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前瞻性评价菲立磁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检出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证实的26例61个肝局灶性病变,前瞻性对比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联合分析MRI平扫+菲立磁增强图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其中20例32个病灶行免疫组化抗CD-68染色,并计数各局灶性病变的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联合分析MRI平扫+菲立磁增强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82%、93%,P<0·05;特异性分别为92%、96%、96%,P>0·05,准确性分别为78%、86%、94%,P<0·05。良性局灶性肝病与恶性病灶包括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HCC的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存在不同,分别为1·54±0·47、0·74±0·30、0·32±0·09、0·28±0·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菲立磁增强MRI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出价值优于螺旋CT增强扫描。局灶性病变与非肿瘤区肝组织内Kupffer细胞含量的差异是菲立磁增强MRI病灶检出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菲立磁增强磁共振在肝脏局灶性病灶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54例临床或其他检查怀疑肝脏占位病变的病人进行平扫、菲立磁增强扫描,分析增强前后图像上病灶和肝脏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 平扫T2W像上,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信号稍高于肝脏或为中等信号。肝硬化再生结节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菲立磁增强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瘤显示为中等或明显高信号;肝硬化再生结节仍显示为等或低信号。结论 菲立磁增强磁共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Ⅲ期扫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FNH患者42例,均行平扫及Ⅲ期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强化特征。结果42例FNH平扫显示低密度35例,均匀或不均匀,7例为等密度。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强化(除中心疤痕外),延迟扫描表现为等密度、低密度。结论螺旋CT Ⅲ期增强扫描对FNH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MRI VIBE序列动态增强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MRI快速梯度回波的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CT及US检查未明确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病例相继进行常规自旋回波(spin—echo,SE)T2W、2DGRET1W平扫和3D-VIBE序列的钆剂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分别观察各种病灶在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各时相的信噪比(SNR)、对噪比(CNR)、信号强度和强化规律,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等对照。结果 各种类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SNR和CNR,信号强度及强化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MRI3D-VIBE序列动态增强对肝脏各种局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例(24灶)经手术切除或病理活检确诊为FNH的患者的CT、MRI资料并分析,13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扫描,6例同时行CT及MRI扫描。结果 13例CT检查出15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12个、等密度3个,其中9个可见中央更低密度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中央瘢痕组织无强化,病灶边界均显示清晰,无明显包膜;门脉期病灶密度较前降低,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延迟期病灶以等密度为主,6个瘢痕组织出现强化。11例MRI检查出14个病灶,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11个见瘢痕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呈高信号,中央瘢痕呈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下降呈稍高或等信号,瘢痕组织可见延迟强化。结论 CT及MRI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是临床诊断FN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lasia,FNH)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倒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共捡出9个病灶,7倒为单发病灶,1例2个病灶CT平扫痛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痛灶均明显强化,4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4个病灶见中央疤痕;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延时期痛灶呈稍低密度;4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FNH的病理及血供特点,能对大部分FNH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胆管细胞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82例的临床及CT资料,38例行单螺旋CT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44例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11例加做延时扫描)。 结果:不同生长方式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强化特点各有其特征性改变,胆管扩张、肝叶萎缩等间接征象亦具有特征性。单螺旋CT与多排螺旋CT对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分别为82.4%,97.4%;对病灶侵犯范围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52.9%,81.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胆管细胞癌比单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郑齐超  王薇 《腹部外科》2012,25(3):142-143
由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能明显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并具有对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观察,方便地对存储在硬盘中的动态图像进行回放、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诊断的准确性与增强螺旋CT和增强MRI基本相同等优势,已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展现出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肝脏不同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可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CT及MRI检查中的表现,分析两者之间的诊断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受的经病理活检和手术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实验组采纳MRI诊断。归纳整理两者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结果表现为平扫以低密度为主,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增强期以高密度为主;MRI检查结果表现为平扫和增强各期均以高信号为主;MRI相对于CT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和更低的误诊和漏诊率。结论 CT和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均可以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但是MRI的诊断效能高于CT,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75例急性闭合性肝脏损伤的CT征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75例CT平扫发现肝脏明确损伤61例(81.33%),显示肝包膜破口9例(12.00%),肝脏可疑损伤14例(18.67%)。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清晰显示肝包膜破口17例,14例可疑损伤均明确显示为相对低密度挫伤灶,显示率为100%。结论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肝脏损伤的存在并予以CT分级,特别是对肝包膜破裂及肝实质内小的不明显损伤灶的显示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