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细胞癌伴血小板增多症(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王兵1刘进2血小板增多症作为肾细胞癌的伴癌综合征表现尚未见报告。我们于1994年3月9日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于1994年3月9日入院。患者近2月来间断畏寒...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COULTERMD-18血液分析仪研究了菏瘤小鼠及化疗后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接种S180瘤株小鼠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有显著性差异。化疗后,血小板压积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化疗前相比。数值均有变化,且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初诊乳腺肿瘤患者156例。另选自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者57例作为正常组。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容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乳腺癌组血小板容积和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组,血小板分布宽度低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血小板容积和血小板计数高于未转移组,血小板分布宽度低于未转移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项指标联合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结论: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美国年发病率为0.4~0.11/10万[1].TTP分为原发与继发性,而继发性TTP中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文献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与普通TTP相比有特殊性,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5.
癌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和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650011)杨少敏张曼华李思芬随着各种血细胞自动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对血小板功能的评价有了更多的参数,如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ing,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plate...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血小板增高对肿瘤诊断和预后的评价有参考价值。现将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住院的12例肺癌合并血小板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1资料与方法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2-67 (53±3.2)岁。鳞癌3例,腺癌7例,神经内分泌瘤1例(均经病理诊断),临床诊断1例。手术治疗8例,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输注可以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可以降低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死亡率。但血小板输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输注无效,且其严重后果尚未引起普遍重视。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DS)患者输注血小板的疗效报告如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Kasabuch-Merritt综合,止义称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陔病多见小儿,成人下见我科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发血小板增多的临床规律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有完整资料和随访资料的38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03例合并血小板增多。结果:大肠癌伴血小板增高103例,占26.9%血小板增高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有无梗阻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小板增高与大肠癌患者肿瘤的大体形态、直径、分化程度、组织学、病理分期、肠壁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肠癌伴血小板增多晚期患者多见,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参数在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变化,以便早期干预。方法 统计分析该院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例,选择应用同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患者共168例。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增加明显,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 减小明显,MPV明显增高、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及PCT明显减小,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Plt、PCT、MPV,可作为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指标,以便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重要生理调节剂,临床前及Ⅰ、Ⅱ期临床试验已证明TPO可在超大剂量放化疗后增加血小板生成和促进血小板恢复,还可与其它集落刺激因子(CSF)发挥协同或相加作用,本文就TPO临床前及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进展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出血症状改善。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异常免疫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评价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改良的MAIPA法检测抗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Ⅸ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恶性肿瘤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低。结论 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交叉配型及血小板抗体检测改善血小板输注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疗效。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用SEPSA交叉配型的方法给既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悬液。结果 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后,1hCCI、24hCCI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用SEPSA交叉配型方法选出血型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可逆转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君  刘宇 《陕西肿瘤医学》2012,(10):2143-214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28例胃癌患者治疗(手术、化疗)前、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分析其与TNM分期的关系。结果:128例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分别为82例和46例,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分别为102例和26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中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14.6%、40.2%、32.9%、12.2%和4.3%、19.6%、50%、2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与血小板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引起血小板的继发性增多;胃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NM分期有一定关系,即TNM分期越高,血小板增多(≥300×109/L)的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16.
李君  刘宇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0):2143-214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28例胃癌患者治疗(手术、化疗)前、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分析其与TNM分期的关系。结果:128例中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分别为82例和46例,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分别为102例和26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中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者和血小板计数增多者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14.6%、40.2%、32.9%、12.2%和4.3%、19.6%、50%、2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与血小板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引起血小板的继发性增多;胃癌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NM分期有一定关系,即TNM分期越高,血小板增多(≥300×109/L)的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能够通过构建炎性微环境、促进血管生成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进程。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动态变化,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和分子组学也发生相应改变,提示血小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反映肿瘤负荷演变的巨大潜力。基于血小板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效应,血小板被视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抑制血小板功能可以显著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血小板对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应用靶向血小板或血小板功能模拟的思路研发抗肿瘤靶向制剂以有效地增加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率的新兴策略。本文聚焦于血小板与肿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总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血小板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靶向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艾曲泊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生严重皮肤变态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艾曲泊帕治疗后发生皮肤严重变态反应的ITP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ITP患者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而给予艾曲泊帕治疗,9 d后出现胸、背部散在红色皮疹,3 d后皮疹蔓延全身,并出现皮肤松解脱落及水泡,经停用艾曲泊帕,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停用艾曲泊帕后换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升血小板治疗,TPO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皮肤变态反应。结论:艾曲泊帕所致严重皮肤变态反应临床罕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一旦发生应及时停药并换用其他替代产品,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减少时,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MPV和PCT测定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56例反复输入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的分析比较,并同时对52例正常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测定。结果 反复输入血小板有效的恶性肿瘤患者,其MPV和PCT与反复输入血小板无效的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输入血小板无效的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除考虑患者体内易产生PLTAb导致PLT输注无效外,输注PLT前还应对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进行密切观察,保证PLT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P/PD-EC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血小板增多情况,并对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07例胃癌组织中TP/PD-ECGF的表达,记录血小板增多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中TP/PD-ECGF阳性表达率为71.0%,与血小板增多呈正相关(P<0.01)。TP/PD-ECGF表达、血小板增多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TP/PD-ECGF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04%、18.12%和88.87%、75.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3);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87%、17.92%和82.73%、3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P/PD-ECGF及血小板增多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TP/PD-ECGF表达与血小板增多呈正相关,二者与胃癌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