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为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小鼠分别用不同浓度及最大浓度密蒙花颗粒混悬液灌胃进行预实验,观察7 d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分别用最大混悬浓度的密蒙花颗粒和蒸馏水1 d内灌胃2次,连续观察14 d,每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14 d后处死动物,测定小鼠的血常规指标,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指数,观察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给药组小鼠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密蒙花颗粒日最大耐受量为114 g/kg.结论 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密蒙花颗粒临床常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葫芦散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对小儿葫芦散作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为受试动物,观察小儿葫芦散以生药3g/kg、6g/kg的剂量1次/d给药,连续4w以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给药期间动物的一般情况、体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w及恢复期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尸检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对照组动物脏器系数和各给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均在正常范围,各器官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小儿葫芦散连续4w给大鼠灌胃给药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9,(9):1930-1935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急性毒性,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剂量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分别为128.23 mg·kg~(-1)组、276.27 mg·kg~(-1)组、595.20 mg·kg~(-1)组、1 282.32 mg·kg~(-1)组、2 762.67 mg·kg~(-1)组。用生理盐水将疏肝消脂Ⅲ方胶囊配制成混悬液进行灌胃给药,24 h内灌胃3次,最后1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体质量、一般情况、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另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根据小鼠灌胃可承受的最大体积给予最大剂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h内灌胃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中毒表现等。结束观察期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并解剖小鼠,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是否发生病变,采血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计算主要器官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5个剂量组小鼠均无中毒及死亡现象,无法测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半数致死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给药前后一般情况良好,进食、饮水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前、给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及第14天的体质量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小鼠各脏器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异常病理学改变。结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小鼠的进食、饮水量、体质量及主要脏器无明显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低,临床常用药物剂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郑玉珊  李伟杰  冯崇廉 《中医学报》2019,34(9):1930-1935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急性毒性,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剂量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分别为128.23 mg·kg~(-1)组、276.27 mg·kg~(-1)组、595.20 mg·kg~(-1)组、1 282.32 mg·kg~(-1)组、2 762.67 mg·kg~(-1)组。用生理盐水将疏肝消脂Ⅲ方胶囊配制成混悬液进行灌胃给药,24 h内灌胃3次,最后1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体质量、一般情况、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另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根据小鼠灌胃可承受的最大体积给予最大剂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h内灌胃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中毒表现等。结束观察期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并解剖小鼠,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是否发生病变,采血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计算主要器官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5个剂量组小鼠均无中毒及死亡现象,无法测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半数致死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给药前后一般情况良好,进食、饮水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前、给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及第14天的体质量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小鼠各脏器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异常病理学改变。结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小鼠的进食、饮水量、体质量及主要脏器无明显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低,临床常用药物剂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叶榕水、醇提物的安全性和身体依赖性。方法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最大给药体积、最大给药浓度,对实验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细叶榕水、醇提取物灌胃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同时采用纳洛酮催促戒断法测定各提取物的身体依赖性。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给药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催促戒断实验中小鼠均未出现戒断症状及体重下降现象。结论细叶榕水及醇提物毒性低、安全性较高,并不具有身体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对分离自健康青年口咽部的一株血链球菌cpnp进行安全性毒性检测,为其日后作为呼吸道益生菌的开发制备提供安全依据。方法 对血链球菌cpnp进行7 d的多剂量安全性检测,观察实验期间是否有小鼠中毒及死亡情况发生,并记录小鼠体重、进食量、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测定血链球菌cpnp的耐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给药后,实验小鼠未发现死亡和急性毒性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数、血常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结论 血链球菌cpnp在7 d的安全性毒性实验中未发现存在中毒表现,可以作为呼吸道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
