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疗法(简称化疗)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化疗易致外周静脉受损,患者难以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而中断治疗,2004年7月~11月我院肿瘤科对多疗程、大剂量化疗的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化疗,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因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静脉治疗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主动静脉治疗组和传统静脉治疗组,每组各41例,传统静脉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输液程序处理,主动静脉治疗组于患者入院后24~48 h完成评估,包括患者评估、化疗药物评估、输液器材评估和风险评估等,比较两组输液器材的使用情况、患者静脉输液后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果主动静脉治疗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19.51%和92.68%,传统静脉治疗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53.66%和63.41%,主动静脉治疗组PICC的使用率明显增高,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采取主动静脉治疗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静脉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疗药物对外周表浅静脉和周围局部组织的刺激,不仅影响化疗效果,还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1].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了一条好的静脉通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免受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有效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易于被患者接受[2].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对40例乳腺癌患者全身化疗的护理体会。通过加强对全身化疗的各项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于术治疗、放射性治疗、药物治疗(简称化疗)等方法。化疗可以控制晚期转移的肿瘤。临床上化疗大多数是通过静脉推注或静脉点滴来完成的。本文通过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护理,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PICC导管股静脉置入1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1].当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或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多采用深静脉置管,首选PICC置管,次选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6.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化疗易导致静脉损伤,患者因难以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等而中断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造成机体和经济上的损害,甚至影响下一个疗程的治疗。PICC系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5天以上的中、长期静脉治疗,或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常采用经外周浅静脉多周期化疗,易引起并发症如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漏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适用于肿瘤化疗是避免上述损伤的有效方法,熟练操作后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陈兰芹  李爱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7):1225-1225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因此化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静脉,现将49例肿瘤患者静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疗患者置PICC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疗法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化疗易导致静脉损伤,患者难以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等而中断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造成机体和经济上的损害。我科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各疗程、大剂量化疗患者实行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因化疗引起的静脉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化疗患者浅静脉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却是肿瘤科接受浅静脉化疗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这既给患者造成了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疗的有效进行。有效的静脉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防范和减少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对173例血液肿瘤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术行PICC术进行大剂量化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结果 173例患者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7~271d,平均置管时间112d。化疗期间,发生静脉炎5例,肢体肿胀3例,穿刺点红肿4例,导管不完全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通过综合护理,全部病例无置管所致的感染、气胸、血胸和局部血栓等并发症,保证了化疗顺利进行。结论 PICC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为保证化疗计划的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肿瘤患者治疗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导管50例,插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7~13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8.5天。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胃肠道肿瘤营养支持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经静脉将P 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及化疗。结果:105例中置管成功103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8.09%。置管成功后,行静脉输液及化疗,保证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和化疗顺利完成。结论: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行P 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14.
静脉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疗药物对外周表浅静脉和周围局部组织的刺激,不仅影响化疗效果,还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了一条好的静脉通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免受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有效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易于被患者接受。但是在置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置管时间和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外周表浅静脉穿刺给药,常因反复穿刺及局部药物渗漏而导致外周静脉炎及邻近组织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1],  相似文献   

16.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外周表浅静脉穿刺给药,常因反复穿刺及局部药物渗漏而导致外周静脉炎及邻近组织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肿瘤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1],本院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ICC进行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肿瘤患者来说是静脉化疗、支持治疗首选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而言,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又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对护士而言,不必为静脉难以注射或出现药物渗漏而伤脑筋,临床上深获广大患者和护士的认可.目前,PICC的使用仅次于紧急救护的中心静脉导管[1].  相似文献   

18.
晚期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以及高营养支持疗法。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而且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我科自2007年10月-2008年5月,共对107例肿瘤患者实施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19.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125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125例患者中,121例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6.8%,留置时间10~103 d,平均留置时间为61.2 d。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效、及时的化疗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静脉化疗时,因为药物的化学特性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平滑肌痉挛,造成静脉炎。以下总结肿瘤化疗患者可能出现的输,液反应及对策,以及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