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汉族、蒙古族大学生EPQ测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汉族、蒙古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差异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对两个民族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 :内蒙古通辽地区和河北省保定地区两所大学的 2 0 0 1年新生 3 3 8人。其中汉族学生 178人 ,蒙古族学生160人。获得有效问卷 3 11份 ,其中汉族学生 161份 ,蒙古族学生 15 0份 ;年龄 18~ 2 3岁 ,平均 (2 0 .0 1± 1.14 )岁 ;经t检验和 χ2检验两组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对被试进行集体测试。测试前由精神科医生对受试者讲…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汉族、蒙古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差异,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两个民族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4.
乔伟  孟丽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9):696-697
营养状况是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儿童少年卫生工作,笔者用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法对本县2004年学生体质调查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地区汉族和蒙古族肺癌病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和蒙古族肺癌的发病率,为进一步研究汉族和蒙古族之间基因差异提供依据,进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方法。方法与结果: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近3a住院的肺癌病人调查,发现在内蒙古地区所有的肺癌病人中,汉族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蒙古族的发病率,所有肺癌病人中,汉族的发病率为0.005%,蒙古族的发病率为0.0002%,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内蒙古地区肺癌中汉族发病率高于蒙古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蒙古族、汉族、蒙汉后裔新生儿蒙古斑的出现情况。方法:观察蒙古斑的数量、颜色、分布、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蒙古斑出现率蒙古族为78.79%,汉族为73.54%,蒙汉后裔为83.70%。蒙古斑出现率无性别间差异。蒙古斑多分布于臂部和骶尾部。在有斑者中,人均斑面积为0.0020m^2左右,斑面积与体表表面的比值多小于2%。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汕头市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于1993年6月随机抽取汕头大学6个系共194名学生进行营养调查。从膳食调查,体积测量,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综合看出,男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女大学生营养状况仍有待改善。建议提价合理平衡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合理加工烹调,建立合理膳食制度。加强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泰安市城区691名3~7周岁儿童,测其每个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了年龄标准身高、年龄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三个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分别用离差法,百分位数法及相对比法对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前期儿童现时营养不良者占23.3%,其中轻度为22%、中度为1.3%;超重儿童为3.76%,肥胖儿童为0.73%。评价儿童现时营养状况,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优于其它二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贵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贵州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简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为测试工具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研究方法。结果 :调查对象心理状况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5 ) ,其中强迫、抑郁、偏执等症状水平明显高于同龄人群 (P <0 0 1)。轻度心理症状检出率达到 2 2 84 %。不同年级、学科、学生来源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针对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10.
雷慧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2-114
以西北民族大学蒙古族、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值明显高于汉族,蒙古族男生中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高于汉族男生,两个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遗传、居住地、生活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824例汉族青年大学生皮纹正常值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24例男女大学生进行了皮纹调查。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并与国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有几项肤纹指标与一般人的皮纹有所差别,这种差别是否与智商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山东汉族大学生头面部测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①目的 了解山东汉族大学生头面部特征并积累其形态学资料。②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籍210名18~22岁在校学生进行了头面部26个项目的测量,以及各测量均值的男女性别比较,并就部分测量均值与其他地区汉族及13个少数民族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③结果 山东汉族大学生头面部以过短头型和阔面 ,与华北汉族、15省汉族及蒙古族、哈萨克族、赫哲族相距较近,而与其他地区汉族及东乡族、景颇族等5个少数民族相距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 HLA-DRB1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SSP)技术对内蒙古地区 1 0 2例健康蒙古族标本和 1 0 8例健康汉族标本进行 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分析。结果 :蒙古族中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 :DRB1 * 1 2 0 x(genefrequency,GF=1 8.3 5 % ) ,* 0 40 x(GF=1 4.82 % ) ,* 1 5 0 x(GF=1 0 .84% )。汉族中 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别是 :DRB1 * 0 90 1 (GF=1 6.67% ) ,* 1 5 0 x (GF=1 5 .0 3 % ) ,* 0 40 x (GF=1 1 .81 % )。其中 :DRB1 * 0 90 1、* 1 2 0 x位点的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具有不同的 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14.
