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景藩教授为我国著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全国卫生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从医60余载,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笔者有幸随师侍诊,颇有所得。现将徐老临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3):620-622
升阳益胃汤为李东垣所创治疗"肺之脾胃虚"的代表方剂,具有健脾祛湿,助阳益胃,益气升清等多种功效。导师代二庆教授对此方研究较深,异病同治,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多种内伤杂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应存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71-157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腺体萎缩,分泌胃酸减少而产生。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王教授主要贯穿着“分型明晰、虚实必辨、痰瘀细审、汤丸结合”的主导思想,在临床辨治中,其将萎缩性胃炎分为4型,即中虚气滞型、脾胃阴虚型、湿热阻络型、肝胃不和型。同时王教授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虚标实,痰瘀互阻”的新观点,从敦煌医学文献中发掘出萎胃灵号系列秘方,配合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顺贤主任医师乃金陵名医,学验俱丰,医术精湛,临床善治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受教于先生,现择临床验案5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俊 《光明中医》1998,13(2):38-39
杂病治验举隅张俊上海市金山亭林医院(201505)关键词:杂病/验案临证辨治恰当,用药合拍,常能对一些疑难杂证起到桴鼓之效。兹录临床治验三则,以求正于同道。1“昏睡”病孙某某,男,46岁,1995年6月15日初诊。患者由其弟扶持就诊。诉两月前突发眩晕...  相似文献   

6.
1眼睑肌肉痉挛案患者徐某,男,47岁。诉右眼外侧肌肉抽搐1年。伴太阳穴处胀痛,初起为间断蠕动,逐渐加重至频发抽搐痉挛,近日益甚。现目不能凝望,难以从事日常工作,颇感苦恼。曾用西药罔效,继服中药治疗半年又屡屡不应,自认不治而信心全无。经人介绍就诊于余。察其形体不衰,精神略显亢奋,右眼外眦肌肉持续掣动挛缩,舌苔黄腻,质尖红,边有瘀斑,脉象弦滑细数。阅览前医之方,悉为滋补肝肾、潜阳熄风、虫类介石之辈。思忖揣摩,证因疾火内扰、肝阳化风、挟瘀阻络、筋脉失和所致。拟方:胆南星、黄连、羚羊角(锉末兑服)、甘草…  相似文献   

7.
气虚血瘀发热李××,男,41岁,农民。1978年5月因伐木被木头砸伤腰腿而住××医院,腰腿伤已治愈,唯发热(37.8°—38.5℃),经用青、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抗疟药等,治疗月余发热不退。化验检查:血常规Hb8.5克%,RBC400万/mm~3,WBC 8000/mm~3,大小便均阴性。患者自诉发热常在午后或晚间,无汗,不口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闻其语音低怯,少气懒言,望其面色萎黄晦暗,口唇淡白,舌苔薄滑,舌质淡嫩,切其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癌前疾病。该文介绍林才志主任应用双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并从病因、病机、组方及用药思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永灿 《中医杂志》2013,54(1):67-68
介绍运用经方乌梅丸治疗咽异感症、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奔豚汤和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加减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0.
1 梅尼埃综合征女 ,46岁 ,1 995年 1 2月 6日初诊。眩晕 1周 ,伴头痛如蒙 ,胸膈满闷 ,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肢体沉重 ,多寐 ,曾有多次类似发作史 ,舌苔白腻。脉弦滑。自服晕可平糖浆等 ,效果不显。拟以温胆汤加减 ,处方 :半夏、陈皮、枳实、天麻、黄芩各 1 0 g,生白术、茯苓、竹茹、钩藤各 1 5g,黄连、生甘草各 6g,生姜 3片 ,红枣 1 0枚 ,共 5剂 ,水煎服 ,日 1剂。复诊 ,患者眩晕恶心明显好转 ,头重如悉 ,胸膈畅快 ,胃纳仍欠佳 ,舌苔仍腻。上方去黄芩、黄连 ,加炒薏苡仁 30 g、白豆蔻 6g、砂仁 6g、炒谷芽 1 0 g、炒麦芽 1 0 g,继服7剂而愈…  相似文献   

