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中的主要免疫细胞,了解MPE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根据胸腔积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GFR突变阳性组(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阴性组)。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查细胞蜡块切片中CD4、CD8、CD68、CD33、CD163、Foxp3、Perforin以及Granzyme B的表达,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最终纳入76例患者,其中阳性组34例,阴性组42例。阳性组以女性患者占多数(58.8%),而阴性组以男性患者占多数(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阳性组CD4、CD8、Perforin和Granzyme 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09±14.52)%、(9.25±7.04)%、(5.04±2.02)%和(6.53±4.45)%,阴性组分别为(49.85±12.83)%、(17.06±16.62)%、(10.08±7.92)%和(9.92±6.76)%,阳性组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前进行EGFR检测已经成为共识.恶性胸腔积液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方法对胸腔积液细胞及游离核酸提取后进行EGFR检测,对预测EGFR-TKI的疗效有着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周书含  于雁  张梦珂 《肿瘤》2023,(8):684-691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类异质性的疾病,通常为其他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属于恶性肿瘤终末状态。相对于其它部位的远处转移来说,恶性胸腔积液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临床管理难度都更高,其中肺癌导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更加常见。如何为这些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准确预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存时间和预后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突破口。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且得到了广泛认可的几项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模型,总结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生存预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 Cope针胸膜活检的70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了解其诊断阳性率及相应的并发症.结果 70例患者经胸膜活检共确诊肺癌胸膜转移26例,阳性率37.1%.发生胸膜反应2例(2.9%),轻度出血8例(11.4%),少量气胸10例(14.3%).结论 胸膜活检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沙培林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已成为晚期肺癌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4月-1999年2月,我院内科采用胸腔内注射沙培林的方法治疗晚期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2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26例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1岁~6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24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有程度不等的胸闷、气短、咳嗽等压迫症状。在病理分类中,肺腺癌22例,未分化或低分化癌3例,鳞癌1例。合并对侧胸腔积液者2例(少量),心包积液者4例,肝转移者3…  相似文献   

6.
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见于各种良性和恶性疾病。恶性胸液在肺癌患者中较常见,伴发恶性胸液的肺癌患者临床上已属于Ⅳ期。它可以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以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恶性胸液的出现,对肺癌患者来说意味着较差的预后和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的50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接受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粘连剂等方法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胸腔积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住院时间,观察随访期间复发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蛋白定量改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00%、胸膜包裹肥厚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00%、2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在改善肺癌伴胸腔积液总蛋白定量、减少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综合疗效。方法采用手术联合循环胸腔43℃温生理盐水灌注60min,治疗12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访观察胸腔积液的治疗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全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达100.0%(CR91.7%,PR8.3%),仅1例于热疗后6个月胸腔积液复发,其余均无胸腔积液复发,12例热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组中位存活期达17.9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3%和51.3%。结论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为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常并发恶性胸腔积液,使病情加重,需要反复抽液。而恶性胸腔积液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如能用于患者的免疫治疗,则既避免了细胞的大量丢失,又较化疗等传统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治疗高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7月,对46例高龄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并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3例).A组予生理盐水60ml加卡铂400mg胸腔灌注,每周1次,共2次;B组予鸦胆子油乳60ml胸腔内灌注,每周2次,共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胸水的变化、胸水中癌胚抗原(CEA)浓度变化、K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有效率分别为86.9% 和6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升高率分别为52.2%和43.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胸水中CE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骨髓抑制较B组严重,其余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内置管引流并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卡铂疗效优于鸦胆子油乳.  相似文献   

11.
