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并脑卒中抗凝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房纤颤并脑卒中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住院房颤患者312例,其中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74例,非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238例,房颤并脑卒中51例。分析合并的疾病及临床抗凝应用情况。结果房颤合并脑卒中发病率16.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非风湿性瓣膜病并发房颤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居多;均口服抗凝治疗,卒中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25~75mg/d159例,有36例脑卒中,口服阿司匹林100~300mg/d 82例,有9例脑卒中,口服华法林71例,有6例脑卒中。结论房颤患者的合理抗凝治疗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剂量应在100—300mg/d之间。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常见的伴发病,在接受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中79%伴有心房纤颤[1]。在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心房纤颤是外科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有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了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29例,经围术期切实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诊心房纤颤患者病因、房颤类型、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76例以房颤为首诊或其他急症合并有心房纤颤的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6例急诊房颤患者主要病因依次为冠心病(41.7%)、高血压(27.4%)和糖尿病(25.2%);缺血性脑卒中者占24.2%,与非脑卒中组患者相比,伴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房颤患者年龄偏高(P〈0.001);伴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也显著较高(P均〈0.05);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为房颤患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房纤颤(房颤)发病率增高,由房颤所致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随之增高。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但同时可以合并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何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并最大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人们所关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率失常,并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低于2%,而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则增加到13%[1],由于老年人房颤发病率增高,作为其重要合并症之一的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风湿性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7倍,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危险性可增加4倍,栓塞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房颤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抗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已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并在适应证、药物选择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左惠娟  苏江莲  林运 《中国医药》2010,5(9):806-808
目的 了解门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抗凝治疗质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方法 从北京市城八区选择8所三级医院和7所二级医院,由内科医生对门诊或病房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对抗凝治疗患者分别于调查结束后1年和2年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结果 58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110例服用华法林,华法林总体服用率为18.9%,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为18.2%(85例).开始治疗后3个月国际标准化测量值(INR)达标率为29.2%(7例),超过1年达标率为44.7%(21例).1年随访时服药治疗依从性为80.0%(84例),放弃抗凝治疗的患者中67.8%(19例)在开始治疗的6个月内停药.患者监测依从性较差,23.8%(20例)患者超过2个月监测1次INR值.结论 门诊房颤患者尤其是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低,抗凝治疗依从性较高,监测依从性有待提高,加强抗凝治疗患者的随访教育尤其是开始治疗后的早期随访教育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3.33%、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服用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12月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住院患者共149例,结合血栓栓塞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INR在治疗范围的时间比例(TTR)等对其抗凝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例患者中有144例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其中使用华法林的110例(TTR≥60%76例),使用阿司匹林24例,使用达比加群酯10例。经血栓栓塞风险评分,高危、中危、低危分别有80例、46例、23例。阿司匹林治疗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卒中,华法林治疗患者中8例发生非严重的出血事件。年龄大、合并疾病多、栓塞及出血风险高等因素影响抗凝药物的选择。结论: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现状较好,与国外指南推荐使用的抗凝方案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抗凝治疗的因素,探讨临床药师在抗凝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38例,对抗凝药物选择、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凝血功能监测频率、合并用药、基础疾病、出血并发症、用药教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2分者规范抗凝覆盖率48.8%,年龄和合并冠心病会影响临床抗凝药物选择,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对患者抗凝治疗接受度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INR在目标值范围内的患者仅占38.16%(29/76),TTRs平均值为(49.57±3.68)%。年龄、性别、华法林初始剂量、出血风险、合并用药等不影响INR达标情况,合并疾病中仅消化道疾病与INR达标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住院期间患者凝血功能监测频率也影响患者INR达标率(P=0.038)。结论 目前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规范抗凝覆盖率仍较低,临床药师可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患者抗凝药物用药教育,积极参与到抗凝管理中,提高抗凝期间凝血功能监测频率,提高抗凝达标率,促进卒中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疾病、并发症及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993年1月到200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房颤患者1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与房颤相关的病因谱发生明显变化:风湿性瓣膜疾病已由第1位下降,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成为房颤的主要相关疾病;栓塞性疾病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华法林使用比率很低。结论房颤的防治应引起临床关注,尤其应加强对房颤诱因的监测和治疗,以及房颤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报告临床上10%~20%的脑卒中发生于房颤的患者。现对房颤病例155例,房颤并脑卒中33例,进行小结,结合国际上几个卒中预防临床试验资料,提醒广大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房颤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颤穴房颤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房纤颤可导致血栓栓塞和心功能不全,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①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②控制房颤的心室率;③预防栓塞。虽然目前治疗房颤有许多方法,如射频消融,迷宫术等,但均不能完全根治,且治疗成功率不大,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遂宁市人民医院从1999年1月以来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70例疗效显著,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0例均为临床住院病人,男42例,女26例。年龄38~78岁穴…  相似文献   

13.
