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伤寒论》阳明病篇提纲即言“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阳明本燥,邪气并入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失常而影响大便;小肠不得升清降浊致膀胱气化不利,亦可影响小便,及二便失司是阳明病常见征象。阳明病小便异常可提示津液有无,胃气虚实,湿热内结与浊气有无出路等;阳明病大便燥硬可反应“热”“实”“燥”互结于胃内;且大、小便之间互为关联。本文旨在梳理阳明病二便相关论述,探讨二便症状表现特点,辨析此篇内小便、大便病机,揭示其内在区别与联系,凸显二便在阳明病篇相关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四季均可发生,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为其主症,此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3.
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起到濡养滋润的作用;肾阳,又称为元阳、真火,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起到温煦推动的作用。肾阴肾阳和脾胃及大肠小肠之间有着源与流、本与末的密切关系,肠屏障功能与"肾主二便"功能密切相关,试从肾阴肾阳角度论述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并用温补肾阳和滋补肾阴的方法治疗肠屏障损伤时出现的大便失常症状。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小便失常、大便失常、体温失常三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应用桂附地黄丸的辨治经验,并从桂附地黄丸的配伍组方、治病病机、愈病途径三方面阐述了本方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指因多种原因所致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既可以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单纯的一种疾病.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大肠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原因多由热盛伤阴所致.  相似文献   

6.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失常,引起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困难为主症的病证。便秘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老年人,一般说年轻人为一时性或在某些疾病的兼见症状;而老年人则常有积年累月,非药物不能大便者,将此称为习惯性便秘。 余在临床中,曾以生大黄粉末敷脐治愈多便习惯性便秘患者,具体方法即将生大黄研成细末,加蜂  相似文献   

7.
<正> 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而言。此病虽非疑难重病,但长年累月缠身不解,给人以痛苦亦非轻事。《抱朴子》中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这说明大便是否能保持通畅乃是一个保健中的重要因素。余观察医界治疗本病,或西医采用灌肠之法。口服果导之品、或中医处以番泻叶、牛黄解毒之类均有弊端。不揣简陋试以评说。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但与脾肾关系甚为密切。《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日:大便秘结肾病也。经日: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由此可知,若肾经津液干枯,则大便秘结矣。另外肾阳不足,蒸  相似文献   

8.
推拿治疗便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此症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偏食、久坐久卧少动、生活不规律、平时不爱喝水等等.  相似文献   

9.
“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则治法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利小便的方法治疗泄泻,其思想在《伤寒论》里有所体现,对比《伤寒论》中二便相关条文,在“利小便实大便”的基础上加以思考,讨论二便在生理及病理上的相关性,从而提出并探讨小便频数而大便不利之时采取“涩小便通大便”治法的可行性,以期丰富中医药论治便秘相关疾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慢性腹泻辨证治疗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甚者水样便或含有黏液,多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体虚等多方面因素以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而成泄泻。  相似文献   

11.
便秘治疗18法彭家谋湖北中医学院,武昌430061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谓之便秘,亦称大便难。临床多因热结肠道,或津液亏少,或阴血不足以致肠道燥化太过,肠失濡润,传导失常所致。亦有由于气虚传送无力,或阳虚寒凝以致肠道气...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的社会刺激、压力、竞争等导致的心身失常,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现代生物医学却没有为这些心身失常预留下足够的容身之地[1]。因此,对本质大多是心身失调的"亚健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通过厘清亚健康、神经衰弱及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期冀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亚健康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曾婧纯 《光明中医》2009,24(10):1874-1876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祖国医学将其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如今,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患者逐渐增多,其中虚秘患者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5.
以"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为切入点,并从此条经文的内涵、病因病机以及中气和溲便的关系揭示中气不足是导致二便失常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益气补中、升阳举陷之法,探析"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在临床上的辨证运用。  相似文献   

16.
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习惯性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津液被耗,致大便凝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属于单纯性的功能紊乱而引起排便反射失常,一般可排除西医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治胀以理气为要除满以降逆为先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所(510407)劳绍贤胃脘胀痛或腹满是临床常见症状,多伴随有胸膈烦闷、嗳气吞酸、胃纳不振,或大便不畅,甚至便秘等症状,属祖国医学“痞满”范畴。脾胃升降失常是其症状产生的主要病机。从现代消化道病理生理角...  相似文献   

18.
梁××,男,6岁,74年5月18日初诊。患儿近一周来咳嗽,伴有痰多,纳差,大便已一周未解。查:右腹部可触及条索状包块,脉沉数,舌质红,苔黄。此证乃大肠热结,传道失常,肺气上逆所致。效大承气汤法加减:大黄6克(后下)、芒硝6克(后下)、厚朴6克、枳壳6克,北杏仁6克。服上药二剂后,腹泻两次,拉出大量稀便,咳嗽已止,右腹索状包块消失,嘱用淮山煮粥善其后。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中风后便秘是指患者在中风后出现的排便困难或排便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中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嗳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1病因病机中风后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的范畴。便秘是中医的一个病症,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证:是二岁以下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鉴于婴幼儿口服汤药不便(难以达到应给药量),加之消化、吸收、传送机能失常等因素,笔者自拟外敷药(前人验方加味),以治本病脾虚型、脾肾阳虚型、风寒型之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