11.
王顺贤主任医师乃金陵名医,学验俱丰,医术精湛,临床善治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受教于先生,获益匪浅,现择其临床验案5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头痛、失眠、腹泻三者皆是内科杂病中颇具代表性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此类杂病临床辨治思路和疗效反应常作为中医医师医术高低的评价标准。郭教授结合二十余年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指出头痛肝疏不畅为其伏因,失眠则重视调理中焦脾胃,在腹泻治疗中主张寒温并用调理枢机。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胃腺体萎缩,分泌胃酸减少而产生.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王教授主要贯穿着"分型明晰、虚实必辨、痰瘀细审、汤丸结合"的主导思想,在临床辨治中,其将萎缩性胃炎分为4型,即中虚气滞型、脾胃阴虚型、湿热阻络型、肝胃不和型.同时王教授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虚标实,痰瘀互阻"的新观点,从敦煌医学文献中发掘出萎胃灵号系列秘方,配合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 胃属中土,司受化谷,为水谷之海,性喜柔润,以和降为顺。盖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以胃阴亏虚而多见,或阴虚之体而多罹之,且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一旦阴津乏缺,或燥气乘之,胃必失其和降之性而磨谷见阻矣,犹如“釜中无水,焉能熟物。”究其因者,来路各异,有过食辛辣耗伤胃阴者,有气郁化火灼伤胃阴者,有热病后期阴液未复者,亦有气化源泉枯乏者。治之者,当以静药养其阴,濡药润其燥,郁者疏之,结者开之,证情复杂者,据脉按症随病而疗之。木横土乏治以柔平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郁怒伤肝木失条达,或肝气过胜,木气肆虐必来乘土,土旺不受邪,脾胃安和;倘中宫已虚,木气横逆,气机失调,其痛作矣。若气郁化火,“火乘土位”脾阴被劫,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阴困阻,气化失布,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1 四肢麻木 李某,女,47岁,2007年11月21日初诊。半年前,因工作劳累觉四肢轻度麻木,渐加重,右侧偏重。曾往多家医院求治,CT示多发性脑梗死。曾输注血塞通、黄芪针、丹参针、川芎针、脉络宁针等,服用维生素B类、肌苷、维生素E、中药二陈汤、补中益气丸、补阳还五汤等,均疗效欠佳。气短懒言,自汗出,纳差便溏,四肢皮肤不知痛痒,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缓。用桂枝汤加黄芪三仙方。生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煨生姜4g,大枣8个,焦三仙各15g,当归15g,川芎6g,鸡血藤15g。日1剂,水煎服。服30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6.
萎缩性胃炎多发于四十岁以上,缘于体质素虚,中阳不足脾失运化,胃之阴津必因之而缺乏,或年老肾虚,精血耗伤,胃粘膜因失于濡润而缩萎,治当补肾以养阴,醒胃以生津,尚须佐以化瘀生新之品益气养血以复粘膜之滋荣。因素质各异、症状复杂、镜检差异,必当究其因,按其证施以药物。兹将临床辨治经验举隅如下: 凡证见身体渐瘦,胃痛隐隐入夜尤甚。饥而不食,食道干涩、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数日一行,手足心热,舌体瘦小,舌红少津、或舌赤红干裂、食用刺激性食物则舌痛,脉细数;胃镜检查可见正常粘膜桔红色消失、粘膜变薄,皱襞变细而消,呈现  相似文献   

17.
1外感耳聋 患者甲,自诉月前出差,不慎感冒,曾服多种感冒药品,数日后好转,继则出现耳聋,又多次诊治未见明显好转,西医诊为“神经性耳聋”,曾口服谷维素及多种维生素族药品,耳聋仍未见转机,中医以龙胆泻肝丸治之仍未见效,现耳聋已28天之多,并伴有心悸乏力,自感畏寒,望其面色咣白,听力减退,手足不温,舌淡脉虚弱。据证分析,此属心肾阳虚之患,以心阳虚为甚,急投挂枝甘草汤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18.
张长顺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52-453
江苏省名中医李则藩主任中医师,执医四十余载,衷中参西,学验俱丰。今笔者撷取其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4则,整理于后,以飨同道。1 补火燠土温煦胃阳案吴某某,男,62岁。退休干部。1994年3月2日诊。上腹部隐痛时休时作3年,加重伴嗳气1周。曾作上消化道钡透摄片诊为慢性胃炎,间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聂天义主任中医师,从医40余年,学验较丰,兹将其诊治疑难杂病验案整理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罗昆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625-626
<正>吴深涛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吴师师从著名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及参师路志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