRC-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激酶实验结果,发现4个具有抑制EGFR活性的化合物:YN33-3,YN33-5,YN33-6,YN33-8。YN33-5对A431、BT474、N87细胞株的半数抑瘤浓度(IC50)分别为:(9.743 3±2.795 9)μmol/L,(4.611 7±2.222 5)nmol/L和(44.048 3±21.793 1)nmol/L,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YN33-5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合成的77个新化合物中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得到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213.方法:采用功能性抑制大鼠去内皮胸主动脉收缩及心肌ETA、ETB亚型放射受体结合实验.结果:CPU0213抑制ETA及ETB受体作用最强,ETA及ETB的pA2分别为(8.52±0.26)及(7.28±0.04),放射受体分析的IC50,ETA及ETB分别为(2.57±1.41)及(95±34) nmol/L.结论:CPU 0213的对受体的作用强度及选择性优于Bosentan(与文献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胶州市现代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口服剂量为25 mg/d,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宫瘤消胶囊6粒/次,每日3次,米非司酮的口服剂量同对照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细胞因子和性激素的水平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1.1±4.2)μg/L比(15.2±4.0)μg/L],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5)pg/L比(31±9)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孕激素、雌二醇、FSH、LH低于对照组[(1.08±0.32)nmol/L比(1.37±0.44)nmol/L,(42.68±2.94)pmol/L比(56.44±3.16)pmol/L,(12.24±3.56)U/L比(15.43±3.86)U/L,(12.57±2.87)U/L比(15.48±3.5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0%(34/50)比92.0%(46/50),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6.0%(23/50)比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能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研究探讨可溶性柯萨基B组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 B group receptors,简称CBR)的性质,发现可溶性CBR活性及抗原性对pH的改变较敏感,而在温度4~60℃时能基本保持稳定;氧化还原均可改变CBR的活性及抗原性;肝素处理不影响CBR的生物学性质,表明脂蛋白在CBR的活性中心中所起的作用不大。蛋白酶K及胰蛋白酶可完全灭活受体,弹性蛋内酶部分灭后受体活性。研究结果提示,CBR是对温度较不敏感的糖蛋白,巯基团对维持受体活性是非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测定了25例安放甲地孕酮硅橡胶阴道环妇女排卵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胞浆受体含量及DNA、RNA含量,并作了内膜病理学检查;测定了血清FSH、LH、E_2及P浓度;还观察了宫颈评分及宫颈粘液蛋白含量的变化。以47例未放环的正常妇女作对照。结果表明,甲硅环对妇女的排卵功能影响不大,其避孕作用主要为局部的。  相似文献   

13.
趋化因子诱骗受体D6是非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之一,与典型的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相似,可以高亲和性结合炎性CC趋化因子,但无法传递信号,不能趋化及活化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对炎性CC趋化因子内化并清除,在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对其结构特点、表达特点、基本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23例鼻咽癌雌、孕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 对23例鼻咽癌蜡块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测定,DAB显色,在光镜下计算阳性细胞数。结果 ER阳性率为65.2%(15/23),PR阳性率为26.1%(6/23),AR阳性率为56.5%(13/23)。鼻咽癌ER阳性中组织胞核含量高于胞浆11例,胞浆含量高于胞核仅4例;PR阳性中组织胞核含量高于胞浆和胞浆含量高于胞核相同,都是3例;鼻咽癌AB阳性中组织胞核含量高于胞浆10例,胞浆含量高于胞核仅3例。结论 ER鼻咽癌具在高表达性,定位于鼻咽癌组织中的细胞核;ER、PR的阳性情况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5.
dl-18-甲基炔诺酮是现用的避孕药之一。甾体化合物引入[2,3 d]异噁唑环或C_(21)卤代后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了dl-18-甲基炔诺酮-[2,3 d]-异噁唑2;并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2的卤代物3、4及炔诺酮的C_(21)  相似文献   

16.
dl-18-甲基炔诺酮是现用的避孕药之一。甾体化合物引入[2,3 d]异噁唑环或C_(21)卤代后生物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了dl-18-甲基炔诺酮-[2,3 d]-异噁唑2;并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2的卤代物3、4及炔诺酮的C_(21)  相似文献   

17.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 (LHR) and the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FSHR) have been known for several years. These activating mutations permanently stimulate, in the absence of their cognate ligand, th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case of the LHR, the induced chronic stimulation causes sporadic and familial pseudoprecocious puberty, a phenotype observed only in males. The absence of a female phenotype is probably due to the requirement for FSH in the induction of LHR expression. For the FSHR, one activating mutation was found in a patient with normal spermatogenesis without detectable gonadotropins. Whether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gonadotropin receptors are involved in tumor development is not yet clear.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FSHR were supposedly involved but not found in ovarian tumors. For the LHR, only one patient with a seminoma and an activating mutation was described. The different occurrence of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LHR compared to the FSHR is surprising, since the two genes are adjacently located on chromosome 2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affected by a similar mutation rate. It might well be that mutations occur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but that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FSHR do not result in any particular phenotype.  相似文献   

18.
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57例脑膜瘤切片进行AR、PR的检测.结果(1)AR的表达阳性率在全部病例中为50.8%(29/57),良性组为44.4%(20/45),不典型组为60.10%(3/5),恶性组为85.7%(6/7),3组间阳性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PR表达阳性率在全部病例中为67.9%(38/57),良性组为71.1%(32/45),不典型组为60.10%(3/5),恶性组为42.9%(3/7),3组之间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R、AR在良性、不典型性和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显著不同,检测脑膜瘤中AR、PR的表达可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可能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卵巢子宫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探讨米非司酮对妊娠和非妊娠状态下子宫卵巢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性成熟而未受孕的雌性Wistar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药流组、未孕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精制色拉油;药流组于受孕后第7天分别给予米非司酮8.3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μg/kg灌胃;未孕组于动情前期给药,方法及剂量同药流组。所有大鼠均于给药后的第3个动情周期的动情前期处死,取出卵巢、子宫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子宫和卵巢的孕激素受体阳性积分分别为26、23,药流组为8、12,未孕组为17、15;对照组子宫和卵巢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积分分别为26、26,药流组为16、15,未孕组为10、ll。未孕组和药流组子宫及卵巢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药流组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表达显著低于未孕组(P〈0.05);而药流组的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和卵巢的雌孕激素受体与未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卵巢和子宫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均具有向下调节的作用;米非司酮对妊娠状态的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更为显著;上述影响在给予米非司酮两个动情周期之后,依然没有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在大鼠屏状核神经元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取80只性成熟期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D、E、F、G、H、I、J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AR、ER在屏状核神经元中的表达,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行χ2检验分析。结果:AR在大鼠屏状核神经元中的阳性表达率,在D组(去势雄性雄激素干预)与F组(去势雄性)、H组(正常雄性雄激素干预)与J组(正常雄性)、F组与J组、G组(正常雌性雄激素干预)与I组(正常雌性)、F组与E组(去势雌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在大鼠屏状核神经元中的阳性表达率,在E组与I组、E组与A组(去势雌性雌激素干预)、G组与I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鼠脑屏状核神经元中AR、ER均有表达;(2)大鼠屏状核为雌、雄激素的靶组织之一,雌、雄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作用于屏状核神经元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3)雌、雄激素对ER、AR表达的影响在雌、雄两性可能有不同之处;(4)屏状核可能在对性冲动的唤醒及性行为中起着重要的内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