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14 3例左主干 (LM)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经验体会。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 ,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4 3例 ,69例有心肌梗死史 ,其中 2 5例为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手术 ,12 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 ,二次手术 4例 ,三支病变 11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5 6.4± 13 .8) % ,其中射血分数 <3 0 %者 13例。结果 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诊手术 4 4例 ,选择性手术 99例。远端吻合口数目为 3 .3 4± 0 .85个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7例。手术死亡 3例 ,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别。结论 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左主干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47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7例,69例有心肌梗死史,其中55例为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手术。13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支病变1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55.6%,其中射血分数小于30%者7例。结果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33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2例。手术死亡3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异。结论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主干病变施行急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指征与方法。方法 总结157例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与近期疗效,分为急症手术组(48例)和择期手术组(109例),进行对比分析。急症手术指征包括:左主干病变狭窄>90%,左主干病变在70%-90%之间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急症手术组中,急性心肌梗死1周内的比例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P<0.05)。结果 急症手术组非体外循环手术的比例达到91.7%,与择期手术组无差别;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比例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术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比例明显低于择期手术组(P<0.05)。总住院死亡率为1.9%,急症手术组死亡3例(6.3%),择期手术组无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多与术前左心室功能低有关。随访中急症手术组院外死亡1例。结论 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急症手术指征仍然存在不同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主干病变的急症手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47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7例,69例有心肌梗死史,其中55例为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手术。13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支病变1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55.6%,其中射血分数小于30%者7例。结果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33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2例。手术死亡3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量异。结论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左主干病变桥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冠心病左主干病变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男性9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3.5±8.6)岁.按手术方法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及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CCABG组70例,共搭桥219支,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桥70支,大隐静脉(saphenous vein,SV)桥149支.OPCAB组62例,共搭桥181支,乳内动脉桥62支,大隐静脉桥119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仪(transit-time flow meter,TTFM)测量桥血管血流量、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血流波形.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桥血流测量:乳内动脉-前降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27.3±16.5)ml/min,OPCAB 组为(27.7±18.7)ml/min(P=0.812);两组PI值分别为3.1±1.6及3.0±1.8(P=0.3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隐静脉-回旋支桥血流量CCABG组为(37.3±3.4)ml/min,OPCAB组为(35.0±5.6)ml/min(P=0.086);两组PI值分别为2.9±1.5及3.0±1.7(P=0.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不论行CCABG或OPCAB,对桥血管及吻合口的质量无影响,均可达到满意的再血管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可行性。方法:对35例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患者进行了OPCAB,术中采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和冠脉内分流栓,4例术前应用I-ABP。并与同期34例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患者进行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作对照。结果:平均塔桥2.9根,无手术死亡,与cCABG组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均明显减低,均痊愈出院,结论: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高危患者接受OPCAB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初步临床结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该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中7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中转体外循环完成手术。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选择的患者,该手术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医学综述》2015,(10)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研究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客观指标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3%(33/35)比74.3%(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1%(6/35)比42.9%(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循环或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在非体外循环下患者疗效更佳,既可做到创伤小、安全性高,又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与冠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疗效,探讨ULMCA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176例从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云南省2家医院经PC IDES和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CABG组80例,PCI-DES组9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左主干病变特点、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和P CI手术情况,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 C 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以及脑卒中、脑出血等,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 1.PCI-DES与CABG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基线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住院期间P C I-D E S组死亡率为0%,C A B G组为1.25%,CABG组住院期间的MACCE事件发生率较PCI组高.3.术后1年PCI-DES组与CABG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2.5%及13.7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明显高于CABG组.术后3年,DES组与CABG组MAC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PCI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仍然高于CA BG组.结论 P C I-D E S与C A 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近、中、远期疗效相似,但PCI-DES组TVR事件发生率高,在不同的患者人群中,应结合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选择恰当的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开展及手术器械的更新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OPCAB) ,已在我国逐步兴起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我院自 2 0 0 1 -0 4~ 2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在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111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均<40%,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接受OP-CABG,B组接受并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BH-CABG).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均死亡2例.两组术后呼吸功能不全、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心肌梗死及肾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比例、围术期输血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B组(P<0.05).结论 对于LVEF< 40%的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OP-CABG优于OnPBH-CABG,其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预后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拟行OPCABG患者22例,术前行降压、扩冠治疗,采用芬太尼-异氟醚静脉和吸入复合全麻,维持足够麻醉深度,术中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调控血压,硝酸甘油扩冠,多巴胺辅助循环,阿托品、艾司洛尔控制心率,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调控稳定,术后苏醒时间(3.5±0.8)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10.3±2.2)h,本组病例均无麻醉意外及手术死亡。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步骤调控患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氧耗和心肌抑制,是OPCABG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总结1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占同期冠心病手术总量的0.7%.患者平均年龄60.0岁.11例急性左主干闭塞4例,术前均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包括心肺复苏术2例;慢性左主干闭塞7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43.3%.合并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者8例,右-左侧支循环不佳者6例.抢救性手术4例,急诊手术3例,限期手术4例.结果 8例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实施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1±0.7)个,使用动脉桥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例,术中安装左心室辅助装置1例,体外膜式氧合1例.5例死亡者中3例是抢救性手术,其中2例死于泵功能衰竭,1例死于左心室辅助装置致命性大出血;另2例术前射血分数为30%,分别于术后5d和7d时死于室颤.存活的6例患者随访1~54个月,无远期死亡者.结论 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具有比较高的手术风险和病死率,尤其是急性左主干闭塞造成的循环衰竭状态实施外科抢救性手术,对外科医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在运动中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的方法,对8例门诊疑诊冠心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1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为阳性.结果运动中及运动后即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6例出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6例为V2~6导联、2例为V4~6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8例均有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不同程度的压低.CAG中2例为LM病变,6例为LAD和LCX近端病变(双支病变).结论运动中V2~6、Ⅱ、Ⅲ、aVF导联ST压低及aVR导联ST抬高是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2001-06—2009-05间121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A组(63例)采用先吻合桥血管近端“序贯式”冠状动脉搭桥方法,B组(58例)采用先吻合远端靶血管端的方法。结果两组方法围术期出现各类并发症共49例次,其中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全组痊愈出院118例,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围术期心梗1例,急性肾衰1例,胸骨-纵隔严重感染1例。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CABG组83例和OPCABG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应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时间、二次开胸率及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输血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SF-36的社会功能、精神功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SF-36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生理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护理配合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通过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40例冠心病人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回顾性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并探讨OPCABG术的护理体会、经验及效果。结果所有病人经治疗均痊愈出院,而且无并发症的出现,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平均为9 d。结果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于OPCABG的病人进行规范的手术护理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