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予以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缓解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前后抗EBV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功能、EBV-DNA、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水平,为临床选择免疫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及客观指标。方法收集标本105份(NPC患者放疗前35份、NPC患者放疗6月后40份和健康人30份),ELISPOT检测外周血LMP2特异性CTL;荧光定量PCR检测E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统计分析各指标变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抗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最大频率见于健康对照组,NPC放疗前患者中则仅少数呈阳性反应,NPC放疗后组反应率介于NPC放疗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PC放疗前组血清EB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对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病毒载量的阳性率呈负相关;放疗前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 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25+Tr细胞水平升高,放疗后情况有所缓解。结论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在NPC放疗前患者最低,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载量相关,增强CTL应答可改善EBV相关肿瘤的治疗效果,EBV-DNA载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NPC患者的肿瘤负荷。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降低,而CD8+T细胞升高,CD4+CD25+Tr细胞比例升高,监测患者T细胞亚群有助于对NP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检测来探讨化疗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验组)41例,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 个周期结束后10d 两次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目。正常健康组35例(对照组)。 对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与正常健康组相比,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CD3+、CD4+比例和CD4+/CD 8+比值及NK细胞明显下降,CD8+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 细胞(Tregulatory cells ,Treg )明显升高(P<0.05)。 经过2 个周期的化疗治疗,化疗有效组化疗后CD3+、CD4+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 8+比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比例、CD4+CD25+Treg 明显下降(P<0.05)。 化疗有效组化疗后除CD4+、CD8+比例外,其他指标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患者化疗后CD4+比例、CD8+比例、CD4+/CD 8+比值、NK细胞数目比化疗前则进一步下降(P<0.05)。 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紊乱,NK细胞明显下降。有效化疗可通过杀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轻肿瘤负荷,减少CD4+CD25+Treg ,排除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改善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无效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则继续恶化。通过检测患者的T 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数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胃癌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2周为1个疗程,每位患者化疗4个疗程以上。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化疗前胃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Ⅲ~Ⅳ期,CD8+显著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疗效的胃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R+PR组、SD组、PD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R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SD组和PD组,CD8+显著低于SD组和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有助于评估胃癌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T细胞亚群、CD3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7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T细胞亚群、CD34和常规检查血液学情况,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血液学常规显示鼻咽癌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尿酸在治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CD8+和CD4+/CD8+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患者放疗和同期放化疗期间CD34明显下降,CD3+、CD4+、CD8+、CD4+/CD8+升高.鼻咽癌组治疗后1个月CD8+、CD4+/CD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CD34治疗4周和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P<0.05),且治疗后1个月CD3+、CD4+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T细胞亚群变化可评估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功能状态,CD34可用于观察放化疗对骨髓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与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宫颈癌治疗前CD3+、CD4+、CD8+、CD4+/ CD8+的含量均较对照组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NK值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CD3+、CD4+、CD8+、CD4+/ CD8+的含量和NK值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后CD3+含量、NK值继续下降,CD4+、CD8+含量和CD4+/ CD8+比值略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化疗后和放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与放射治疗会降低宿主机体免疫功能,提示化疗和放疗期间应及时辅以免疫治疗,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宋利 《肿瘤防治研究》2013,40(2):177-17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妇科治疗的146例宫颈癌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5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结果 宫颈癌患者CD3+,CD3+ CD4+,NK细胞数量及CD3+ CD4+/CD3+ 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且随分期增加而逐渐降低;而CD3+ CD8+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且随分期增加而逐渐增高.CD3+、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3+ CD4+/CD3+ CD8+细胞比值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CD3+ CD8+细胞数量与宫颈癌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临床分期越晚,免疫功能越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化疗过程中T细胞表面PD-1表达、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水平,探讨不同治疗时间段内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患者在不同治疗时段(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结束)的免疫指标水平,包括T细胞上PD-1及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新辅助化疗后外周血CD3+细胞、CD4+T细胞、CD8+CD28+T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而CD19(+ 即B细胞)及CD3-CD16+CD56(+ 即NK细胞)细胞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放化疗结束后,外周血CD4+细胞、CD8+CD28+T细胞、CD4+/CD8+比值下调至较治疗前更低的水平(均P<0.05),而NK细胞的比例则表现为上调(P<0.05)。与治疗前相比,放疗后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在新辅助化疗后上调,而放疗结束时明显下降,提示放疗结束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在放疗结束时显著上调,意味着放化疗结束时可能正是使用PD-1抑制剂的良机,抗PD-1维持治疗有望产生更高效持久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NK、NKT细胞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NKT细胞的水平.