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分析,采用交流及问卷调查方法深入分析患者心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的需求等。结果60例患者中焦虑情绪者占99%;抑郁情绪者占95%;恐惧情绪者占87%;孤独、悲观情绪者占20%;对本疾病认知缺乏者占80%;对心理护理需求者占95%。每例患者都存在2种以上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4种心理状态同时存在,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异住妊娠患者采取人性化服务,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能使异位妊娠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农村艾滋病患者抑郁心理原因分析与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农村艾滋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原因,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44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1-4级评分划分出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程度,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治疗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于受社会环境和治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有65.28%的艾滋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男女之间抑郁状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学历间抑郁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治疗时间抑郁状态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抑郁心理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接受治疗时间有关,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减少因抑郁导致的自杀、逆反等意外死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现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18-1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适宜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编制个人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38例存在抑郁症状,占47.5%,其中轻度抑郁18例,占47.4%,中重度抑郁20例,占52.6%。结论抑郁心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广泛存在,应进行正确、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机能状态,减轻抑郁情绪,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黎蔚华  蒋娜  刘新华 《广东医学》2005,26(10):1449-1450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提供适当护理疏导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分析划分为不同负性心理状态者,根据其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之后再次调查,与前次进行比较。结果在各种负性心理状态中以焦虑、恐惧占的比例最多;心理疏导后负性心理状态明显下降35.3%~78.7%。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患者往往存在多种负性心理状态,医护人员根据调查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护理疏导,可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与访谈,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由于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层次、职业、传染途径以及对艾滋病的认识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故其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各有不同。据统计调查主要为:否认愤怒,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无助,悲观失望,绝望,自愧(罪恶感)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艾滋病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促进患者预后恢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夕珍  付益军 《四川医学》2006,27(4):428-429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需要医护人员高素质的服务,以及家人的密切配合。方法对6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病程时间、焦虑和抑郁状态、家庭支持能力,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620例患者中轻度焦虑的占31.69%,中度占20%。轻度抑郁31.6%,中度16.67%,焦虑和抑郁心态并存占46.7%。家庭支持状况,高功能家庭占35%,低功能家庭占65%。结论影响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因素与病程时间长短,家庭费用支付能力有关,与年龄、性别、婚姻、学历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对160名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生活质量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悲观失望、抑郁者占41.9%,恐惧焦虑者占39.5%,怀疑、拒绝者占25.8%,内疚、自责者占19.6%,厌世、对立者占3.2%。结论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负性心理、应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治疗方法。方法:对5月10~28日收治的32例SARS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结果:24例轻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相对独立于SARS的其他症状,主要是孤独[7(29.1%)]、抑郁[5(20.8%)]、愤怒[5(20.8%)]、焦虑[3(12.5%)]、自卑[1(4,2%)],治疗以SARS相关知识介绍、安慰、劝解的支持疗法结合社会-心理疗法,同时辅以生物反馈疗法,各心理问题治疗有效例数分别为:孤独6例、抑郁4例、愤怒5例、焦虑4例、自卑1例。8例重症患者的心理症状与SARS的其他症状密切相关,主要是恐惧[3(37.5%)]、焦虑[3(37.5%)、濒死感[2(25.o%)]、抑郁[1(12.5%)]、绝望[1(12.5)],胸闷、气急时患者的濒死感、绝望等心理症状明显加重,因而其治疗应在缓解胸闷、气急等症状的同时以保证、鼓励的支持疗法结合社会心理疗法治疗,各心理问题治疗有效例数分别为:恐惧2例、焦虑2例、濒死感1例、抑郁1例,绝望1例。结论:SARS患者有多种心理问题,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应采用多种心理治疗手段相结合,尽早进行心理干预;轻、重症患者心理问题的根源不同,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患者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对2008~2010年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理门诊患者183例的性别、年龄、成长环境、诊断与治疗等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求治患者有一定的人群特征和疾病特点。就诊患者主要以20—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占51.37%;按职业划分,中小学生及管理人员患病比例最高,军人最低,分别占24.59%和2.7%;家庭环境不和谐的患者111例,占60.66%;确诊为疾病患者122例,占66.6%,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状态、失眠症;确诊为心理问题患者61例,占33.3%,以情绪问题为主。结论:总结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患者的人群和疾病特点,可以提高心理咨询治疗工作质量,同时应加强各专科医生的身心医学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调查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及提出护理要点。