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体外培养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7721中复制和表达的异同,探讨HCV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系7721分别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 RNA和抗原表达。结果 从孵育的2~3天,即可在细胞内和/或培养上清中间断地检出HCV RNA(其中HCV在7721细胞株中的复制至少可达66d,HCV在 人胎肝细胞中的复制持续25d);HCV抗原可在感染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感染细胞内存在HCV负链RNA杂交信号,且多位于细胞浆。结论 两种肝细胞对HCV易感,尤其是7721细胞可以稳定地支持HCV体外复制,可用于HCV体外长期培养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构建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否在易感细胞系中复制和表达。方法 用人工构建的HCV感染易感细胞系7721,培养72h后利用RT-PCR检测HCV的RNA表达,并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HCV核心抗原和胞膜抗原EI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人工构建的HCV感染7721细胞72h后、RT-PCR检测细胞内可检出HCV正链及负链RNA,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出HCV正链RNA,CLSM检测HCV核心抗原和E1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呈胞浆型。结论 构建的HCV72h内可以在易感细胞系7721中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7721中HCV复制和表达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支持HCV体外长期复制的细胞培养体系,研究其体外复制和表达特性。方法:将HCV感染血清接种人肝癌细胞系7721后,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C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孵育后的3月余均可间断地检测出HCV正链和/或负链RNA,多种HCV抗原在细胞内能稳定有达;HCV RNA和抗原多位于胞浆中,结论HCV在7721细胞系中的复制和表达与体内感染状态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构建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否在易感细胞系中复制和表达。方法 用人工构建的HCV感染易感细胞系7721,培养72h后利用RT-PCR检测HCV的RNA表达,并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免疫荧光标记的HCV核心抗原和胞膜抗原E1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人工构建的HCV感染7721细胞72h后,RT-PCR检测细胞内可检出HCV正链及负链RNA,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检出HCV正链RNA,CLSM检测HCV核心抗原和E1抗原在细胞内的分布呈胞浆型。结论 构建的HCV72h内可以在易感细胞系7721中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接近体内自然感染状态并能长期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模型.方法 用HCV阳性血清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 7721及胎肝细胞株L02,继续培养60d,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检测培养细胞及上清中正、负链HCV RNA。结果 HepG2、SMMC 772l在感染后第2-30d,L02在感染后第3-30d细胞中可以间断检出HCV正链RNA;3株细胞的细胞内HCV负链RNA均在感染后第3-30d可以间断检出,检出率与正链RNA接近。3株细胞以HepG2细胞中HCV RNA正、负链检出率较高,并在第3l—60d仍可间断检出,但复制程度逐渐减弱。3株细胞的培养上清中HCV正链RNA感染后也呈间断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内正链RNA基本一致。培养上清中均末检出HCV负链RNA。结论 HePG2、SMMC772l及L02细胞均对HCV易感,并能支持HCV长期复制。而HePG2细胞是较为理想的HCV体外感染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具有高感染性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体外细胞株。方法构建高表达CD81的Huh7细胞株。将HCV质粒(JFH-1,2a)体外转录成RNA,电转染到Huh7和CD81-Huh7细胞中,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和培养上清液中病毒载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HCV核心蛋白表达。收集电转后细胞上清液重新感染两组细胞,检测细胞中病毒RNA表达。结果 CD81-Huh7电转后,细胞和上清液中病毒RNA水平均明显高于Huh71-2log。其被感染的效率也高于Huh7。结论成功建立一株能够高表达感染性HCV病毒颗粒的细胞株CD81-Huh7。  相似文献   

7.
HDV/HBV体外感染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HDV/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2的人胎肝细胞;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结果: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在感染后第2天至第16天均可测出,其中上清液中HBsAg、HDAg以感染后第4天至第12天达高峰,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的高通量分析性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研究HCV对宿主细胞转录调节基因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人工构建的HCV感染Huh-7肝癌细胞株,待其发生细胞病变后收集培养细胞,以同步培养但不感染HCV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提取感染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总RNA、总蛋白和细胞培养上清.总蛋白用于Western blotting鉴定HCV蛋白在感染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细胞培养上清用于检测HCV在感染细胞内合成后的释放情况.总RNA 用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抽提情况,再纯化后进行逆转录cRNA合成、荧光标记和纯化后用于基因芯片分析,检测宿主细胞转录调节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CV,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HCV蛋白表达.基因芯片检测2倍差异表达转录调节基因发现,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11个.结论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为研究HCV对感染细胞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提供了良好工具.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HCV全基因组细胞培养系统中差异表达的转录调节基因,为研究HCV感染对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加深了对HCV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atrigel人工重建基膜侵袭实验、MTT法细胞黏附实验、细胞移动实验,研究HCVRNA阳性患者血清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力以及与侵袭力相关的黏附、移动能力的改变;检测培养上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以评估感染对细胞激素合成、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感染组细胞侵袭、黏附、移动以及激素合成分泌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HCV持续感染可抑制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包括侵袭力和激素合成、分泌功能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最接近自然感染状态的理想细胞模型。方法 体外二步灌流法分离正常成人肝细胞并维持培养1月以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感染上述肝细胞并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法)检测被感染肝细胞HCV抗原表达及HCVRNA。结果 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月以上,加丙肝患者血清4-36d后免疫组化法可检测到肝细胞内HCVNS3、NS5抗原表达,感染后2-36d,RT-PCR法可在感染肝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悬液中间断检测出HCVRNA。结论 正常成人肝细胞可在体外存活1月余并被HCV感染者血清感染。  相似文献   

11.
