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陆正  缪永华  管义祥 《吉林医学》2013,(33):6908-690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45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且检查结果为健康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申能公司研发的检测试剂盒,使用速率法对心肌酶谱进行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试验组145例患者的CK-MB、CK、LDH、AST四种心肌酶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15例患者的CK与LDH含量显著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可以升高患者血清所含的心肌酶含量,而损伤的程度则与心肌酶含量的增减呈正比变化,因此,血清心肌酶的动态监测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110例,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甲状腺素的差异;同时比较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存活与死亡者、存活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脑血管意外组TT3、FT3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TT4、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意外组110例中存活组80例,死亡组30例,两组比较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L、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脑血管意外组存活80例,治疗后T3、FT3、T4、FT4均高于治疗前(P〈0.05),TSH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应是脑血管意外的一个伴随症状,检测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动态变化对判断病隋、估计预后及疗效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心电图(EC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均已排除原有心脏病史的190例ACVA患者,对其ECG变化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90例ACVA患者中发现ECG异常者109例(57.4%);急性脑出血(CH)47例(69.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2例(66.7%);脑梗死(CI)54例(49.1%);最常见的ECG改变是心肌缺血及各种心律失常。随着病情加重ECG异常率越高(P〈0.001)。结论ACVA患者的ECG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时血清心肌酶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45例,无心脏,肝脏病史,在发病48h内就诊且发病24h后存活,经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乳酸酶,用38例健康体检作对照。结果:急性脑出血时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出血量较大和死亡病例的心肌酶水平也较高。结论:检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血清心肌酶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和自行来院的急性脑血性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院前急救必要性的认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经院前急救的12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观察组,该时间段自行来院的90例急性血性意外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由家属或朋友送到医院,均无实施急救措施,观察组急救中心接到120调度后进行电话指导救治、现场抢救、转运与途中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自救反应时间(26.67±12.34)minVS(30.45±11.56)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40.12±13.56)min、院外救治时间(52.34±14.85)min、住院时间(14.34±5.28)天、住院费用(0.98±0.22)万元小于对照组的(162.56±33.45)min、(162.56±33.45)min、(19.34±6.23)天、(1.22±0.34)万元(P<0.05);观察组死亡3.33%、伤残20.83%也少于对照组的10.00%、37.78%(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最大程度抢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重视与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和自行来院的急性脑血性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院前急救必要性的认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经院前急救的12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观察组,该时间段自行来院的90例急性血性意外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由家属或朋友送到医院,均无实施急救措施,观察组急救中心接到120调度后进行电话指导救治、现场抢救、转运与途中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自救反应时间(26.67±12.34)minVS(30.45±11.56)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40.12±13.56)min、院外救治时间(52.34±14.85)min、住院时间(14.34±5.28)天、住院费用(0.98±0.22)万元小于对照组的(162.56±33.45)min、(162.56±33.45)min、(19.34±6.23)天、(1.22±0.34)万元(P<0.05);观察组死亡3.33%、伤残20.83%也少于对照组的10.00%、37.78%(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最大程度抢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重视与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7.
8.
郑天骑 《四川医学》2009,30(11):1777-177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7月经院前急救处置后收入院的18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措施处置不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处置非不当组(P〈0.05),而院前急救处置不当组治愈率也明显低于院前处置非不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应积极实施以生命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的院前救护。快速、有效、恰当、全面、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治愈率及降低其病死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明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2):1128-112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检测54例毛支患儿心肌酶谱的活性,并分成毛支轻型组与重型组,心肌酶谱正常组与异常组作对比分析.结果54例毛支惠儿有心肌酶谱异常20例(占37%),以AST、LDH、CK-MB、CK、HBDH顺序升高;轻型组与重型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酶谱异常组在症状、体征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较正常组为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毛支患儿病情越重,心肌损害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对毛支患儿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应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10.
姜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62-162
目的:观测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淀粉酶(AMY)和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24例健康对照组和24例APP患者第1、3、5天血清AMY和心肌酶,根据健康对照组和中毒存活组、病死组的AMY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PP患者血清AMY和心肌酶出现升高动态变化,且病死组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APP患者AMY和心肌酶有逐日升高的趋势,升高越显著,短期预后越差。血清AMY和心肌酶可作为临床评估APP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意识障碍组和非意识障碍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7d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变化。结果:发病7d,脑梗死患者心肌酶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有助于估计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心肌酶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住院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成人麻疹心肌酶谱异常与儿童心肌酶谱异常存在差异(P<0.01);麻疹发热期与出疹期心肌酶谱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期与恢复期、出疹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疹患者心肌酶谱异常与心电图异常无明显相关性;麻疹患者极化液治疗组与观察组心肌酶恢复情况无差异。结论①儿童麻疹患者的心肌损害较成年麻疹患者更普遍,故心肌酶的监测对儿童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更大。②麻疹患者心肌损害的出现多发生在发热期、出疹期,一定程度上与麻疹患者的病情成正相关,可以反映麻疹病情的临床进展。③麻疹患者心肌酶升高到严重程度时才会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改变。④麻疹患者的心肌损害随着病情的恢复有自愈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在婴幼儿肺炎并心力心衰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41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3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恢复期AST较急性期显著降低(P〈0.05),余心肌酶谱各指标呈下降趋势,但与急性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以反映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CK—MB增高是判断心肌损害的关键指标,及时检查、积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2011年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53例为治疗组,另收同期非脓毒症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与APACHEⅡ评分数值呈明显正相关,且医治无效的脓毒症死亡组血清CK-MB与较存活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心肌酶学水平显著增高,CK-MB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肺心病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5d、10d和15d测心肌酶谱。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生素、解痉化痰等综合治疗。出院后系统随访1年。结果随着NYHA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LDH、α-HBDH、CK和CKMB的值均相应增高。心功能Ⅳ级组心肌酶谱升高尤为明显。肺心病治疗有效的患者心肌酶谱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好转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明显;而治疗无效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访1年内,心肌酶谱正常的患者再入院率为5.3%,而心肌酶谱异常患者的再人院率为28.9%。入院心肌酶谱是影响肺心病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心病患者的心肌酶谱与病情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好转组和无好转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脑出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无好转组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心肌酶升高组明显高于心肌酶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两者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黄澄  刘裕英  吕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00-102
目的观察心肌酶谱联合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脑梗死患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24例、中型组52例和重型组44例;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梗死灶面积分为小梗死灶组51例,中梗死灶组45例和大梗死灶组24例。同时选择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谱、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的心肌酶谱、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谱、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随着神经缺损程度和脑梗死灶大小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肌酶谱、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以及监测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  张俊华  叶菁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58-759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腹泻急性期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谱,按脱水程度分为3组。即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24例(57.14%)有心肌酶谱升高。而腹泻各组之间心肌酶谱的升高程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而心肌酶谱改变程度与脱水程度及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门晓英 《吉林医学》2009,30(22):2749-275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新生儿为感染组,同期产科住院非败血症患儿60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行心肌酶检查,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感染组患儿心肌酶谱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是判断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一项重要指标,检测心肌酶水平不失为控制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