汉族指纹纹型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吉林地区汉族1614人指纹纹型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折了各种指纹型的频率、对应手指与一手五指纹型组合频率及十指同纹型频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文献探讨了我国17个民族及10个地区汉族的指纹型分布,为皮纹学研究提供正确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丰富我国人群眼部特征资料.方法:调查了582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汉族青年内眦楣、上眼睑皱褶、眼裂倾斜度,对调查的资料进行了性别间、民族间、地区间(内蒙古东部区与西部区)比较。结果:(1)蒙古族与汉族内眦褶、上眼睑结果皱褶、眼外角高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2)蒙古族、汉族内眦假、上眼睑皱楣出现率无性别间盖异,眼外角高出现率则均为女性高于男性.(3)汉族东部区女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明显低于西部区女性.(4)蒙古族、汉族眼外角高出现率低于傣族、布朗族、基诺族.结论:内蒙古蒙古族、汉族青年内眦楣出现率高,上眼睑皱假出现率较高,眼裂倾斜度多为眼外角高于眼内角,具有我国北方人群共同的眼部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汉族人群中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海南省汉族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海南省汉族人群中的6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CD41-42(-CTTT)缺失突变、IVSII654(C→T)突变、CD17(A→T)无义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CD71-72(+A)移码突变和CD26(G→A)突变。结果:在675人中发现17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携带率为2.52%,其中CD41-42(-CTTT)缺失突变杂合子9例(携带率为1.33%);IVSII654(C→T)突变杂合子5例(携带率为0.74%);TATA盒nt-28(A→G)突变杂合子2例(携带率为0.30%);CD71-72(+A)移码突变杂合子1例(携带率为0.15%);未检出CD17(A→T)无义突变和CD26(G→A)突变2种突变类型。结论:海南汉族人群是β-地中海贫血的高发群体,其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以CD41-42(-CTTT)缺失突变、IVSII654(C→T)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和CD71-72(+A)移码突变4种突变类型常见。  相似文献   

17.
辽宁汉族正常人掌中褶和健康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辽宁地区1200名汉族人的掌中褶和健康线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中国的皮纹学和人类遗传学提供这两种褶纹的正常参数。掌中褶和健康线的平均率值是63.63±0.98(SD)%和41.63±1.01(SD)%,无性别间的统计差异(P>0.05),而在女性健康线存在手别的差异(P<0.01)。两种褶纹的组合类型是“++”(两种褶纹均有)、“--”(两者均无),“+-”(有掌中褶无健康线)和“-+”(无掌中褶有健康线)的平均值分别是31.5±1.34%、24.17±0.87%、34.21±0.97%和12.21±1.18%,双手两种褶纹对称分布出现率为50.67±1.44%,两手均为“++”、“--”、“+-”和“-+”分别是16.42±1.07%、11.58±0.92%、18.5±1.12%和4.17±0.58%。“++”和“+-”型存在性别的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年观。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了450名大学生的成年观及其对成年标准重要性的认识,比较不同年级、性别、主观成年状态的群体间在规范、心理、生理、家庭和经济等成年标准重要性认识上的不同。结果 心理的成熟是对大学生成年界定最重要的指标(m=3.43);不同性别、年级以及主观成年状态群体间在成年标准重要性认识上存在差异(t=1.32~2.87,P〈0.05;F=5.677~8.994,q=0.35~10.49,P〈0.01),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没有差异。结论 大学生对成年界定的认知评价标准是多维的,心理的成熟是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900名中国汉族人的掌纹调查,其主要特征是:A 主线:Ⅰ型7.89%,Ⅲ型91%,Ⅴ型1.11%;B 主线:Ⅴ型80.72%,Ⅶ型16.78%,Ⅸ型0.67%,Ⅺ型0.06%,O 型(缺失)0.11%,Ⅲ型1.67%;C 主线:Ⅴ型38.78%,Ⅶ型32.67%,Ⅸ型16.06%,Ⅺ型0.44%,O型(缺失)12.06%;D 主线:Ⅷ型和Ⅸ型均是40.61%,Ⅺ型18.39%,O型0.39%。AD 主线式平均值是6.50±1.61(SD),存在性别和手别(左、右手)之间的统计学差异(P<0.01),主线横向指数均值是22.53±3.76(SD),无性别和手别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皱纹掌(复杂的掌褶纹)频率是5.22%,A、B、C、D 主线两侧对称是34.89%,A、B、C、D 主线主要类型是3、5′5″、7(18.11%)。  相似文献   

20.
测量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汉族7~18岁中小学生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皮肤襞厚度。汉族城乡男生、蒙古族城市男生肢体部皮下脂肪的发育存在着青春发育期前的获得和青春发育中期的丢失现象,城男较明显。蒙古、汉族城乡学生皮下脂肪的发育有朝向心性发展的趋势。男性较明显,但肢体部的脂肪分布仍占优势(男16~18岁相反),向心性分布尚没有形成。皮肤襞厚度与身高体重组成的营养指数、相对体重指数呈中高度相关,后者较为合理。因中小学生发育水平不等,建议采用百分位数标准或综合使用各营养指数来评价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