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届全国心肺移植高级研讨会暨学习班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器官移植研究所、江南大学附属无锡市胸科医院联合主办,2006年10月13—15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期间将介绍2006年国际26届国际心肺移植会议精神,同时将邀请全国开展心、肺移植的主要医院介绍各自的移植经验,有较高的先进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内容包括心/肺/心肺联合移植手术适应证、心肺灌注保存技术、移植手术技术、麻醉、术后 ICU 管理、术后护理、术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移植病理及长期随访等。  相似文献   

2.
肺科许多终末期疾病通过肺移植都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移植的供,受体及术式选择,术后的治疗关系到移植手术的成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将促进肺移植工作更广泛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肺移植手术的实施能够帮助终末期肺疾病的患者重新获得新生,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肺移植手术不是一个单单的手术过程,而是需要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科室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的紧密配合,一个新的护理角色———临床护理协调员(Clinic Nursing Co-ordinator,CNC)在整个肺移植过程中紧密协调配合,并控制其移植进展,是移植的主体角色,也是移植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我国肺移植临床护理协调员的工作主要分为术前准备、手术实施、术后监护及后续治疗及出院后的随访。器官移植在创造了CNC这个护理角色的同时,也将护理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CNC志在帮助移植患者顺利走过从申请提名到手术,从术后出院直到门诊复查的全过程,CNC对移植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肺移植手术在中国的稳步发展,CNC将会成为稀缺资源,会有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投入到这一份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亚专科主任杨骏带领的团队,创新性地将胸腔镜技术运用到肺移植中,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辅助下右全肺移植术。患者术后第三天能起身下床活动。患者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常年依靠吸氧生活。年初,因为肺大泡突发破裂造成严重气胸,经专家们综合评估需实施肺移植手术。为避免常年反复的肺部感染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肺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心脏移植、1例肺移植、1例肺肾联合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ECMO在心肺移植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肺肾联合移植术前应用ECMO 12d,术中联合应用ECMO与体外循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间断应用ECMO 17d,择期撤除ECMO.2例心脏移植、l例肺移植术中应用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顺利完成手术.1例肺肾联合移植患者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3例顺利出院.结论 尽早应用ECMO可有效支持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效过渡到移植手术;术中应用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可满足大部分心脏移植、肺移植手术需要;术后应用ECMO能够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按护理程序对一例肺移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该例肺移植手术顺利,医护配合默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活动自如,术后98d出院。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支纤镜检查,严密监护和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肺移植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每年全球肺移植手术量超过4 000例。近年来我国肺移植亦快速发展,移植数量逐年升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肺移植团队的主力军,在推广肺移植观念、完善肺移植术前评估和供体的维护、开展围术期管理和长期随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肺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各专业的完美配合及协作,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才能使受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经评估符合肺移植手术指征的54例终末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生化等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肺移植手术对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表。结果 共纳入符合肺移植手术指征的终末期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其中36例完成肺移植手术,18例未手术。两组间性别、病程、病种、症状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非手术组的尿酸显著高于手术组(P=0.014),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手术组(P=0.04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手术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08 7)。生活质量评分提示手术组患者的身体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评分和精神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评分均较手术前有提高(P<0.01),亦高于同期非手术组随访者(P<0.05)。术前体循环血压低、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1例双侧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肺大疱、肺功能重度减损的患者进行左肺移植。结果:术后7d顺利脱机拔管,术后15d胸部CT检查显示左肺扩张良好,左肺血液灌注良好,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9d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周密的手术方案、术后严密的监测和及时处理是肺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单侧肺移植为终极性肺病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996年12月24日,我们为1例56岁女性患有右全肺支气管扩张件严重肺功能受损病人施行了右侧肺移植手术。本例肺移植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支气管吻合口愈合良好。病人术后存活45天,因并发脑多发性出血而死亡。本文重点介绍单侧肺移植技术,特别是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玉霞  陈津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31-131,134
