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人路"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42例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按照AO分型:C1型11例,C2型23例,C3型8例,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其中20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2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人路,均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术后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人路者,术后2~3周行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8~48个月(平均29个月)随访.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总体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术前2例尺神经损伤者,1例3个月后恢复,1例有尺神经麻痹症状残留.2例术后发生异位骨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者: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7,P0.05).结论 采用"Y"型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配合早期CPM辅助锻炼,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术后根据入路选择合适的辅助锻炼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分别使用T型、三叶草型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37例.按Neer分型:Ⅱ型24例,Ⅲ型10例,Ⅳ型3例.结果 1例术后10 d死于脑血管溢外,36例获得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为88.9%.结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并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选用不同的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共22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方法显露肱骨远端及关节面骨折者11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方法显露骨折者11例。术后常规中药熏洗、CPM机训练、手法等综合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a,平均28个月(13—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7个月(4~10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结果:优9例(40.9%),良7例(31.8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Y”形)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为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术后早期开始个体化患肢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CPM训练、手法等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平行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2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8~60岁。左侧10例,右侧17例。骨折按AO分型:C1型5例,C2型15例,C3型7例。均未合并同侧  相似文献   

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远端C型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C1型10例,C2型15例,C3型3例;均采用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8 d(2 h~10 d)。结果术后28例均获随访,平均20(2~30)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2~10)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8.6%,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早期切开解剖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及早期有计划地康复训练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材料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截骨处采用可吸收张力带固定,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伤1例,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恢复;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恢复满意。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1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80.3%。结论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优点,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12例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2~74岁,平均52.3岁;左侧5例,右侧7例.按AO/OTA分型:C1型1例,C2型3例,C3型8例.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Anderson Ⅰ型),皮肤挫伤3例,多发性损伤8例,合并原发性尺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 h~3 d.开放性骨折及尺神经损伤患者在6 h内行一期于术治疗,其余患者待局部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后4~7 d内进行手术.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标准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16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骨折经摄X线片证实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6~18周,平均11.5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移位.末次随访患侧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12.9°(40°~145°),MEPS评分平均为83.8分(45~100分),疗效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平行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可以获得坚强的内固定,有助于早期康复锻炼,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骨折按AO/OTA分型:C1型10例(22.7%),C2型18例(40.9%),C3型16例(36.4%)。术后随访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4例中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6个月(13.0~31.0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7周(12.0~21.0周)。术后12.0个月Mayo评分平均为82.4分(45.0~100.0分)。结论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能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保证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9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AO双钢板治疗21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19~69岁。左侧7例,右侧13例。根据AO/ASIF分型[1]:C1型8例,C2型9例,C3型4例。开放骨折:Ⅰ度2例,Ⅱ度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内外侧新型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21~87岁,平均46.2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19例,C2型11例,C3型5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2路,采用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治疗25例,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10例,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术后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肘关节平均屈伸81°(9~131°),屈曲110°(66~135°),伸直22°(0~7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2分(62~100分),其中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疗效差的1例为C3型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术后未能及早行功能锻炼,造成肘关节僵硬.结论 采用内外侧新型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优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平行双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60~81岁,平均70.2岁;开放性损伤3例(均为Gustilo Ⅰ型),闭合性损伤19例.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5例,C2型10例,C3型7例.手术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8例)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14例)显露肱骨远端关节面,术后3 d开始保护性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获得13~35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平均伸16°(0~50°),屈125°(95°~140°),旋前65°(40°~90°),旋后67°(40°~9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7.2分(55~100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术后并发症:2例出现暂时性尺神经麻痹,2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出现骨折愈合延迟并最终导致肘关节僵硬,3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2例发生轻度肘关节内翻畸形.结论 切开复位平行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及功能恢复方面取得满意疗效,但应认识到老年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本身的复杂性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比较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1月,采用单钢板螺钉(A组,21例)、“Y”形钢板(B组,33例)和双钢板(C组,19例)固定治疗7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Müller的AO分型标准均为C3型骨折。所有患者均取肘后正中切口,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对本组患者的内固定方式、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36个月(平均22.3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肘关节功能按Jupiter评定标准进行评定,A组优良率为57.1%,B组为81.8%,C组为89.5%。B、C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明显较A组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Sodergard关于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判断标准,A组失败率为33.3%,B组为15.2%,C组为5.3%,C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较A、B组低,B组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和深部感染。结论单钢板螺钉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亦较高,临床应慎用此方法;“Y”形钢板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符合肱骨远端生物力学特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者;但“Y”形钢板由于其自身的形态、结构特点,术后内固定松动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肱骨内、外髁骨块较小者,不宜选用“Y”形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14.
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报告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6月,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2.2岁。按照Müller的AO分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6d,平均4.3d。取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肱骨髁间骨折。先将髁间骨折复位固定,其中6例C3型骨折,由于骨折块粉碎,采用了自体髂骨植骨。然后用双钢板固定髁上骨折,内侧半管状钢板固定于内上髁的嵴上,外侧则用重建钢板固定,两钢板呈90°角,鹰嘴截骨部用张力带固定。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曲80°~105°,平均86.2°;伸直丢失30°~45°,平均40.7°。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135°,平均117°;伸直丢失10°~35°,平均23.2°。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7周。以Jupiter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例,良15例,可4例。4例伤口渗出,3例克氏针退出,1例尺神经病变,3例异位骨化。无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经尺骨鹰嘴“Ⅴ”型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7例.结果 17例获得12~36个月的随访,参照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9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2.4%.结论 该术式人路对肱骨远端骨折显露充分,平行双钢板的放置方式符合肱骨远端双柱的生物力学原理,能重建肱骨远端的骨性结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istal humeral plate,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男3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1例,A3型3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肘关节平均屈伸78°(10°~131°),屈曲113°(65°~134°),伸直25°(0~75°)。MEPS评分平均(92.2±9.6)分(65~100分),其中疼痛(42.5±5.8)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9.2±1.9)分(15~20分),稳定性(9.2±1.9)分(5~10分),日常功能(21.4±2.9)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长青  华英  刘勇占 《中国骨伤》2023,36(7):614-6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切开固定术治疗12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男59例,女61例,年龄25~77(53.5±3.2)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肘关节僵硬分为僵硬组37例和对照组8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肘关节僵硬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发生肘关节僵硬37例(僵硬组),未发生肘关节僵硬83例(对照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30.83%,僵硬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损伤能量、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AO分型、是否开放性损伤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高能量损伤、骨折AO分型、开放性骨折和术后过早或过度活动是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后僵硬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后非僵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屈曲僵硬与旋转僵硬患者的术后活动度以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康复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18例,按AO分型:C2型10例、C3型8例。18例中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6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0例;经尺骨鹰嘴骨折进入2例,C2型骨折中髁间螺钉加AO重建钢板、1/3管型扳固定10例;髁间螺钉加AO重建钢板崮定2例;C3型骨折中髁间螺钉加AO重建钢板、1/3管型板固定5例,髁间螺钉加AO重建钢板、克氏针固定1例、髁间髁上螺钉、克氏针固定2例。结果 18例随访8~63个月,平均38个月,采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优8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 积极手术治疗,关节结构解剖重建,骨折稳定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足良好治疗结果的保证。首选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用双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骨折按AO/ASIF分型法分型,均为C3型。经切开复位并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及螺钉作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3例。结果23例随访5~12个月,骨折均愈合。功能评估根据改良Cassebanm评分系统评分:优5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双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适应证广,固定牢靠,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可作为治疗肱骨远端髁间C3型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