考察基于纳米球-微粒(NiMS)系统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对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 法 取4 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别按随机数表编号后分为4组,后将雌雄各5只合为一组,每组10只(对于协调能力的考察时,从50只动物中挑选出具有爬竿能力的40只),分别给予空白片、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NiMS高(24mg/kg)、中(15mg/kg)、低(6mg/kg)四个剂量。(1)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置于自发活动记录仪内,通过记录小鼠活动次数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2)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腹腔注射阈下戊巴比妥钠,观察各组小鼠睡眠情况,考察药物对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3)小鼠灌胃给药20min后,将其置于金属杆顶部,通过记录其从顶部爬至底部的时间,考察药物对小鼠协调能力的影响。结 果 (1)与对照组相比,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各剂量组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随剂量的增加对小鼠睡眠数增加,高剂量及中剂量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时不明显(P>0.05)。(3)小鼠服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后爬竿时间缩短,雌性小鼠给药各剂量组均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小鼠给药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胃给药氢溴酸东莨菪碱口崩片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对阈下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还可以降低小鼠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健康ICR种小鼠28 只,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2 组(给药组,空白组),每组14 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给药组按淫羊藿苷可以灌胃的最大给药浓度(0.36 g·mL-1)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上下午各一次,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4 mL·10 g-1)灌胃。灌药后4 h 内,每1 h观察小鼠死亡情况,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连续观察14 d,每日称重,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并计算各脏器的脏器指数。结果:无法得出淫羊藿苷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 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为 28.8 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53.19倍,提示淫羊藿苷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人氟安对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55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S 0.1ml组(NS),阳性对照5-FU200mg/kg组(5-FU),中人氟安100mg/kg组(FIL)、中人氟安200mg/kg组(FIM)和中人氟安300mg/kg组(FIH),各组均为肿瘤局部给药。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内多次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给药后15d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小鼠实验前后的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收集血样本查血常规。结果:FIH组小鼠用药1周内全部死亡,故未纳入统计结果分析,NS组、5-FU组、FIL组、FIM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842.78±100.15)、(408.25±40.68)、(313.12±18.53)、(171.74±10.09)mm3,FIM组抑瘤率73.5%,与NS组抑瘤率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5-FU组抑瘤率4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L组抑瘤率52.4%,与5-FU组抑瘤率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M组与FIL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体重及小鼠体重增加两项指标,不同剂量实验组与NS组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实验组与5-FU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N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剂量实验组之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计数三项指标两两比较中,不同剂量实验组与NS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5-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N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实验组之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人氟安瘤内植入对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双歧杆菌(BL)、肠系膜明串珠菌(LM)和鼠李糖乳杆菌(LR)对小鼠血清抗氧化活性的促进作用及对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及LR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BL干预组、LM干预组、LR干预组小鼠每日饲以高脂饲料,连续15周,并同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BL、LM、LR灌胃,连续15周,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细胞脂肪变性。结果对照组小鼠无肝脂肪变性8只(80%),轻度脂肪变性2只(20%);模型组小鼠呈现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分别为4只(40%)、6只(60%);BL干预组中、重度脂肪变性分别为5只(50%)、4只(40%),LM干预组中、重度肝脂肪变性均为4只(分别占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干预组小鼠以轻度肝脂肪变性为主,共8只(8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BL干预组与LM干预组小鼠比较SOD和GSH-Px活性、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SOD和GSH-Px活性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较BL干预组、LM干预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除总胆固醇(TC)外,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干预组小鼠除TC外,TG、ALT、AST和肝指数均较BL干预组和LM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LR对小鼠血清的抗氧化活性有加强作用,显著抑制了小鼠肝细胞脂肪肝变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柴青解郁汤在抑郁症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柴青解郁汤组、柴青解郁汤与盐酸氟西汀联合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复制抑郁症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前(0 d)各组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 d),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柴青解郁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柴青解郁汤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5 d)盐酸氟西汀组、柴青解郁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高于盐酸氟西汀组和柴青解郁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西汀组和柴青解郁汤组小鼠体质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酸氟西汀组、柴青解郁汤组、联合用药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用药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短于盐酸氟西汀组和柴青解郁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青解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且与盐酸氟西汀联合用药抗抑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C57BL/6荷瘤鼠放疗后肿瘤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培养Lewis肺癌细胞株,传代,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至10。/L,小鼠右下肢皮下注射制备荷瘤鼠模型。随机分为放疗+氨磷汀组(A组)、放疗组(B组)、氨磷汀组(c组)、对照组(D组),各8只。放疗前给予A组、c组荷瘤鼠腹腔注射5mL氨磷汀溶液(8g/L),B组、D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0min后A组、B组荷瘤鼠局部照射6MV的x线10Gy。每2d测量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15d后处死小鼠,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A、B、c、D组小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第1天4组荷瘤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3~13天A组肿瘤体积较其他3组减小,B组肿瘤体积较c、D组减小,差异有显著意义(F=4.290~15.470,P<0.05);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B、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36.535,P〈0.01);B组、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对肿瘤组织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影响放疗效果;氨磷汀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特征。