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的效果 ,观察推拉动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旋转床上进行“直立位 (HUT ,+1Gz) -倒立位 -直立位 +下体负压 (LBNP ,- 5 0mmHg) 1 0min”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位 +下体负压 (- 5 0mmHg) 1 0min的对照试验 ,用阻抗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心率 (HR)、血压 (BP)、基础阻抗 (Z0 )、每搏心输出量 (SV)、心输出量 (CO)及总外周阻力 (TPR)等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推拉效应试验中 ,有 3名被试者没有完成直立位 +LB NP作用 1 0min的试验 ,出现晕厥前症状 ,8名被试者平均耐受时间为 8.99± 1 .47min。而对照试验时 ,被试者均完成了 1 0min的直立 +LBNP试验。模拟推拉效应试验时 ,在倒立位 ,被试者HR、Z0 较直立位对照值降低 ,SV和CO较直立位对照值升高 ,均有显著性意义 ;直立位 +LBNP过程中 ,HR、Z0 、TPR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增高 ,SV和CO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降低 ,SBP在HUT即刻较对照值显著性增高 ,在HUT +LBNP过程中显著性降低。在对照试验时 ,上述指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 ,但增高或降低的百分比 (% )低于模拟推拉效应试验 (HR除外 )。结论倒立位后 ,再直立 +LBNP作用 ,心血管功能下降程度大于单纯直立 +LBNP作用 ,下体负压旋转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锻炼后心血管功能及下体负压耐力的变化,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2名健康男性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进气阀门完全关闭(A组)、进气阀门打开至峰值负压为-30mmHg(B组)两种状态下进行锻炼。A组锻炼持续时间为5d,3min/d,分别于锻炼前、锻炼3、5d后进行心脏泵血功能及头高位倾斜检查,进行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锻炼前后行下体负压耐力检查。B组锻炼持续时间为10d,5min/d,分别于锻炼前、锻炼5、8、10d后进行各项检查,检查项目与A组相同。结果 A组锻炼后,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降低,下体负压耐力显著升高。B组心脏泵血功能则在锻炼8d后显著增强,下体负压耐力也显著提高。结论 利用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进行锻炼。可以显著提高下体负压耐力,但训练方案不同心血管功能的改变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下体负压联合旋转床模拟推拉效应的方法,观察不同预先-Gz作用后Gz时心率反应的变化特征.方法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利用旋转床或联合下体负压随机暴露于预先0°(0 Gz)、-30°(-0.5 Gz)和-90°(-1 Gz),分析在模拟推拉动作时-Gz或0 Gz、"拉"时相及与单纯+1 Gz时相同时间段的平均心率,比较在不同倾斜角度即不同预先-Gz作用或联合下体负压模拟推拉动作时"拉"时相的心率反应.结果 利用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在"推"时相即头低位时心率显著降低,随倾斜角度的增大降低更加显著,"拉"时相的心率随预先倾斜角度增大回升更明显.下体负压联合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心率变化与单纯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时基本一致.后者在"拉"时相与单纯+1 Gz作用时相比心率变化更大,提示心率回升更加缓慢.结论 旋转床或联合下体负压可以模拟推拉效应,其心率反应随预先-Gz值的增大在"拉"时相回升明显,并且受随后模拟+Gz负荷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我国的航空医学工作者对国外航空医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有所了解,我们组织选择了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第6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1997 ABSTRACTS OF AsMA SCIENTIFIC SESSIONS,Aerospace MedicalAssociation 6s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May 11一15,1997,Hyatt Regency chicago,Chicago,IL),以专辑刊出。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我们在每篇文摘前注明了原文摘号,同专题按由小至大的文摘号排序,标注了关键词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下体正压在单轴向离心机上模拟推拉动作 ,观察提前做HP动作对推拉效应的防护效果。 方法 志愿者 10名 ,分为L 1动作试验组和HP动作试验组。先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基础耐力 ;然后受试者穿抗荷服 (L 1动作组穿KH 3、HP动作组穿KH 7) )充气 4 0kPa(30 0mmHg) 持续 1min ,卸压后立即启动离心机 ,测定两组受试者下体正压卸压后的松弛耐力 ;再分别测定L 1动作组和HP动作组下体正压结束后立即做抗荷动作的 +Gz 耐力。 结果 下体正压卸压后HP动作组 +Gz 耐力下降 0 .70G (P <0 .0 1) ,L 1动作组耐力下降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下体正压卸压后采用抗荷收紧动作可使受试者的 +Gz 耐力显著升高 ,HP动作组提高程度为 3.4 0G(P <0 .0 1) ,L 1动作组为 2 .6 0G (P <0 .0 1)。下体正压卸压后采用L 1动作的耐力的增高程度比采用HP动作低 0 .8G (P <0 .0 5 ) ,采用HP动作最多可以使受试者 +Gz 耐力增加 3.75G ,且主诉疲劳程度低。 结论 提前做HP动作可以对推拉效应造成的G耐力下降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7.
