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细胞计数仪广泛应用于血站系统的血液成分的分类计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检查。但单采血小板红细胞混入量检测结果与Negeotte计数盘手工法检测往往差异较大,笔者就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一次捐献2袋机采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探讨捐献2袋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站2010年60例献血者机采2袋血小板采前、采后血常规和成品血小板计数,观察采集双袋血小板的质量及其对献血者安全性的影响、护理要点.结果:①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检测≥ 5.0× 1011/袋达 93.3%.②所有被检测的供者采后血小板计数≥ 100×109/L.结论:对身体健康、采前Plt≥ 220×109/L、体重 55kg的供者机采血小板 2袋是安全的.有选择性地单采血小板2袋,既能保证血小板的质量满足临床应用,也能达到缓解供者不足以及降低机采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玉朝 《吉林医学》2014,(23):5217-5217
目的:采用冰冻保存的方法探讨血站优化单采血小板品种的可行性。方法:将用细胞分离机采集到的单采血小板养样本在采集后3 d和7 d制备成冰冻血小板制剂,对冰冻保存前后的单采血小板制剂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第Ⅲ因子有效性(PF3A)、聚集强度、血小板黏附性、血块收缩试验的检测。结果:采集后3 d和7 d制备成的冰冻血小板制剂的各体外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保存明显延长了血小板保存时间,并且经冰冻保存的单采血小板仍然具有较好体外活性,建议血站采用冰冻保存单采血小板品种的方式优化血小板保存。  相似文献   

4.
程亚媛  黄彦 《求医问药》2011,(9):137-138
目的:通过分析一次捐献2袋机采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探讨捐献2袋机采血小板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站2010年60例献血者机采2袋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和成品血小板计数,观察采集双袋血小板的质量及其对献血者安全性的影响、护理要点。结果:①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检测≥5.0×1011/袋达93.3%。②所有被检测的供者其采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结论:对身体健康、采前Plt≥220×109/L、体重55kg的供者机采血小板2袋是安全的。有选择性单采血小板2袋既能保证血小板质量满足临床应用,也能达到缓解供者不足以及降低机采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观察采前血小板计数与采集后血小板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采前、后血小板计数进行分组分析讨论。结果 采前血小板计数低的献血员,采集的循环数明显多于计数高的献血员,采集的血小板产品质量不如计数高的好,而且采集的时间较长。结论 献血员采前血小板计数与采集后血小板产品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血小板的质量,机采前必须严格筛查献血员。  相似文献   

6.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单采前后血液参数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机采血小板前后献血小板者血液参数的变化。方法自愿无偿献血小板者188例,在血小板单采前半小时和单采后半小时分别检测献血小板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定量(Hb)、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单采后PLT有所降低(P〈0.001),MPV变化不显著(P〉0.05),WBC、RBC、Hb和HCT均较单采前有升高,(P〈0.001),MCV在单采前后无变化(P〉0.05);各变化的参数仍然保持在正常值范围。结论机采血小板对于献血小板者外周血液参数的影响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贮存前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机采血小板在贮存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以及机采血小板同时进行白细胞过滤对贮存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血小板供者 ,随机分为机采血小板同时过滤白细胞组 ( 994- EF组 )和机采时不过滤白细胞组 ( 994- E组 ) ,贮存 5 d。在 0、3、5 d分别采样检测 IL- 1 β、IL- 6、TNF- α含量和白细胞计数 ,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994- EF组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残存白细胞量大大低于 994- E组 ( P<0 .0 5 ) ;IL- 1 β、IL- 6、TNF- α细胞因子水平 994- EF组保存期间无明显变化 ,994- E组则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结论 :采集过程中直接进行白细胞去除可有效阻止血小板贮存过程的细胞因子蓄积 ,从而有助于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 ,同时避免机采后再单独加用白细胞滤器在开放环境下可能引起的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检出率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82例,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患者入院经采集血样后,取不同检验方法对血样中血小板计数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检测方法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变化情况,对比临床检出率差异。结果 经予以血样不同类型检测后可知,血液样本采集5 min时,经EDTA、枸橼酸钠(手工草酸铵法5 min时未出结果故不参与对比)处理后血样较未经处理血样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血液样本采集10 min后起,经EDTA处理血液样本中所含血小板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样本采集5 min时检测结果及同期枸橼酸钠、手工草酸铵法处理血样(F<0.05);枸橼酸钠、手工草酸铵法处理血样在样本采集后各时间节点内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较血液样本采集5 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单纯EDTA处理后样本,EDTA、阿米卡星联合处理后样本自样本采集10 min时起血小板计数结果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机采血小板采集效果.方法 选择54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对采集前后外周血检测指标、采集过程参数及成品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后外周血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外周血PLT计数、成品PLT计数与血细胞分离机设定值(估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红细胞、白细胞影响不大.献血者及血小板成品实际采集后计数与机器提供参数存在个体差异,为保证产品质量需适当提高机器设定值,谨慎使用机器采后计数下限.选择技术先进、采集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血细胞分离机可以保证采集产品质量,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从而招募、保留更多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4.0版和5.0版支持软件采集机采血小板,比较两者在采集机采血小板时的效率。方法选择75人次和88人次,分别采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4.0版和5.0版软件采集机采血小板,对在采集过程中献血者采集前血小板计数、采集前血细胞比容、全血处理量与产品血小板计数、产品白细胞计数、采集时间、采集过程中报警次数等数据采用SPCC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4.0版和5.0版软件采集机采血小板,采集产品血小板量后者高于前者;后者采集时间缩短,采集过程中报警次数减少。结论 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5.0版软件更适合广东汉族人群的机采血小板的采集。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吴志民  王峰  许淑春 《中外医疗》2009,28(17):68-69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机器单采血小板采集量的统计分析,探讨单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汇总统计全年所有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以及献血员的血小板计数及相关的系数,对影响因素逐一分析,确定权重因素。结果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不仅与献血员的血小板计数(PLT)极其相关系数有一定相关性,而且献血员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也影响着采集量。