方法49例PCOS患者和21例对照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对照组、PCOSI组(BMI〈25kg/m^2)、PCOSⅡ组(BMI≥25kg/m^2)。比较3组的糖耐量及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 Ⅰ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各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除空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胰岛素释放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Ⅱ组口服葡萄糖后1h、2h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各组释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I组比较,PCOSⅡ组口服葡萄糖后1h、2h胰岛素释放量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肥胖可加重患者的胰岛素释放,导致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发展,且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致畸敏感期的影响。方法:将80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千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0只。各组于孕后第6天开始灌胃至第17天,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并观察各组孕鼠体质量、胚胎发育及胎仔外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姜人参半夏汤各剂量组孕鼠体质量增长缓慢,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及胎仔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可见部分胎仔发育畸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对妊娠小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中剂量、高剂量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塞来昔布、氨酚羟考酮与加巴喷丁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与镇静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塞来昔布组(A组),氨酚羟考酮组(B组)和加巴喷丁组(C组),每组20例。予以术前、术后口服给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静态VAS评分在清醒后0.5h与术后6、12、24、48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态VAS评分在术后6、12、24h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镇静评分除术后48h时外,其余各时点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塞来昔布、氨酚羟考酮和加巴喷丁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三者镇痛效果比较为氨酚羟考酮最强,镇静效果加巴喷丁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冷冻环、冷冻膜和自制麦管片三种冷冻载体,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昆明小鼠卵裂期胚胎,比较三种载体的冻存效果。方法采集通过体外受精在体外培养第2天得到的4-8细胞期的昆明小鼠胚胎247个,对其中177个按载体不同随机分为冷冻环组59个,冷冻膜组59个,自制麦管片组59个;剩余的新鲜胚胎70个作为对照组,比较冻融后鼠胚的复苏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和自制麦管片组的胚胎复苏率分别为98.3%、98.3%和94.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和自制麦管片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是84.5%、86.2%和82.1%,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对照组囊胚形成率为94.3%,与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自制麦管片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小鼠卵裂期胚胎,使用冷冻环和冷冻膜作为冷冻载体具有复苏率高、囊胚形成率高的优点,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E-2100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PLT)计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组患者共160例,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0×109/L、(20~50)×109/L、(50~100)×109/L、(100~300)×109/L,每组40例。分别通过XE-2100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PLT-I法)和荧光染色激光散色法(PLT-O法)和显微镜计数PLT。结果当PLT<20×109/L时,PLT-I法与镜检法PLT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O法与镜检法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LT介于(20~50)×109/L、(50~100)×109/L、(100~300)×109/L时,PLT-I法、PLT-O法与镜检法PLT计数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PLT低于20×109/L时,XE-2100血液分析仪PLT-O法比PLT-I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小鼠记忆获得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芬太尼大剂量(0.02mg/kg)组(FH组)、芬太尼小剂量(0.01mg/kg)组(FL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10min后进行避暗实验(step—through test)训练,测定用药后24、48、72h各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用药组24h潜伏期明显短于NS组(P〈0.01),错误次数与N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FH组和FL组之间二项指标元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48hFH组潜伏期短于Ns组(P〈0.05),而FL组潜伏期以及两组的错误次数与NS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第72h,各组二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对小鼠记忆获得能力有干扰作用,作用持续长短与剂量有关,但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20.
汤颖  全会标  高勇义 《海南医学》2014,(17):2522-252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18例单用二甲双胍(1.0 g/d)治疗4周后,对血糖控制效果不显著的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将102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甲组36例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乙组32例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丙组34例则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三药联合治疗,各组治疗随访12周,治疗前后检测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指标,观察三组患者的FPG达标时间、甘精胰岛素日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观察10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9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MI)均衡性较好,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联合用药治疗后FPG全部达标;2 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HbA1c除丙组达标外,甲组和乙组只有部分患者达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BMI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FPG达标所需时间为(15.55±2.17) d,乙组为(15.91±2.28) d,丙组为(15.23±1.91) 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甘精胰岛素日均用量为(14.68±1.28) U,乙组为(15.13±1.49) U,丙组为(14.21±1.19) U,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有6例初服二甲双胍者稍感上腹不适,数日后症状自行消失;有5例患者稍有浮肿,经治疗后浮肿消退。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早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三药联合效果优于二药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