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目的是研究干燥型不同临床形式皮肤利什曼病(CL)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方法:研究16例热带利什曼原虫所致干燥型皮肤利什曼病(CL),临床上分为:①坚硬丘疹、结节、中央有结痂的斑块,病程<2年者5例;②具有特征性丘疹周围有陈旧结痂,病程>2年的狼疮样利什曼病6例;③皮损不愈合的慢性非结节,病程>2年者5例。石蜡包埋切片H E染色,CD1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慢性和狼疮样利什曼病相比,急性患者每毫米长表皮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结论:急性利什曼病皮损呈递的抗原数量最多,因而朗汉斯细胞的数量增加,将来自于利什曼原虫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几种方法用于治疗皮肤利什曼病(CL)显示出不同的结果。体内外研究显示唑类药物有抑制利什曼原虫的作用。目的:评估口服依曲康唑治疗CL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方法:200例经寄生虫学证实的CL患者,患者的来源地包括一个重要的L型流行区,病程少于45d,进行随机、双盲、安慰组对照临床试验。患者接受依曲康唑200m g·d-1和安慰剂(100例患者)8周治疗。结果检测包括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痊愈(所有皮损表皮恢复正常)和寄生虫学痊愈。结果:83例接受依曲康唑治疗和75例安慰组患者完成了此次试验。8周治疗结束后,依曲康唑和安慰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9…  相似文献   

3.
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罕见于第一次海湾战争,但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军队中常见。认识CL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可能接诊从中东回来的战士和平民皮肤病患者的医生有帮助。目的:阐述作者治疗CL军人的临床经验。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参加为期1年的伊拉克战争后返回的约20000名军人,皮肤科医生检查了其中有皮损怀疑可能是CL的约360名。作者总结了CL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包括局部热疗、口服氟康唑、冷冻及伊曲康唑。结果:237例诊断为CL的军人中,181例至少有1项实验室检查符合CL诊断标准,多通过皮损涂片的吉姆萨染色和聚合酶…  相似文献   

4.
背景:CD4+和CD8+T淋巴细胞在利什曼病的结局中起不同的作用。然而,原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T细胞在皮损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可变性。目的: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检测法确定利什曼病皮损中的主要T细胞亚群,及与利什曼原虫敏感性循环T细胞的关系。患者和方法:用流式细胞计量法确定34例皮肤利什曼病(CL)、4例黏膜利什曼病(M L)及4例播散性利什曼病的病损处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表型。体外利什曼原虫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得到利什曼原虫敏感T细胞。结果/结论:所有病损处均有不同数量的γδ淋巴细胞,与病程无关。IL-2R阳性细胞和γR干扰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以色列,大多数皮肤利什曼病(CL)由硕大利什曼原虫引起。最近,一个新的关注焦点是在以色列北部Tiberias及其周边地区,CL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目的:评价热带利什曼原虫所致CL的诊断学临床(皮损大小、数目、部位和类型)和实验室(培养和PCR分析)参数、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4年3月间经直接涂片证实的CL进行评价。回顾病历记录并进行电话调查。结果:49例患者中,男性34例(69%),女性15例(31%)。平均年龄31.1岁(M=26岁,极差1~70);76%患者居住在Tiberias及其周边地区。平均皮损数目2.6个(M=2个,极差1~10)。皮损常位…  相似文献   

6.
心理疾患与暴露部位大面积不美观的皮损有关。皮肤利什曼病(CL)长期在Sanliurfa地区流行,被称为“美人瘢”。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L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对象:活动性的CL患者、已经治愈的CL患者以及正常健康对照者。通过医院抑郁量表(HAD)、身体意向评估表(BI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估表(DQL)研究CL对患者的心理影响。CL患者HAD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L患者对身体满意度降低,生活质量也降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活动性皮损的CL患者,其生活质量更低。在手面部暴露部位的CL皮损、活动性CL超过1年、永久性瘢…  相似文献   

7.
背景:皮肤利什曼病局部治疗如果有效,可将患者从长期、昂贵的住院治疗中解脱出来。方法:用液氮做冷冻剂冷冻治疗17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治疗共两个周期,每次冷冻10~30s,隔3周重复1次。结果:所有患者对治疗反应良好,且美容效果极好,无1例复发。副作用罕见。结论:皮肤利什曼病可  相似文献   

8.
现行系统治疗由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NewW orld皮肤利什曼病(CL)并不满意。二性霉素B广泛用于治疗内脏利什曼病,但很少用于CL,而且没有一个治疗CL的合适方案。作者成功治疗1例在伯利兹城感染的多发CL。该患者作为住院患者治疗7d,每天剂量3m g/kg,之后门诊继续治疗3周,每周2次,剂量3m g/kg,总剂量40m g/kg。二性霉素可作为五价锑剂或脱氧胆酸二性霉素B系统治疗New W orld CL可耐受的替代治疗方法。二性霉素B脂质体成功治疗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Brown M$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opical Medicine, Lon…  相似文献   

