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棘突不全劈开回植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用棘突不全劈开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31例,术前均作X线片、CT检查,部分病人还作MRI检查,随访8个月-4.5年,结果:临床症状缓管,椎管大满意,回植椎板棘突融合良好,脊椎稳定性好。结论:该术式为一种理想的椎管扩大成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畸胎瘤5例报告梁玉敏,卢亦成,杨中坚,张光霁,丁学华,白如林,朱诚我院1978年1月至1994年12月手术治疗椎管内畸胎瘤5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258例的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0~30岁,平均25...  相似文献   

3.
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达到既扩大狭窄的椎管,又一期重建脊柱后部结构的目的,采用改良的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术后随访到32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2年3个月。结果:优21例,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术后24例获影像学检查,椎板愈合率为95.1%,椎管矢状径平均扩大6.4mm,横径平均扩大3.2mm,椎管容积平均扩大37.6%。认为,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操作简便,可有效地预防腰椎不稳定及继发性椎管狭窄,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椎管内的畸胎瘤少见,常造成椎管内占位,压迫脊髓,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16岁。因腰椎右后突畸形伴腰痛小便失禁2年于19930901入院。CT检查:T12~L3椎管扩大,椎管内占位病变密度不均匀,为低密度CT值-...  相似文献   

5.
全椎管扩大术赵庆安,郭艳幸,周英杰,张素天,邓国勋我院自1992年7月~1994年12月,采用后入路经双侧椎弓根环锯法扩大椎管周径进行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伴脊髓受压损伤35例。经一年以上随访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男2...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的椎管前方局限减压术治疗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借助CT对31例损伤椎体水平层面的检查,局限地切除椎体后壁骨折块,重建椎弓根,与上述椎体作植骨融合。术后最长半年时间卧床。定期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检查。结果:随访1.5~3.5年,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有 Frankel一级以上程度的恢复,损伤椎体无骨性愈合,椎管无狭窄。结论:此种术式效果肯定,但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损伤CT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爆裂骨折CT影像及椎管损伤程度,探讨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本组8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病人术前常规进行X线、CT检查,观察影像与临床关系。其中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12例。结果:(1)骨片突入椎管诊断CT高于普通X线。(2)CT观察椎管内骨片大小、形态与神经损伤没有相关性。(3)分5型及相关亚型。结论:能对椎管损伤准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潜行扩大桥式椎管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不仅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还可能并发腰椎管继发狭窄.作者采用腰椎管潜行扩大桥式椎管成形术治疗15例,优良率为93.4%。本术式特点:1.充分扩大椎管,包括神经根管。2.不破坏脊柱稳定性。3.保持原腰椎活动范围、4.不再形成新的压迫.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半椎板切除行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35例。其中侧隐窝型2例,马尾神经型11例,混合型22例。经39~96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疗效优27例(77.1%),良8例(22.9%),优良率100%,结论:认为采用文中介绍的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管减压彻底,神经组织粘连较少,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管内手术13例失误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从1985年8月~1996年10月开展了502例腰椎椎管内手术,结果发生了13例手术失误,占手术的2.5%。较过去有关报道4%~6%发生率为低[1],但教训深刻,值得回顾。临床资料502例腰椎椎管手术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33例,腰椎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1.
张伯英 《中国骨伤》1995,8(5):41-41
腰骶部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的麻醉配合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100700)张伯英L4~5,L5S1椎管狭窄行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时,一般于L1~2处做硬膜外腔穿刺,向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也可L2~3穿刺向头端放置硬膜外导管)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2.
Dick 对脊椎爆裂型骨折椎管的间接减压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Dick钉治疗脊椎爆裂型骨折对椎管的间接减压作用。方法 采用Dick钉治疗44例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35例使用CT作术前及随访时骨折椎椎管前后径测量,计算间接减压的百分比。结果 术前平均椎管入侵40.8%,随访时为2.53%,平均间接减压15.5%。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椎管重建—兼论非手术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Dai L  Jia L  Zhao D  X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610-612
目的 证实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的椎管重建现象,并探讨非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其中未治疗7例,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治疗8例,随访时间3~7年。记录初次诊治入院时和随访时脊髓损伤程度。以及出院和随访时椎管狭窄率。结果 31例患者的椎管狭窄率由初次诊治出院时的12.3%~74.5%(平均26.2%)降至随访时的5.4%~46.5%(平均19.2%),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椎板潜行减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使椎管狭窄扩大减压充分,既保持椎管后部结构完整,又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取得好效果。方法:采用病椎相邻棘突部分切除,椎板内板切除并潜行扩大侧椎管,切除椎体后方致压物。结果:治疗1868例,优1752例(937%)良98例(52%)差18例(1%)。结论:选择好手术适应征,撑握好手术术式的关键几点,会取得上述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椎板后移回植的椎管扩大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作者报告棘突劈开、椎板后移回植的椎管扩大术治疗椎管狭窄症182例,使椎管容积扩大34.8%,横径扩大3.8mm,矢径扩大6.1mm。随访2年9个月,优良率86.6%,椎板愈合率96.9%。本文探讨少数椎板迟延愈合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斜切椎板、缝合固定和腰背筋膜与棘上韧带悬吊缝合等。术后卧床10~12周,用石膏型保护。作者认为本法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人”字劈开棘突的椎管扩大技术宁波市第一医院骨科(315010)毛宾尧滨州医学院骨病康复研究所(256603)刘明廷,王道谦,房清敏,任守松,郭传友自1993年2月~1994年5月,我院采用“人”字劈开棘突前方,后移回植椎板棘突,扩大椎管中矢径治疗椎...  相似文献   

18.
张伞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张伞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32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3个月,改善率平均93.6%,优28例,良4例。结论:本术式使用回植椎板固定可靠,可有效地预防硬膜及神经根疤痕粘连,同时有效地解除了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9.
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武永刚,宝音,赵连斌,汤志鹏,张镇江本文作者应用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3~65岁(平均49.5岁),5例蒙古族患者年龄3...  相似文献   

20.
双开窗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开窗潜行减压治疗43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其中腰4-5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26例,腰5骶1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17例,术后随访8个月 ̄5年,平均2年7个月,优3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7.67%(42例)。临床结果显示双开窗潜行减压达到了减压的目的,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优于传统全椎扳切除减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