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板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40例病人。结果:椎体高度完全恢复32例,>90%5例,>80%3例;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除2例B级及3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3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AF系统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减压的目的,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减少脊髓继发损害,恢复脊柱生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2 0 0 1年 4月 ,开始应用 AF内固定系统治疗 86例胸腰柱骨折病人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6例 ,男性 5 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 8~ 62岁 ,平均 36岁。受伤原因 :坠落伤 2 4例 ,交通伤 42例 ,压砸伤 1 8例 ,76例为复合伤。其合并伤分别有  相似文献   

3.
自的探讨经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给予AF系统内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术。结果术后6~18个月随访,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未见脊柱失稳。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4.
晏林 《中外医疗》2009,28(3):18-19
目的研究经皮AF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22胸腰椎骨折患者。结果术后病人畸形完全或几近完全消失,椎体高度几乎完全恢复。结论经皮AF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应用AF系统治疗的78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骨折类型、植骨融合方式、是否使用横杆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对椎弓根螺钉断裂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手术中10例术后出现骨折复位不满意、固定失败、术后局部腰痛或新增神经症状。结论手术方式选择不当、进钉、复位原理错误、植骨融合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杆、过度牵张或受力不均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椎弓根钉入钉角度、方向及深度可利用术中透视避免错误,而植骨融合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杆、过度牵张或受力不均属认识上的错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有效植骨融合、合理使用横杆可有效防止AF内固定系统治疗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 1 998年 8月~ 2 0 0 1年 1 0月采用 SF( Spondylolisthesis fracture)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1 1 6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 6例中 ,男 94例 ,女2 2例 ,年龄 1 5~ 5 9岁。致伤原因 :坠落伤 62例 ,交通事故 30例 ,重物砸伤 1 2例 ,其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至2004年3月我们采用AF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合脊髓损伤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AF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刚  卞育俊  江亚 《安徽医学》2010,31(2):122-123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观察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除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均有提高,平均随访18个月,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AF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总结我院从去年9月份以来收治 1 6例胸腰椎骨折临床资料 ,男 1 2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37 6岁。按Frankel分级 ,A级 3例 ,B级 4例 ,C级 6例 ,D级 3例。AF系统内固定 6°1 2例 ,1 2°4例。结果 :术后 1 6例全部在随访之中。术后X光片示 :病椎前后缘角度纠正 ,序列恢复 ,生理曲度恢复。FrankelA级 3例无恢复 ,其余 1 3例均 1~ 2级的进步。结论 :AF具有疗效显著 ,操作简单 ,固定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RF、AF、GSS-2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2例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平均为45%,术后恢复到95%,Cobb’s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恢复到5;°1例2处椎体骨折患者,上位椎体高度恢复差,术前为35%,术后为40%。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生平 《广西医学》2007,29(12):1880-1882
目的 总结开展AF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4例.结果 本组4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均有明显恢复,三者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断钉3例,螺钉在椎体内切割4例.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率87.2%(34/39).结论 胸腰椎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使用AF系统内固定效果较好,但应强调如进钉点定位准确、把握好进钉的方向和深度、必要时进行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 58例。方法 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 58例。结果 58例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 48%和 71%恢复到术后 93%和 98%,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4. 2o矫正到术后平均 2. 8o;术后随访 6~24个月, 9例完全性瘫痪患者中 5例有 1~2级恢复, 49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有 1~3级恢复。结论 AF内固定系统可使伤椎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切开复位,AF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椎管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47.9%恢复至术后平均91.8%,10例完全性及51例不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无术后脊柱变形及侧弯畸形。结论:胸腰椎骨折行AF系统内固定重新建立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充分减压,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4.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F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固定效果和术后神经恢复情况。方法:本组共42例患者,分两组,一组行卢氏棒减压内固定,另一组行AF系统减压内固定,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和该角的矫正度及术后其矫正的丢失情况,手术前后神经恢复的情况。结果:胸腰椎骨折应用AF系统内固定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卢氏棒内固定。结论:AF系统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矫正力,可达解剖复位,有坚强的内固定能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AF内固定治疗下胸椎及腰椎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本组87例均经后路行AF内固定,腰椎自人字嵴顶点处为进针点。结果本组病例有56例得到随访,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90%,其中17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恢复正常。结论AF内固定对于治疗下胸椎及腰椎骨折是一种简便有效且相对安全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年来脊柱骨折手术内固定术式日新月异,内固定物种类不断推陈出新。总结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28例胸腰椎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疗效良好。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短节段骨折脱位,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治疗效果可达到复位满意、矫正畸形、固定牢靠、减少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恢复患者基本生理功能等,是临床治疗短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脊柱后侧正中入路单纯使用AF系统内固定或加椎管探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0例。结果术后拍片,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脊髓损伤的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AF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确切,经济实惠。在脊柱内固定器材中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有待进一步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与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F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在1~2年的随访后,分析畸形的纠正状况、并发症情况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较为良好,椎管的内占位、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CoBB角显著减小,伤椎前缘压缩比升高。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有利于椎体的复位及保持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皮AF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F钉内固定加椎体威形术治疗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果 术后患者畸形完全或几近完全消失,椎体高度几乎完全恢复.12例随访达半年的患者下地行走良好,腰背部及双下肢无疼痛,二便正常.摄X线照片见AF钉位置正常,无松动,伤椎及上、下椎间隙正常,与术后X线片对比无差别.结论 经皮AF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连河  郑明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140-140
目的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柱,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1周拍X光片示伤椎前高度由术前平均22mm恢复至平均36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矫正至平均40°。结论经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角,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