结论单采血小板采集量的保证要从献血员的多项指标来综合分析,只有数量高,形态好,采集量才能达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献血者细胞参数与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130名体检合格的献血者,采用TrimaAccel型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机采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进行计数.结果 献血者采前MPV 、Hct 、Plt 均对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效率有一定影响.结论 为提高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效率和血小板制品质量,应选择高质量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598例2018年1月至12月在榆林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者,对本组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的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等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组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的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单采血小板前相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单采血小板之前(P0.05);但单采血小板后的凝血因子Ⅷ含量与单采血小板之前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献血者在捐献单采血小板后,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Ⅷ含量与单采血小板之前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并不会对其血液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前后血常规参数的变化,评价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中心双份机采血小板捐献者50例,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分别检测其献血前后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献血前与献血后PLT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较献血前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献血前与献血后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血小板均能达到250×109/L,机采血小板合格率为100%,献血者无不适反应。结论双份机采血小板可以提高血小板采集效率,但不会明显影响捐献者血常规各主要参数的水平,机采双份血小板对捐献者不会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因素,以提高机采血小板的制品质量。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3月—9月机采双份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分析其一般情况,血细胞分离机运行参数及采前血常规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采集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与血小板采集量成正相关(P<0.05)。而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则与血小板采集量成负相关(P<0.05)。结论需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作出最优选择,保证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前后献血者血液成分的变化,观察捐献血小板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方法取60例献血小板者采集前后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单采前后献血者PLT分别为(267.63±63.01)×10^9/L和(191.88±42.41)×10^9/L,单采后较单采前降低了17%~35%;RBC、HGB、HCT、WBC、MPV和PDW单采后均不同程度略有上升(P〉0.05)。结论机采后血小板数目有所下降,但不影响其功能;其他血液学指标未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血小板的制作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集制备的300袋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和手工采血小板各150袋,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计数和监测。结果:机采血小板共有144袋合格,合格率为96.0%,手工采血小板共有114袋合格,合格率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的合格率高于手工采血小板,血小板采集、制备人员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手工采血小板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EDTA-K2抗凝末梢血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委军  董家书 《海南医学》2011,(20):110-112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末梢血在不同时间检测(仪器法XS-800I)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给62例门诊患者采集末梢血标本,在采集样本混匀后用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即时检测(1min内检测)、2min检测、5min检测、10min检测、15~30min检测,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并以手工计数法为参照,评价仪器法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结果采血后仪器法即时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偏低,即时组与其他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患者采集EDTA-K2抗凝末梢血后,立即检测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至少充分混匀2min后再检测,可保证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血小板单采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并分析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出现的各种反应。方法利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无偿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男性比例较高,年轻人居多,血小板需求量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献血人群主要由职员、学生和自由职业者构成。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的反应主要有口唇麻木(73.87%)和寒冷反应(52.55%),轻度反应占绝大多数。采集后反应主要有疲劳、易感性增加、有出血倾向等。结论应监测血小板单采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建立一支稳固、合理的机采血小板血源储备队伍,确保临床用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ALT快速检测在献血者初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干式生化测试法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献血前ALT快速初筛的适用性;比较不同方法处理的血液标本对干式生化法快速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干式生化法与大生化速率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集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肘部静脉血,分别对其不抗凝、肝素钠抗凝和EDTA-K2抗凝标本用干式生化测试法进行ALT快速检测,并与EDTA-K2抗凝样本的大生化速率法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肝素抗凝的标本进行干式生化检测,其结果与速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最好;2009年1~12月用干式生化测试法(肝素抗凝标本)共初筛5109份标本,其中ALT〉40U/L的标本为163份,有155份与速率法检测结果吻合。结论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初筛能有效地减少血液浪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前最好用肝素钠抗凝血标本进行初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