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establishasensitivepropagationsystemofHCVinvitroforstudyingthefeaturesofHCV,pathogenesisofHepatitisC,thetreatmentofanti--virusandstudyofvaccine.Wede-tectedthepositiveandnegativelineofHCVinTlymphcellsofhumaninndroinpreviousstudyLI],andpresentedinthispaPeristhefurtherstudyoninvljroexpressionofHCV.lMATERMisANDMETHODS1'1PositiveInocuIumsofHCVRNATheserumofHCVRNAwith1evelof2X10'copy/mlwasselected,anddefinedbyfluorescentquantificationmethed(Thereagentkitwa…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人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JEG3)模型,探讨HBV宫内感染机制。方法应用HBV阳性且高载量的血清,感染JEG3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内的HBV载量;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不同代次上清液的HBsAg、HBeAg浓度;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感染细胞内HBsAg、HBeAg的表达。结果感染初代的JEG3细胞,随着时间增加病毒载量亦增加。传代后细胞及上清中的HBV载量随传代次数增加逐渐降低,5代后检测均为阴性;感染初代上清液HBsAg含量随时间增加,120h含量最高。传代细胞的上清液HBsAg检测1~4代为阳性,但浓度逐渐降低,5代后均为阴性。上清液的HBeAg检测,各时间点、各代均为阴性;1、2、3、4代细胞HBsAg、HBcAg染色可见阳性细胞。结论HBV可以在体外感染滋养层细胞,且能在传代细胞中有持续的表达。感染过程中参与调控的相关细胞因子及HBV复制的持续与否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yntenin-1蛋白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组装的影响。 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分析人原代肝细胞中syntenin-1的含量。用慢病毒转染质粒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5.1构建syntenin-1过表达细胞系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过表达细胞系。采用电转法将HCV RNA转入细胞后,通过荧光素酶分析、免疫印迹分析和病毒滴度测定方法分别从RNA复制、病毒蛋白表达和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分泌方面检测syntenin-1过表达对HCV的影响。用密度梯度分析法检测HCV RNA和感染滴度在不同密度组份的分布情况。 结果 人原代肝细胞中syntenin-1含量与实验室常用的肝癌细胞系Huh7.5.1相比较高。Syntenin-1过表达不影响HCV R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syntenin-1过表达细胞来源的HCV 病毒的感染性与Huh7.5.1细胞或GFP过表达细胞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在syntenin-1过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CV感染性颗粒从主要集中在1.08~1.16 g/mL区域变为有部分转移到密度为1.01~1.02 g/mL的低密度区域。 结论 Syntenin-1过表达改变了HCV感染性颗粒的密度组份分布,从主要集中在1.08~1.16 g/mL区域变为有部分转移到密度为1.01~1.02 g/mL的低密度区域,在低密度区域出现了具有更高单位RNA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4.
siRNA抑制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iRNA能否有效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中HCV的复制.方法:用HCV JC1质粒体外制备HCV RNA转录体,转染Huh-7.5.1细胞,收集细胞上清,再次孵育Huh-7.5.1细胞以建立HCV感染细胞模型,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CV核心蛋白的表达.将针对HCV NS5B基因的siRNA转染HCV感染细胞(浓度为4、40和200 nmol/L,时间为24 h、48 h和72 h),将4、40和200 nmol/L siRNA转染正常Huh-7.5.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脂质体对照、无关siRNA对照以及IFNα-2b(1 000 IU/ml)组,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HCV RNA和PKRmRNA水平.结果:HCV感染的Huh-7.5.1细胞中检测出HCV核心蛋白表达.40 nmol和200nmol/L siRNA 24 h组及4、40、200 nmol/L siRNA 48 h和72 h组,HCV RNA水平分别降至58%、54%、29%、17%、17%、33%、22%、1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 000 IU/mlIFN的各时间组HCV 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浓度siRNA组的PKR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HCV NS5B区的siRNA能够明显抑制HCV感染细胞中HCV的复制,而不引起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基因表达的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中空纤维丝、热可逆凝胶和低吸附培养板3种三维培养体系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增殖水平,寻找效率较高的HCV体外培养系统。方法:利用中空纤维丝、热可逆凝胶及低吸附培养板培养永生化人肝细胞HuS-E/2,通过X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基因型为2a型的HCV病毒株JFH1进行感染,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标本,利用实时PCR法检测细胞中HCV的滴度。结果:在中空纤维丝和热可逆凝胶中培养的HuS-E/2细胞增殖曲线为持续递增,至培养结束时细胞数为初始培养数的2~3倍,JFH1感染后中空纤维丝方法培养的细胞中HCV滴度为2.00×103 copies/1 μg total RNA,热可逆凝胶培养的细胞中HCV滴度为2.95×103 copies/1 μg total RNA,低吸附培养板方法培养的细胞中HCV滴度为1.18×103 copies/1μg total RNA。结论:与中空纤维丝及低吸附培养板比较,热可逆凝胶法为基础的JFH1体外培养系统细胞生长稳定,HCV复制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全基因组丙型肝炎病毒JFH-1(hepatitis C virus,HCV JFH-1)在肝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转录的HCV JFH-1 RNA转染Huh7细胞,制备含HCV病毒颗粒的感染上清,建立全基因组HCV JFH-1感染Huh7细胞模型,分为...  相似文献   

17.