抗凝治疗被认为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预防策略的基石。新型口服抗凝药相较于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 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药物相互作用少以及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等优点, 被普遍应用于预防治疗中, 大幅降低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对于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颅内微出血等增加卒中及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临床抗凝治疗及启动时间的选择无疑是个挑战。本文将对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合并常见脑血管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的心房纤颤患者的房颤类型,基础病因以及抗凝和抗血小板及原发病治疗情况,加强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7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7例急诊就诊的房颤患者主要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73例(41.24%),冠心病57例(32.20%),糖尿病28例(15.83%),风湿性心脏病9例(5.08%),心功能不全6例(3.39%),孤立性房颤4例(2.26%)。结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心力衰竭为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和诱因,治疗中除控制心室率、转复房颤并维持窦律外,还应注重预防新发房颤或复发房颤的上游治疗,注重血栓事件的风险评估,合理选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某院门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并探讨其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及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医院门诊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抗凝治疗情况,采用CHA2DS2-VASc评分法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851例患者。其中,男466例(54.76%),女385例(45.24%);平均年龄(66.4±12.4)岁;瓣膜性房颤164例(19.27%),非瓣膜房颤687例(80.73%);合并症排名前3的依次为心力衰竭(478例,56.17%),高血压(346例,40.6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73例,32.08%)。总体抗凝治疗率为62.28%(530/851),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率为17.86%(152/851),47.74%(253/530)的患者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800例卒中中、高危房颤患者中,502例(62.75%)接受抗凝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5岁、合并冠状动脉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临床药师根据该患者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肾功能及进食状态的改变对使用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提出建议,并联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及医药护的密切配合,患者病...  相似文献   

17.
徐文苑  黄经纬  徐金汤 《江西医药》2006,41(11):880-881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对2005年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38例住院房颤病人的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检查、抗凝治疗、房颤复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风心外。37例均为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以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左房血栓及动脉栓塞史。结论对有危险因素的AF病人应积极地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民医院心房纤颤(房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5~2006年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断的房颤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257例,房颤病因主要为老年60.3%,冠心病40.5%,高血压35.7%。(2)房颤类型中阵发性房颤19.1%,持续性房颤24.1%,持久性房颤56.8%。(3)阵发性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治疗占26.5%,发作时治疗药物为西地兰、异搏定、胺碘酮。慢性房颤52.4%采用心室率控制治疗,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26.9%采用复律治疗,常用胺碘酮、异搏定。(4)脑卒中患病率为8.6%。(5)72.8%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其中华法林抗凝治疗者占54.5%,但高危患者中华法林抗凝治疗者仅有9.8%。结论该心房纤颤住院患者年龄、病因、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与其它地区相似,阵发性房颤治疗不足,慢性房颤绝大多数采用心室率控制治疗。高危患者抗凝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37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选取心脏手术同期行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16例为观察组,行常规换瓣置换术的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13例房颤好转,3例房颤治疗失败.观察组术后1年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口服,对照组则给予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并统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全身性栓塞、大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全身性栓塞、大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可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发生脑卒中、血管栓塞及大出血。提高心脏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