9.
皮肤利什曼病(CL)在西方国家似乎比以前多见了。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该病在CL为获得性的国家里是否为传入,其发病率是否变化,并评价目前的诊断程序和治疗方式。阿姆斯特丹学院医学中心热带皮肤病学和热带医学系的一项对确诊为CL的患者回顾性调查的医疗文件中,分析了耐瑟兰从1990/2000间78例确诊为CL的患者,大多数是在伯利兹城、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及玻利维亚获得的。其中43%的患者压印涂片及71%的患者活检作寄生虫吉姆萨染色呈阳性,78%的培养呈阳性,89%的PCR反应呈阳性。62例患者接受全身性治疗,其中五价锑(32例)、喷他眯羟乙磺酸盐(11…  相似文献   

10.
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很久前就在库库罗瓦地区被报道过。作者比较了采用显微镜和皮损抽取培养的传统诊断方法与采用来源于皮损的寄生虫特异性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方法:标本(n=25)来源于在地区皮肤病诊所临床诊断的CL患者。部分标本Giem sa染色并  相似文献   

11.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12.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种由热带利什曼或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侵犯皮肤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发生在鼻部的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鼻部皮肤利什曼病病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动物传染性皮肤利什曼病(ZCL)由硕大皮肤利什曼原虫引起,是沙特阿拉伯许多地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地方性疾病。其传播媒介为巴浦白蛉,主要动物宿主为沙漠啮齿类动物。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120例ZC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类。患者大部分为非沙特阿拉伯  相似文献   

14.
利什曼病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 pp)引起的虫媒疾病。皮肤利什曼病(CL)表现为原发性皮肤溃疡,一般不产生内脏病变,主要流行于中东和北非一些国家。目前,CL尚无有效的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病情也无法得到控制。虽然大多数的CL人畜共患患者可在6~9个月内愈合,但患者身上会留下大面积终生性疤痕。  相似文献   

15.
在曾驻守西南亚地区的士兵中,皮肤利什曼病正变的较常见。在曾驻守伊拉克的士兵中,2例皮肤利什曼病在一军队医疗处被确诊。作者根据组织病理所见和治疗综述了诊断思路和步骤。伊拉克驻守士兵皮肤利什曼病@Pehoushek J.F. @Quinn D.M. @Crum W.P. @马慧群  相似文献   

16.
皮肤利什曼病是一原虫性疾病,有较强的致病性。关于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发生利什曼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作者报道2例甲氨蝶呤治疗患者发生皮肤利什曼病,由O ld W orld属引起。作者推测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利什曼感染发生的免疫反应可能被甲氨蝶呤抑制调节,并使免疫抑制个体更易发展为临床疾病。接受低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患者发生不典型皮肤利什曼病2例@Saha M.$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Royal Free Hospital, London,United Kingdom @Shipley D. @McBride S. @冯义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一种口服耐受性良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CL)。目前所用的非肠道给药疗法与五价锑剂药物有关,毒性显著、复发率高。目的:评价大剂量伊曲康唑治疗MCL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对厄瓜多尔13例MCL患者进行非对照性治疗研究,患者给予伊曲康唑400mg·d-1,疗程至少3个月。结果:第1月13例患者均有反应,但是治疗到12个月后只有3例(23%)患者完全缓解,未见副作用。病期短、病情轻至中度者治疗反应性好。长疗程、大剂量的伊曲康唑对多数MCL患者无效。伊曲康唑治疗西半球黏膜皮肤利什曼病@Calvopina M.$Department of Parasito…  相似文献   

18.
背景:1名31岁的男性自3岁起患弥漫性皮肤利什曼病(DCL),经米替福新治愈。DCL是一种对身体和社会心理有较大影响的疾病,目前无有效疗法。方法:此患者共接受治疗120d,首先用药100m g/d持续一周,然后用药150m g/d。结果:治疗43d时患者皮损消失,76d时浸润征象消失。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米替福新对此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应进一步评估这一治疗DCL的试验性疗法。米替福新治疗弥漫性皮肤利什曼病1例@ZerpaO.$Institutode Biomedicina,Apartado postal 4043,San Jos'e,Caracas1010A,Venezuela Dr. @Blanco B. @KanneeC. @王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几乎没有资料能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者的由皮肤病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目的:在法属圭亚那描述9例H IV感染者的皮肤利什曼病,并同普通无H IV感染者的皮肤利什曼病的临床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作比较。方法:1994-04/2000-12在法国嘎纳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作者比较了9例患有利什曼病的H IV感染者和与之相匹配的27例对照者的相关变量,包括利什曼病的临床类型、皮损数量、淋巴血管炎和腺体疾病的表现、治疗后复发率复发或再感染。结果:8例H IV感染者患有限局性皮肤利什曼病,1例患有皮肤黏膜利什曼病。所有对照者患有皮肤…  相似文献   

20.
背景:地中海盆地是婴儿利什曼原虫引起利什曼病的地方病区域。过去几年间随着H IV感染的出现,这一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显著增多,成人尤著。而且这些患者中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皮肤损害屡见报道。病例报道:一35岁葡萄牙女性———从1997年开始静脉吸毒的H IV阳性患者———2000年患内脏利什曼病,2001年和2002年中数次发作,均采用五价锑盐(锑酸葡甲胺)、脂质体两性霉素B及锑酸葡甲胺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成功。内脏利什曼病第二次复发治疗几周后,体检发现患者面部出现红斑性丘疹,无自觉症状,随后波及躯干和上肢。皮损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