结果:肿瘤切除术前NKT细胞水平在中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显著下降(P<0.05);术后外周血中CD8+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1),CIM+/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同时NK与NKT细胞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手术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检查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NKT细胞水平有助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为食管鳞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各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患者组中CD4/CD8细胞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后期病情判断及可能采取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25+CD127-、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2.0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化疗后,两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低于本组化疗前,CD8+、CD4+CD25+CD127-水平均高于本组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CD8+、CD4+CD25+CD1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儿CD3+、CD4+、CD8+、NK细胞、CD4+CD25+CD127-水平均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90%,与对照组患儿的2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4+CD25+Treg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测定58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8 和NK细胞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胰腺癌组治疗前外周血CD4 、CD4 /CD8 和NK细胞均降低,而CD8 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CD4 、CD4 /CD8 和NK细胞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CD8 显著性降低(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CD4 、CD4 /CD8 和NK细胞则无显著性增高(P>0.05),CD8 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肺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患者所行麻醉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单纯行全麻者42例归为对照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者42例纳入观察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24 h相比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与术前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NK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1周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NK细胞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树突状细胞(DC)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采用DC-CIK联合放化疗(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卡铂/伊立替康+顺铂,放疗方案为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为联合治疗组;28例进行放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IFN-γ、IL-2、IL-10、TGF-β1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IFN-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IL-10、TGF-β1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8+、CD3+CD4+、NK细胞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reg细胞、IL-10、TGF-β1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无变化。虽然联合组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0%vs 71.43%,P﹥0.05)。结论自体DC-CIK治疗可以改善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否能改善生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临床意义及与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5名正常老年人及32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细胞毒T细胞(CD8^+CD28^+)和抑制T细胞(CD8^+CD28)。结果:老年肺癌组CD4^+Tz细胞(t=2.01,P〈0.05)和CD3^+、CD8^+T细胞及CD8^+CD28^+T细胞亚群明显低于老年正常对照组,t=2.01,P〈0.01;CD8^+CD28T细胞亚群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t=2.01,P〈0.01;老年肺癌患者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在TNM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1,P值均〉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紊乱,抗肿瘤能力明显下降,并导致病情恶化更严重,且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肺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评估肺癌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之基线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 月至2013年3 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105 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 )86例、小细胞肺癌(SCLC)19例,另选健康对照35例,对比接受治疗前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CD3+T 细胞、CD4+T 细胞、CD8+T 细胞及NK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回顾性分析86例NSCLC 患者初治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3+T 细胞、CD4+T 细胞、NK细胞及CD4/CD 8 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11,P = 0.007,P <0.001,P=0.025),而CD8+T 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3)。 当CD8+T ≥ 31.8% 及CD4/CD 8< 1.28时NSCLC 患者可以获得一个更长的OS(中位OS分别为36.2 m vs . 20.0 m ,P = 0.010;30.8 m vs . 20.0 m ,P = 0.035)。 而CD3+T 细胞、CD4+T 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对NSCLC 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外周血CD8+T 细胞基线水平较高的NSCLC 患者生存较长,此基线水平可能对NSCLC 患者预后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o study variation in T lymphocyte subgoup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NSCLC). Methods: Levels of CD3+ , CD4+ , CD8+ , CD4+/CD8+, NK and Treg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of NSCLC cases and healthy adults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D3+ , CD4+ and CD4+/CD8+ratio and NK cells in NSCLC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and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he clinical stage of NSCLC, while CD8+ cells demonstr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P > 0.05). Treg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and increased withthe clinical stage of NSCLC. Conclusion: 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the NSCLC patients is lowered. Itis important to detect change of T lymphocyte subgroups by flow cytometry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NSCL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