张帆  王小红 《医学争鸣》2005,26(1):89-92
自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HCV)被分子克隆后,其流行病学、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外细胞复制模型,HCV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阻碍. 1999年Lohmann等在Science上首先报道了选择性双顺反子亚基因组HCV RNA复制子系统,其被公认为是HCV RNA体外复制模型研究获得突破进展的里程碑. 复制子在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株中能高水平的自主复制. 研究发现复制子在细胞中复制对宿主细胞生长和代谢无明显影响,高水平复制与病毒基因组的适应性突变和宿主细胞的容受性有关. 这些研究结果为选择性HCV全序列基因组复制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复制子系统的建立对HCV致病机制、治疗药物筛选及疫苗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达载脂蛋白E-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apolipoprotein E-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apoE-EGFP)的细胞系是否支持感染性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的组装.方法 利用shRNA基因沉默技术建立apoE稳定下调的Huh7.5.1细胞系,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该细胞系中建立稳定表达apoE-E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将HCV RNA转染进入野生型细胞(Huh7.5.1细胞)、对照组sh-NT细胞(转导非靶向野生型细胞基因的shRNA质粒的细胞)、apoE下调的Huh7.5.1细胞(sh-apoE细胞)以及表达apoE-EGFP融合蛋白的sh-apoE细胞(apoE-EGFP细胞)中,收集病毒液;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方法检测释放到Huh7.5.1、sh-NT、sh-apoE和apoE EGFP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CV的滴度.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poE与HCV的结构蛋白E2的相互作用,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用具有特异亲和性FLAG-gel纯化的HCV颗粒表面的apoE-EGFP的表达.结果 apoE-EGFP融合蛋白在apoE-EGFP细胞系中高效表达;apoE-EGFP细胞来源的HCV的感染性与Huh7.5.1、sh-NT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在apoE-EGFP细胞系中,apoE-EGFP融合蛋白与HCV结构蛋白E2存在共定位,并且可以在HCV颗粒表面上检测到apoE-EGFP融合蛋白.结论 apoE-EGFP融合蛋白是HCV颗粒的组分,apoE-EGFP细胞系支持感染性HCV颗粒的组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拟利用慢病毒载体,在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Huh7.5.1细胞中过表达人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BV)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NTCP)编码基因,建立Huh7.5.1- hNTCP细胞模型,使其可以被HBV、HCV共同感染。方法:使用携带人NTCP编码基因、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基因、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GV358重组慢病毒载体,以50的感染复数(MOI)感染Huh7.5.1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NTCP基因的Huh7.5.1-hNTCP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blotting验证NTCP蛋白的表达。使用HepAD38细胞来源的HBV感染Huh7.5.1-hNTCP细胞,通过ELISA及qPCR等方法检测HB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HBsAg、HBeAg的表达以及HBV DNA的复制。HBV感染后24小时予以HCV-JFH1感染,检测合并感染状态下HBV DNA以及HCV RNA的复制。结果:Western-blotting 结果表明Huh7.5.1-hNTCP细胞株可稳定表达HBV受体NTCP。HBV感染Huh7.5.1-hNTCP细胞后ELASA、qPCR结果显示:HBsAg、HBeAg、HBV DNA合成逐渐增加,并在第9天达峰。HBV/HCV合并感染Huh7.5.1-hNTCP细胞后,q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HBV DNA、HCV RNA复制逐渐增加。结论:建立了Huh7.5.1-hNTCP细胞模型,该模型可被HBV/HCV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B细胞长期存活状态下其中是否仍有丙型肝炎病毒(HCV)存在。方法 用EB病毒感染并使HCV阳性外周血B细胞转化,获得含HCV的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LCL)。而后,每月应用套式RT-PCR检测一次培养细胞和上清中的HCV-RNA,并用酶切法进行HCV基因分型,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HCV在该细胞中存在的部位及其形态结构特征。结果 经连续1年检测,HCV在传代细胞中持续存在,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