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的心血管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使用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 ,观察推拉动作时人体的生理反应 ,探讨推拉效应的发生机理。 方法 11名受试者在旋转床上经受“直立位 ( 1GZ)→倒立位 ( - 1GZ)→直立位 ( 1GZ)”的模拟推拉动作 ,测定心率 ( HR)、血压 ( BP)、基础阻抗 ( Z0 )、每搏心输出量 ( SV)及总外周阻力( TPR)等生理指标。 结果 在倒立位时 HR、平均动脉压 ( MAP)、舒张压 ( DBP)、Z0 及 TPR较对照降低均有显著性意义 [HR分别为 ( 6 0 .8± 7.9)次 / min与 ( 87.8± 7.4)次 / min,P<0 .0 1;MAP分别为( 83.8± 8.2 ) m m Hg与 ( 91.8± 15 .0 ) mm Hg,P<0 .0 5 ;DBP分别为 ( 6 7.3± 8.3) mm Hg与 ( 77.0±15 .6 ) m m Hg,P<0 .0 5 ;Z0 分别为 ( 2 7.0± 2 .8) Ω 与 ( 2 9.1± 3.3) Ω,P<0 .0 1;TPR分别为 ( 73.15±12 .12 ) k Pa· s· L- 1 与 ( 113.3± 36 .4) k Pa· s· L- 1 ,P<0 .0 1],SV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 ( 15 5 .0± 2 6 .1) m l与 ( 78.7± 19.5 ) ml,P<0 .0 1],SBP有降低趋势 ,但未达显著水平。在再次直立位时 ,HR、MAP、DBP、Z0 及 TPR较对照降低均有显著性意义 [HR分别为 ( 81.9± 8.9)次 / min与 ( 87.8± 7.4)次 / m in,P<0 .0 5 ;MAP分别为 ( 88.1± 13.6 ) mm Hg与 ( 91.8± 15 .0 ) m m Hg,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志愿者暴露于-1.5 Gz持续5 s与+Gz持续10 s离心机加速度作用下,腿部加压套带(压力20 k Pa)对推拉效应(PPE)的防护效果。方法 分别测定5名志愿者预先无-1.5 Gz作用时的基础+Gz耐力,预先有-1.5 Gz作用时的基础+Gz耐力及分别采用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腿部加压套带并做HP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 预先-1.5 Gz作用使基础+Gz耐力下降(1.55±0.11)G(P0.01),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及二者结合使用时分别增加+Gz耐力(1.25±0.25)G、(1.25±0.25)G、(2.40±0.29)G(P0.01);分别采用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及二者结合使用时耐力终点+Gz暴露时的HR均显著高于其前-1.5 Gz暴露时。结论 证实了腿部加压套带对PPE的防护效果,对PPE防护装备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下心率和血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模型 ,并观察其引发的心血管反应性特点。方法以 1 0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为被试者 ,随机进行 3次 90°立位 (HUT)和 90°倒立位 (HDT)体位转换试验 ,HUT 1min→HDT 1 0s→HUT 1min ,第 2、3次体位转换时HDT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1 5s和 2 0s。床体旋转速度为45°/s。间隔 4s监测一次血压 ,连续记录心电图。结果在HDT期间 ,各时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随后HUT时 ,除 1 1~ 1 5s血压外 ,其余各时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结论采用倾斜床可以模拟推拉动作所引起的心血管的反应 ,故其可作为推拉动作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下体负压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体负压(LBNP)作为心血管系统强有效的应激因素,类似于重力的刺激,一直为航空航天医学领域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LBNP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其产生的生理学效应,重点阐述了LBNP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4kPa 下体负压作用下,测定35只开胸麻醉犬的血压、左室内压,冠状动脉血流,心电图和心外膜电图;测定了注入利血平,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及葡萄糖右旋糖酐的被麻醉家兔的血压,心电图和心率,并处死动物,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果表明,心电图ST—T 变化是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有关。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和血容量可提高对负压的耐力。负压时发生的心肌细胞内线粒体与毛细血管的变化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2.