王斯  李苗  王琳  刘楠  刘洋 《现代肿瘤医学》2017,(11):1729-173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胸腔积液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样本72例,采用ARMS方法,检测样本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细胞学样本和组织学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48.61%和51.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一致率为92.11%,不一致率为7.89%.结论:二者的一致率较高,恶性胸水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肿瘤组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有效样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冀东满族肺腺癌患者胸液与相应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74例有胸液的冀东满族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肺腺癌患者胸液及相应肿瘤组织样本中是否发生EGFR基因突变。结果:肿瘤组织EFG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0.00%,胸液样本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2.70%,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液上清、胸液沉淀、胸液上清与沉淀以及肿瘤组织EGFR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均良好。结论:肺腺癌患者胸液与相应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临床可通过胸液检测代替肿瘤组织检测,以期能够持续监测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以指导患者添加或者实施EGFR-TKIs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HRM方法检测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上清液EGFR基因突变状况及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3例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上清液标本,提取DNA,应用HRM方法检测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突变状况。统计分析HRM方法与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率的差异。结果:43例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上清液中,HRM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共17例,总突变率为39.53%,其中第19外显子突变14例,第21外显子突变3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EGFR突变14例,总突变率为32.56%,均为第19外显子突变。HRM方法检测第21外显子突变阳性的患者其基因测序结果均为阴性。这可能与HRM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优于测序方法有关。两者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以获取组织标本的肺腺癌患者而言,应用HRM方法检测其癌性胸水上清液,是了解其EGFR基因突变状况的可靠途径,对临床筛查靶向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o assess the effect and toxicity of hypotonic cisplatin treatment (HPT) consisting of the intrapleural administration of cisplatin in distilled water fo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cytologically proven and previously untreated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Firstly, the lung was fully re-expanded by a tube thoracostomy, and then 25 mg cisplatin in 500 ml of distilled water was instilled through a chest tube and then the tube was clamped. After 1 h, the tube was declamped and allowed to drain. The chest tube was removed when the pleural effusion volume decreased to 200 ml or less per day. A complete response (CR) was considered to occur when the pleural effusion disappeared. A partial response (PR) was determined to occur when the volume of pleural effusion remained under (1/4) of hemithorax. The response at 4 weeks was evaluated by an extramural review. Out of 84 patients enrolled from February 1998 to August 2002, 80 patients were eligible and analy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oxicity of HPT was acceptable. Neither a haematological toxicity of any grade nor grade 4 nonhaematological toxicity was observed. Grade 3 nonhaematological toxicities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nausea (4%), vomiting (3%), pyothorax (1%) and dyspnoea (1%). The median time of drainage from HTP was 4 days. Twenty-seven (34%) and 39 (49%) patients achieved CR and PR, respectively, for an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8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74-91%).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he response was 206 day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all patients was 239 days. Hypotonic cisplatin treatment fo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of NSCLC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 phase III study of HPT is thu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7例(21.2%);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9%~100%;胸腔积液缓解总有效率93.9%;1年存活率78.8%,2年存活率51.5%.结论:手术加NP方案化疗治疗伴癌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搜索年限从建库到2017年3月。纳入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 Cochrane 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 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章,包含1 0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榄香烯可显著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治疗疗效(RR=1.36,95%CI:1.15~1.60,P=0.000 3)。亚组结果表明,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顺铂组(RR=1.46,95%CI:1.14~1.87,P=0.003)。榄香烯并不显著增加胸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榄香烯可提高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良好。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欠佳,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术后联合治疗对肺癌伴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对 2 0例肺癌伴恶性胸水的病人采用手术加免疫治疗和化疗。术后胸腔内灌注rIL 2并全身化疗 ,并对病人随访。结果  10 0 %的病人治疗后胸水消失超过 6个月。 16例病人术后生存 7~ 36个月 (平均 14 .5± 4.3个月 )。余 4例病人术后 8、10、12及 2 1个月仍健在 ,无手术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原发灶后联合用rIL 2免疫治疗及全身化疗更能有效控制胸水及残余病灶 ,可延长病人生存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与肿瘤内科收治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入组。将胸外科的29例患者设为胸腔镜组,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肿瘤内科的2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粘连剂等方法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腔镜组胸液控制有效率为93.10%(27/29),完全缓解率为79.31%(23/29)。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16/28),完全缓解率为42.86%(12/2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与对照组相比,胸腔镜组患者术后KPS评分显著升高(P=0.002)。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中,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在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