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33 (IL-33)、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分型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07-110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麻醉维持镇痛,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麻醉前、后核转录因子(NF-κBDNA)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两组麻醉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NF-κBDNA、IL-1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NF-κBDNA水平及T2、T5点I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PA-aO2、R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O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更有利于减轻食管癌患者术中不良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 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n = 20)和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组(cb组,n = 20)?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罗库溴铵静脉诱导,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cb组于诱导后行单次骶管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开始(t2)和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后30 min(t4)和24 h(t5),采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cortisol)和il-6浓度,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与t1比较,ga组t4时sbp?dbp和hr升高(p < 0.05),且分别高于同时点的cb组(p < 0.05)?与t1比较,ga组血清cortisol浓度于t4,5时升高(p < 0.05),且高于cb组t4,5时(p < 0.05)?与t1时点相比,ga组和cb组血清il-6水平在t3-5均升高(p < 0.05),与cb组相比,ga组血清il-6水平在t4,5时点明显高于cb组(p < 0.05)?结论:新生儿围术期具有较强的应激反应,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调节围术期应激反应方面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4.
何季  聂景海  李月桂 《中外医疗》2009,28(13):63-64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影响。方法 将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CAM-1。结果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ICAM-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显著改善A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降低血清ICAM-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浓度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检测90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等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可随着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结论:观察血液流学的变化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直肠癌患者术中输入异体全血和SAG-M红细胞血后,白介素6(1L—6)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围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规律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输异体全血组(n=15);输SAG=M红细胞血组(n=15)。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血清IL-6及血清sIL-2R水平。结果:输异体全血比输SAG-M红细胞血组患者IL—6、sIL—2R术后均显著升高,输异体全血组较输SAG—M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输血后血清IL—6及血清sIL—2R水平增高,与免疫功能抑制密切相关。输异体全血比输SAG—M红细胞血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更为严重。提示围术期应尽量少输血,特别是癌症患者更应注意。以成分输血优于输全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监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探讨其对GDM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建产检手册并定期产检的121例孕妇,根据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为正常妊娠组(63例)和GDM组(58例),GDM组孕妇又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41例)和血糖控制不佳组(17例)。观察并比较三组孕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孕妇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数据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于正常妊娠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褥感染等的发生率(82.35%)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11.11%)和血糖控制良好组(14.63%)(χ2=35.098,24.393,P<0.05),正常妊娠组与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早产、巨大儿等的发生率显著(64.71%)高于正常妊娠组(4.76%)和血糖控制良好组(7.32%)(χ2=33.320,21.614,P<0.05)。结论 G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提示血液流变学测定技术可作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监测及评估手段,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行丙泊酚麻醉组与行七氟醚麻醉组,均为55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 min、麻醉后90 min血浆黏度、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三个时间点各项指标差异较小(P0.05)。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行麻醉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红细胞聚集指数皆明显下降(P0.05)。结论将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运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甘建辉  陈杰  李峰  郭东勇  高鲁渤  邓乃封 《医学争鸣》2008,29(3):F0003-F0003
1 对象和方法 ①病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35~60岁,体质量50~65 kg,TNM分期Ⅰ~Ⅱ期,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放化疗和输库血史.  相似文献   

10.
安亚国 《中外医疗》2016,(15):120-121
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应用不同丙泊酚制剂手术麻醉对其围手术期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3组,各30例,A组采用吸入七氟醚维持全麻,B组使用规格为50 mL/500 mg的长链脂肪酸,C组使用规格为20 mL/200mg的中长链脂肪酸,比较各组在围手术期的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各组手术后血脂水平较T0时均有明显变化,B、C两组在T1时LDL值和TC值均有明显下降,C组下降幅度>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C两组TG水平明显下降;T3时B组HDL值明显上升。结论丙泊酚长链脂肪酸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血脂水平变化影响较小,为高血脂症患者手术麻醉的更为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上腹部手术麻醉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桂霞  温健  赵小龙 《医学争鸣》2005,26(5):438-44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IL-6,IL-8和IL-10的影响. 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GA组为单纯全麻组,GE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于麻醉前(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2 h(T3),4 h(T4),术毕(T5),手术结束后1 d(T6),3 d(T7) 7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6,IL-8和IL-10的含量. 结果:在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血清中的IL-10未被检测出,随后各时间点所有32例患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有显著的升高且在手术开始后4 h达到高峰,术后第3日下降至麻醉前水平. GEA组的血清IL-10水平在手术开始后4 h和术后1 d明显低于GA组. 两组血清IL-6,IL-8的水平在围术期也有明显升高且GEA组的峰值浓度明显低于GA组. 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少由IL-10介导的抗炎症免疫抑制反应,减少上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雅君  单卓华  陈尧 《北京医学》2001,23(5):278-279