近年来随着胸外科技术的成熟,肺移植手术成功率逐年提高。对年龄偏大、体质较差患者多实行单肺移植,但术后排异、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等成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抗排异中保持良好的抗感染能力,是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报告22例同种异体猪小肠移植手术方法和模型稳定后的8次小肠移植手术前后供、受体猪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和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小肠移植供、受体手术前后术猪生理指标无明显波动,模型稳定后受体猪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可存活4~20日,其中5只猪死于排斥反应。不断完善血管吻合技术,加强术中治疗、注意术中血压及酸碱平衡的维持,尽量减少再灌流综合征的延续时间是保证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心房-升主动脉插管体外膜肺氧合(中心ECMO)在双肺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搜集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双肺移植手术中使用中心ECMO的8例患者,其中肺间质纤维化6例,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肺泡微石症1例,所有肺移植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采用Clamshell切口行双肺移植。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置入ECMO后肺动脉压显著降低[ECMO置入前(82.75±29.87)mmHg vs. ECMO置入后(28.37±8.21)mmHg],其中7例术毕即撤除ECMO,1例因低氧血症转为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即VV-ECMO。随访至今存活6例,2例因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右心房升主动脉插管体外膜肺氧合可以有效应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提高肺移植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技术     
《中国医院院长》2014,(10):27-27
日本成功实施左右反侧肺移植手术 5月14日,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宣布,成功对一名因病需进行左肺移植的40多岁女士实施了活体肺移植手术,向她移植了其丈夫的右肺。据悉,这是全球首例活体间左右反侧肺部移植手术。为保证手术安全切实进行,名古屋市立大学和京大医院在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肺部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肺移植在全世界取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每年约开展4000例,长期生存率逐步提高.中国肺病高发,每年至少有上万名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接受肺移植手术,2020年我国29个肺移植中心开展超过500台肺移植手术.我国肺移植受者排名靠前的原发病依次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继发性肺间...  相似文献   

16.
龚添庆 《重庆医学》2013,(24):2913-2915
自1963年Hardy实施第1例人体肺移植术以来,肺移植技术不断改进。1983年以后肺移植例数迅速增加,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统计,截止至2011年6月,全世界共完成39 835例成人肺移植和3 631例成人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并以每年2 000多例的速度增长。肺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供体肺来源不足和术后早期高病死率仍阻碍着肺移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滨  王天佑 《友谊医学》2000,23(4):68-73
自1963年,Hardy等首次在人体进行肺移植,证实其临床可行性以来,肺移植手术陆续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展。随着外科技术及器械的提高,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以及一些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肺移植作为对终末期疾病的治疗方法在80年代末期被公众所接受。肺移植手术已成为临床终末期肺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供体异常缺乏,阻碍肺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而造成肺脏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可靠的肺保存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肺保存方法,其安全时限仍是4~6小时。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方法以提高肺保存的质量及时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阻肺病例,共102例,其中男97例,女5例,年龄42~82岁,平均(59.8±8.0)岁。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肺移植组(31例)与双肺移植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的功能改善及累积生存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肺移植组年龄大于双肺移植组[(62.6±8.8)比(58.6±7.4)岁,P<0.05)],符合我中心在高龄患者中优选单肺移植的实践模式。双肺移植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优于单肺移植组(P<0.05)。双肺移植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单肺移植组(70.4%、63.2%、61.5%比67.7%、58.1%、54.6%),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388)。两组在其他术前临床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单肺移植组供体冷缺血时间、总手术时间较双肺移植组短,术后出血量较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按护理程序对1例左侧单肺移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该例肺移植手术顺利,医护配合默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活动自如,术后66d岀院。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术后加强对循环、呼吸系统和排异反应的严密监护以及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移植患者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按护理程序对一例肺移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该例肺移植手术顺利,医护配合默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活动自如,术后98d出院.结论 术前周密的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支纤镜检查,严密监护和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