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把药物作用归纳为八法,下法是其中一法,可见其重要性。柯氏在注释《伤寒论》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伤寒论注·伤寒总论》: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原文下谓:“三阴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也。……三阴之不受邪者、籍胃为之蔽其外也。”《伤寒论翼·阳  相似文献   

2.
入法(续完)     
3.下法下法亦称泻下法,即用通便、泻热、逐水的方药,以治疗便结、实热及水饮等症的方法。《内经》提出,“中满里实”、“里热”、“血瘀”均宜攻下,为下法确立了应用原则,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则将下法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并创立泻下方剂三十余首,堪称下法应用之典范。泻下剂是下法的具体体现,泻下药为其主要组  相似文献   

3.
“下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八法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立方运用,主要用于阳明腑实证,以荡涤实热,疏通胃肠,同时可达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目的。而且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下法”。如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方剂,为历代医家发展运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和法”探析张跃华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472000)主题词《伤寒论》,和法,分析“和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了《伤寒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现浅析如下。1《伤寒论》中“和”的含义伤寒论中“和”的含义有6种。(1)指对立双方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5.
通卜法源于《內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仲景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在总结《内·难》等书经验基础上创立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法则,对于通下法的运用,大法大方,俱已悉备。通下法是临床上治病的重要方法,其目  相似文献   

6.
<正>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  相似文献   

7.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有所谓“实则泻之”。均说明实症宜采用下法治疗。现将笔者在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体会作一小结: 一、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由于梗阻促进了细菌繁殖,加重了炎症,而  相似文献   

8.
一、下法 所谓下法,是泻下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这为下法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把下法广泛地应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对下法有所发展。南宋张从正是善于运用下法的大师,他对下法的理论和应用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中说:“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贵,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艹坐)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补者存焉”。这对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胃家”辨党蓝玉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南阳473061)主题词《伤寒论》,中医名词,注释《伤寒论》(以下简称《论》)提及“胃家”一词有两条,179条(依五版教材):“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  相似文献   

10.
明末名医吴有性,一生亲历多次温疫流行,他深入疫区为患者诊疗,并“静心穷理”,集“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著成《温疫论》。通观《温疫论》,不难看出,吴氏治疫擅用下法,将逐邪列为第一要义,认为“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有邪必逐,首创“逐邪勿拘结粪”之说。这一治疗观点是否与仲景《伤寒论》“下不厌迟”说相悖呢?其真正意义何在?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1.
蔡明建 《海南医学》2010,21(6):66-66
肠系膜淋巴炎是西医病名,中医文献无此病名,从临床症状上来看,颇似属于《伤寒论》中记载的“心下痞”的范畴。痞者塞也,“心下痞”指的是心下(相当于胃脘部)发生痞塞,这是气机不利的病变,并无实邪凝结。另外,《伤寒论》记载的“心下痞”是没有疼痛的,但临床观察,不痛与痛两种情况都有,为此不能一刀切,庶免于片面。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下法主要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多为驱邪而设,力专药猛.该法在攻邪的同时易使病邪传里并损伤正气,故病在表不可下,阳明病腑实未成者不可下,脾胃虚寒者不可下,阴血亏虚者不可下,阳气虚衰者不可下,下后慎用攻下.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中并无“提纲”字眼,可后人在研究《伤寒论》时,发现六经辨证论治中各有“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少阳之为病”、“太阴之为病”、“少阴之为病”、“厥阴之为病”。因其行文构思独特,哲理精深奥妙,故尔认为此即是六经辨证的提纲。由于仲景未明言直叙“提纲”,加上后人在研究时所持的方法、思路及角度不同,因此对“提纲”的认识也不尽一致。本文试将拙识浅析于次,并冀斧正。1 对六经提纲不同认识的回顾1.1 全面肯定六经提纲的作用 六经提纲学说的兴起,始于《伤寒来苏集》。柯琴在《伤寒论注》…  相似文献   

14.
介绍日本江户中后期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概况,特别列举了大师们学习运用清代朴学训诂考据方法,对《伤寒论》的文字训诂、校勘以及名物方面进行的研究。作为例证,简介了有关《伤寒论》中“似”“几几”、“钱匕”、“微除”、“喘冒”等的考证,同时也指出日本学者研究《伤寒论》中存在繁琐考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5.
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只能遵照《伤寒论》的原文 ,研究其固有的内容 ,不能以己意篡改原文。学习前人的注释 ,但不能囿于或盲从前人的注释。在前人的注释中 ,可见句读误断而释误者 ,不明体例而释误者 ,未详词义而释误者 ,不明事理而释误者 ,不辨通文而释误者 ,不明语言特点而释误者等等。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应当运用校读的方法 ,从仲景书中找出本证本训 ,“让《伤寒论》自己为自己作诠解 ,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从仲景书中求索其用药思路 ,而不应当把后世人的诠解混同为《伤寒论》的内容。“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既是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论基础 ,又是学习和研读《伤寒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经典专著,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中397法,每法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临床20余年对《伤寒论》中阳明急下三条,即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有了进一步认识,略述如下。病例举隅“急下”的意义有二,一是指应用峻烈的攻下药物;二是指病情危重,有可下之证需要紧急功下者。所谓“存阴…  相似文献   

17.
孙一民教授临证 50余载 ,学验俱丰 ,应用下法治疗急腹症、痛症疗效显著。兹将其应用下法经验简介如下。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下法是以泻下或润下的药物来通导大便 ,消除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始见于《黄帝内经》 ,形成于仲景 ,发挥于从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实者 ,散而泻之。到东汉末年 ,张仲景有关下法的论述已较为具体 ,他提出了阳明急下与少阴急下等。至金元时期 ,张从正丰富了下法的内容。他指出 ,下法能使陈积去而肠胃洁 ,症瘕尽而荣卫昌 ,不…  相似文献   

18.
下法为通腑祛邪,釜底抽薪的重要措施,产生于《内经》、《伤寒论》,发展于后世。本文探讨了下法在儿科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的应用机理,介绍了典型病例和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介绍日本江户中后期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概况,特别列举了大师们学习运用清代朴学训诂考据方法,对《伤寒论》的文字训诂、校勘以及名物方面进行的研究。作为例证,简介了有关《伤寒论》中“似”、“几几”、“钱匕”、“微除”、“喘冒”等的考证,同时也指出日本学者研究《伤寒论》中存在繁琐考据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摶”之俗体作“(搏)”,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搏”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搏”,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皆作俗体“搏”,是诸善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无一作“搏”者。本文确证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搏”皆为讹字,当作“摶”。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文本《伤寒论》据笔者意见已将“搏”改为“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