目的 研究血浆粘度对胃粘膜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心血管、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慢性胃炎患者 80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病人胃粘膜血流 (GMBF) ,同时检测病人血流变学各指标。结果 老年人GMBF明显低于年轻人 (P<0 .0 1) ,老年人血浆粘度 (BV)比年轻人高 (P<0 .0 5 ) ,且与胃粘膜血流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粘度直接影响胃微循环灌注 ,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这可间接影响胃粘膜的修复和愈合 ,在胃肠疾病的治疗中 ,血浆粘度不容忽视 ,它是引起老年人胃粘膜血流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细胞因子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给予芬太尼0.005 mg/kg,维库溴胺0.1 mg/kg,E组用依托咪酯0.3 mg/kg, P组用异丙酚2 mg/kg.术中麻醉维持:E组给予依托咪酯20~25 μg/(kg·min), P组给予异丙酚6~10 mg/(kg·h).分别在麻醉前(T1)、气腹即刻(T2)、术后即刻(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抽静脉血,测定血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结果 T2~T5时刻P组皮质醇浓度高于E组(P<0.05),两组皮质醇浓度于T6时点均恢复至术前水平.IL-6:两组术中T2时点开始升高,至术后T4(与T1相比,P>0.05)时点达到高峰,术后48 h恢复至正常水平;P组IL-6在T3、T4时点高于E组(P<0.05).IL-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依托咪酯静脉持续输注安全有效.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uence of etomidate on adrenocortical function and cellular facto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Forty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SAⅠ- Ⅱ)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etomidate group (group E) and the propofol group (group 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ere induced with fentanyl 0.005 mg/kg, vecuronium 0.1 mg/kg, and etomidate 0.3 mg/kg (group E) or propofol 2 mg/kg(group P). Anesthesia as maintained with etomidate 20-25 μg/(kg·min) in group E or propofol 6-10 mg/(kg·h) in group P. Blood sample were taken before induction (T1), immediately after pneumoperitonieum (T2),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T3),12 h(T4) 24 h(T5) and 48 h(T6) after operation to measur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ortisol, IL-6 and IL-10.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cortiso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P than group E at T2-T5, and restored to preoperative level in both groups at T6. The concentration of IL-6 increased from T2, peaked at T4 and restored to baseline at T6 in both group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only at T3 and T4 between groups with a higher level in group 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detected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IL-10 between groups at any time point. Conclusions continuous infusion of etomidate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79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9)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40)。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分剐于治疗前和治疗24、72h抽血测定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健康人群用于分析比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IL-6(58.7±9.6ng/Lvs.6.4±2.4ng/L,P〈0.01)和CRP(118.1±13.2mg/L VS.2.7±1.1mg/L,P〈0.01)均有显著性升高。②外周血IL-6(18.4±6.2ng/L vs.60.7±10.1ng/L,P〈0.01)、cRP的水平(15.6±6.3mg/L VS.121.1±14.3mg/L,P〈0.01)在胰岛素强化治疗72h后有显著性降低。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和CRP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0例PIH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进行测定,另选择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血浆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血浆IL_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hs-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PIH患者体内存在血浆炎症因子平衡失调。通过调节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为PIH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疏肝理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Th1/Th2型细胞因子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肝炎诊断标准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肝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服用疏肝理脾方剂.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HbeAg、IFN-γ、IL-2、IL-6、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57.14%(P<0.01);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ALT、ALB方面,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疏肝理脾方可以通过改善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恢复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清除慢性HBV感染,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丙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经组织学诊断的食管癌患者66例,按手术时采用的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异丙酚组(n=35)和依托咪酯组(n=31)。异丙酚组诱导依次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而依托咪酯组则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追加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等。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0 min、诱导后10 min、手术开始30 min以及手术结束10 min分别抽取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TX)、内皮素(ET)、前列腺素E(PGE)和降钙素(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死亡。术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I、L-6、TNF,TX、ET、PGE和C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异丙酚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手术时间推延,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结果提示食管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能够降低术中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生化代谢,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氯胺酮和异丙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t组,n=20)和异丙酚组(Pf组,n=20),于麻醉诱导前、切皮后1 h、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TNF-α含量和IL-6和IL-8、 IL-10水平。结果:Kt组患者切皮后1 h、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血浆TNF-α、IL-6和IL-8较麻醉诱导前均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f组切皮后1 h和手术结束时血浆TNF-α、IL-6和IL-8均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与Kt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Kt组患者切皮后1 h、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血浆IL-10较麻醉诱导前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f组则显著增高,与麻醉诱导前和Kt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氯胺酮和异丙酚麻醉能促进胃癌手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并能保持两 者的平衡。氯胺酮较异丙酚有明显的抑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z组,n=20)和丙泊酚组(Pf组,n=20)。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1 h、术毕时和术后24 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Mz组患者于切皮后1 h、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24 h血浆IL-6、IL-8水平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ff0.05)。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麻醉能促进胃癌手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并能保持两者的平衡。咪达唑仑较丙泊酚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烧伤模型(30%TBSA Ⅲ度烧伤),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单纯烧伤组(B组)和UTI处理组(ulinastatin, UTI组). 在烧伤前及烧伤后1、3、6、12和24 h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3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B组烧伤后3 h IL-1β、IL-6和TNF-α开始明显升高,并分别于烧伤后6 h和12 h达到峰值.UTI组炎症因子升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且于烧伤后24 h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UTI能明显减少烧伤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减轻了由细胞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