下体负压作用下脑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下体负压作用下脑血流量的变化,11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两次同样的下体负压实验,下体负压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7kPa,2min;-4.0kPa,3min;-5.3kPa,5min;-6.7kPa,10min。实验中采用彩色超显像仪对被试者安静平卧位和负压作用过程中主动脉血流频谱,颈总动脉血流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采用第二次下体负压的实验数据,11名被试者中除1人出现晕厥前症状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12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作用下脑氧饱和度(SrO2)的变化,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下体负压作用下,SrO2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2)在负压终止的时刻,不同状态组之间SrO2的变化量差别显著;(3)下体负压作用下SaO2保持不变,SrO2的改变与眶上动脉血流改变的百分数显著相关(r=0.59~0.86,P<0.05或0.01)。以上结果提示下体负压作用下SrO2的改变与脑血流的下降有关,而且用SrO2探测晕厥前状态及晕厥是可能的。作者据此推测SrO2的监测能够在G-LOC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提踵动作对提高下体负压耐力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10名,在下体负压(LBNP)条件下分别随机进行2次头高位倾斜检查(HUT)测定其下体负压耐力。一次为志愿者的基础下体负压耐力(对照组),另外一次要求志愿者在LBNP条件下做提踵动作,直至耐力终点(提踵组)。结果提踵组下体负压耐受时间(DNP)和累计应激指数(CSI)均显著增加(P<0.05)。在下体负压过程中,提踵组平均动脉压呈升高趋势,心率增加呈降低趋势,每搏量增加,且均在-40 mmHg及-50 mmH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提踵动作可以提高下体负压耐力,可望作为航天员在长期太空飞行后引起立位耐力不良时的应对措施,也可作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立位-下体负压时心血管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立位 -下体负压 (HUT +LBNP)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确定心律变异和脉图两种方法在评价心血管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观察 1 6名被试者在 75°头高位倾斜加 - 4kPa下体负压 2 0min期间血压、脉图、心律变异和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 1 )HUT +LBNP可引起被试者出现明显的心率、血压、规 -化低频峰功率 (LFn)、LFn/HFn增加 ,脑血氧饱和度、心电T波和规 -化高频峰功率(HFn)下降 ;( 2 )晕厥前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和脑血氧饱和度下降 ;( 3)低耐力组在HUT +LBNP初期的心率明显高于高耐力组 ;( 4 )HUT +LBNP时脉搏波波形发生很大变化 ,无法进行分析。结论HUT +LBNP是一种负荷量较高的立位耐力检查方法 ,可充分暴露被检者在立位中的心血管调节功能 ;脉图检测方法不能作为评价被试者HUT +LBNP耐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方法 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由若干环形钢圈及涂胶布材料构成的密闭完整的空腔壳体,可上下随意伸缩。上表面安装有单向排气阀门、可调进气阀门、把手及肩带。沿筒体纵轴进行屈/伸膝关节运动,使之被动扩张产生负压。结果 进气阀门完全关闭、打开1/4、1/2至完全打开时,训练器负压峰值逐渐降低,分别为-58、-46、-38和-26mmHg。结论 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集体育锻炼和下体负压于一体,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可望应用于对抗失重生理影响和飞行员抗荷生理训练。 相似文献
17.
下体负压暴露时心血管系统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仿真研究心血管系统对下体负压(LBNP)的反应。方法 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包括7部分:血液重分配控制、左室灌注、左室、外周循环、心率调节控制、外周阻力调节控制、静脉紧张程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本实验室有关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讨论了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理可能与心血管功能降低,脑血流降低及内分泌改变等有关,以及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失重致立位耐力降低机制的作用意义,重点论述了下体负压对抗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