方法 52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社会环境状况、心理状况、心理护理认识状况及影响患者长期血透的因素进行调查,计算出百分率。结果 患者家庭收入处于中低层次,低于700元以下占76,9%,医疗费用来源以公费及社保为主占80.8%,家庭关系以一般和和睦为主占90.4%;患者心理以紧张、恐惧、焦虑均占高于75%,急躁、悲观、绝望、无奈、孤独均超过50%;需求心理护理达86%,需要医患者交流达63%。结论 血透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分析,提高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保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共病情况,影响因素和程度。方法:采用等级计分问卷量表的方法对846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肯定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症状者,占被调查人数的39.9%,而其中正在使用药物治疗者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7%。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焦虑和抑郁相关的主要因素可归为4类:经济因素;睡眠状况;对疾病的认知;其他相关因素,如病程、住院时间、医院环境等。③肿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影响到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结论: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采用认知治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心理状态与个性的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6月-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9例,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由患者填写后收回,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根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判断标准,49例胃癌患者中焦虑发生率20%,抑郁发生率16.2%,焦虑与抑郁并存者占6.1%,焦虑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抑郁程度与情绪稳定性呈正相关。结论: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是实施有效干预的前提,明确个性因素与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可以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矫正其生活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俊逾  文谦 《新疆医学》2012,42(1):35-36
目的: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作为调查工具,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进行心理评估.结果:银屑病住院患者190例,存在抑郁症状者115例(占60.5%),其中轻度抑郁40例(占21.1%),中度抑郁者39例(20.5%),重度抑郁者36例(占18.9%).结论:住院银屑病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高文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54-655
目的了解目前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例患者中焦虑者167例,占83.50%;抑郁者162例,占81.00%;焦虑、抑郁并存者161例,占80.50%.结论目前大部分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75例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1的病例对照调查。结果:病例组SCL-90各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累积分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伊〈0.05),其中2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14%、5%、1%,33%存在抑郁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16%、10%、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降低。因此,应注重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6.
老年骨折住院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老年骨折住院病人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研究,以便掌握其心理活动特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观察表,对60例研究对象实际情况逐一填写,评定方法采用观察法、交谈法及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最后对观察表汇总分析总结。结果:老年骨折住院病人负性情绪较多,主要有焦虑、悲观抑郁、恐惧、被动依赖,占86.7%;不同化程度、不同性别的患存在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患存在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进行效果观察,显效39例占65%,有效20例占33.3%,无效1例中1.7%。结论:老年骨折住院病人负性情绪较多,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心理指导,多能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老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68例,通过GDS、家庭情况调查表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68例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44例,占患者总数的64.7%,远高于正常老年人;同时COPD的严重程度与GP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与老年抑郁呈负相关。结论老年COPD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抑郁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相关,应该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注意心理疏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心理反应,从而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重度烧伤患者恐惧、焦虑、疼痛、抑郁、绝望厌生等心理反应特点的调查分析。结果 恐惧焦虑心理100%、自尊心理100%、疼痛心理100%、抑郁心理87.95%、厌生心理10.84%。结论 创造合适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亲人的合作,密切观察患者身心变化,加强沟通交流与生活护理,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做好烧伤致残心理转变与适应的护理对策,不时解决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各项治疗计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王艳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71-2372
目的调查分析高龄患者手术前的后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的手术前后心理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的120例高龄(≥60岁)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恐惧、抑郁等,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均好于术前。结论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缓解其心理压力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肿瘤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按量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评分。结果:12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伴有焦虑者80例(66.7%),伴有抑郁者93例(77.5%),焦虑、抑郁并存75例(62.5%)。结论:肿瘤内科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