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相关性,寻求提高护生学习投入水平的对策。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26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学习投入问卷得分为(56.14±13.82)分,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生源地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与学习投入问卷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水平都有待提高,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来有效提升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实习的护生14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实习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为(219.95±24.53)分,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83.63±8.57)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作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核心自我评价现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29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均分为(2.99±0.33)分,处于中等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呈正相关,与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也呈正相关(P<0.05,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年级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有关.结论:本科护生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就越强,因此,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核心自我评价的提高,强调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促进本科护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教学前后两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测评,同时比较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教学前,两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无明显差异;教学前后,两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值和期末考试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模式在提高高职高专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模式可运用于高职高专护生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人际归因能力培养,以期提高护生的人际归因能力。方法: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认知干预的方法对65名护理本科女生进行人际归因能力培训,并用Lefcourt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培训前、后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前、后护理本科女生人际归因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7,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2,P<0.05)。结论:通过采用集体与个别干预相结合以及自我干预的方法改善人际归因的方式,加强了护生人际归因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52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及情绪弹性总分分别为(52.42±12.67)分、(73.46±11.78)分、(39.85±7.49)分。高职护生的情绪弹性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弹性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81%。结论:提高情绪弹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缓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技能型中职护生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中职护生93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18级护生100人为实验组,采取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护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其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实习护生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6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护生去人格化与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均高于杭州护士常模(P < 0.01),2组情感耗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25.76±5.05)分,处于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的(29.46 ±5.33)分(P < 0.01)。不同性别、学历、实习时间、获得的支持程度以及有无就业压力、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间情感耗竭和人个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学历、实习时间、获得的支持程度和有无就业压力、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去人格化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性别、学历、获得的支持程度和有无就业压力的护生间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及去人格化得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92、-0.375、-0.519,P < 0.01),与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03,P < 0.01)。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护生多方面支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避免实习护生职业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级护理专业护生496名,予以常规教学模式,设置为对照组;选取2021级护理专业护生419名,予以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设置为观察组。评估不同教学模式在2组护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学期末,观察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组间护理专业认同水平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护生学期末理论知识、操作间技能考核分数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护生对于课程思政相关调查内容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护生对于教学服务满意度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课程思政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与广东部分本科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和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对云南和广东省共4所全日制医学院校在校本科护理二年级护生共472名作为进行调查.结果云南地区护生平均值为(217.42±27.03)分,广东地区护生得分为(222.37±28.43)分,昆明和广东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意识维度和个别条目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P<0.05);自我规划程度、与父母亲交流学习情况的频率和年龄是自我导向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本科护生自我规划教育、关注护生心理状态、促进护生和父母沟通是提高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护士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医院护士和护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差异.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90名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急救部的护士及78名普通护校刚毕业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急救类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分数明显低于护校的护士(t=-2.914,P=o.044),而回避失败的动机则明显高于护校护士(t=2.789,P=0.049);(2)麻醉科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成就动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救类护士除希望成功因子明显低于护校护士(P<0.05),回避失败、过度努力均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另12.22%的急救类护士成就动机达中等水平,明显高于护校护士(P<0.05);(4)急救类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的分数均显著低于护校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麻醉科护士、ICU护士与急救部护士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分数、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数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在职护士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动向,减轻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本科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的沟通对提高本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并在实习第1周和第5周对两组护生的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对,以了解沟通在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加强沟通带教前后相比,观察组在综合能力、基础理论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周成绩比较,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86.04±8.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5.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操作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周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基础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88.3±8.5)、(89.07±7.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6±5.9)、(87.03±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中,应加强沟通带教,同时要因材施教,通过全面、人性的带教方法提高其综合能力。完善的临床教学计划,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重沟通、勤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的促进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按照计划方案进行系统的自我效能增强的干预。出院后60d,采用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ArthritisSelf-efficacyScale,ASS)和关节炎影响指数量表(ArthritisImpactMeasurementScale,AIM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进行回访。结果出院后60d,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68.52±9.32),(49.28±8.8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64.68±62.12),(272.00±57.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入院时与出院后60d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后60d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746,P〈0.01)。结论通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的方法,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三者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0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总承诺得分分别是(28.229±5.327)分、(20.348±4.507)分、(19.405±3.730)分、(18.148±2.954)分、(86.130±13.421)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总倦怠得分分别是(21.733±5.338)分、(18.459±3.918)分、(17.083 ± 3.596)分、(57.275±9.766)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总效能感得分分别是(35.765±5.835)分、(35.247±4.840)分、(71.012±9.659)分;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继续承诺与成就感低呈显著负相关,专业承诺各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密切关系,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burnou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506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hree Questionnai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questionnaire, learning burnout inventor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ale. Results The scores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ideal commitment, normative commitment and continued commit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28.229 ± 5.327), (20.348 ±4. 507), (19. 405 ± 3. 730), (18. 148 ± 2. 954) and( 86. 130 ± 13. 421), respectively. And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misconduct,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otal bumrnut of th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21.733 ±5.338), (18.459 ±3. 918) , (17.083 ±3. 596)and(57. 275 ±9. 766) ,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learning ability of self-efficacy, learning behavior of self-efficacy and total self-efficacy were(35.765 ±5.835), (35.247 ±4.840)and (71.012 ±9.659), respectively. The affective commitment,ideal commitment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bumout. And the continued commitment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the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Otherwise, th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we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However, th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wer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burnout (P< 0. 01). Conclusions The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bumou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he higher the level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re, the lower the level of learning bumout 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普外手术患者症状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老年手术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积极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与HAMD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POC-56总分和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一个综合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提高老年普外手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QBNS)对中医院校40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81±5.27)分,在年级及录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专业情感及专业技能均呈正相关(r=0.11~0.50, P<0.05)。结论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其自尊和专业认同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初产妇65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再由专职助产士进行系统而规范的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护理。应用孕产妇自然生产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感受及分娩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17.61±2.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03±2.61)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疼痛评分[(21.00±1.8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69±2.1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产程[(5.90±1.77)h]较对照组[(8.60±2.33)h]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剖宫产率(9%)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护生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方法  (1)选取2018年于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7年于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组护生分别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评。  结果  2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4个维度测评,20个条目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2个维度,22个条目比较显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基于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生带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依托移动平台助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弥补了教学医院带教模式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主”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三年制高职护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分别采用“双主”教学和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护生的自我评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用(x^-±s)表示,问卷调查结果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16、0.000)。实验组56名(93.33%)护生认为“双主”教学效果较好;53名(88.33%)护生认为能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52名(86.67%)护生认为能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51名(85.00%)护生认为能够提高急救知识学习效率及急救操作技能。结论“双主”教学可有效提高急救护理教学效果,本研究将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方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实习的80例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式,而观察组护生则结合不同阶段护生心理特点采取PBL教学法.在实习结束后,记录两组护生的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统计结果统一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计量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生认为通过PBL教学法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和解决护理安全问题能力的人数分别为38例(95.0%)、36例(90.0%)和33例(8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例(60.0%)、21例(52.5%)、18例(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0、13.730、12.170,均P<0.05).两组护生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分别为(93.85±12.37)分和(92.25±11.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2,P>0.05),而观察组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为(92.63±10.35)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7±1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且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安全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