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角膜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解剖和组织学的特点,角膜病多表现慢性病程,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自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问世以后,用其治疗慢性、顽固性角膜病,成为角膜病的有效治疗方  相似文献   

2.
根据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的经验,提出配镜前应严格测量角膜曲率半径,并以其均值作为选用镜片曲率半径的标准。戴镜时泪液膜染色亦可作为选用镜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70例(82只眼)角膜病患者采用连续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抗生素眼药水和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的64例(81只眼)角膜病患者.对两组中,角膜化学伤和热烧伤患者的治愈率,大泡性角膜病患者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进行x2检验,平均治疗时间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57%.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戴镜期间症状缓解率治疗组分别为100%和90%,对照组分别为50%和63.6%.治疗组中,3例(4只眼)爆炸伤的角膜上皮缺损和3例(3只眼)角膜移植手术后植片上皮缺损的患者均治愈,4例(4只眼)角膜穿孔伤的前房形成,伤口愈合;对照组中,2例(2只眼)眼部爆炸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治愈1例(1只眼),4例角膜移植手术后移植片上皮缺损均治愈,2例(2只眼)角膜穿孔伤治疗无效,改为角膜清创缝合手术治疗.治疗组中,化学伤和热烧伤后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14 d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26d(P<0.01).结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化学烧伤、热烧伤、爆炸伤、角膜移植手术后的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以及小的角膜穿孔伤有明显促进愈合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干眼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汤瑞方  张晓峰 《重庆医学》2012,41(22):2312-2314
目的评估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博士伦清朗月抛型)治疗角膜病变的指征与疗效。方法非随机选用眼科门诊与住院病例,包括需要缓解疼痛与刺激症状,保护角膜和促进角膜创面愈合等病例。采用镜片连续过夜配戴的同时,根据角膜病变性质,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或人工泪液,定期检查或询问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接受观察病例共33例(46眼),镜片配戴时间3~45d,平均(23.2±5.1)d。治疗的角膜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5例(5眼),丝状角膜炎6例(12眼),角膜上皮糜烂2例(2眼),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症2例(4眼),眼外伤18例(23眼)。症状完全缓解18眼(39.1%),明显缓解28眼(60.9%)。角膜创面或伤口完全愈合39眼(84.8%),部分好转5眼(10.9%),无效2眼(4.3%)。结论角膜接触镜对于多种角膜病具有角膜保护、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显著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长期配戴的安全性和对角膜形态的塑形作用。方法:对圆锥角膜患者选配合适的高透氧RGPCL,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12、18个月行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检查,采集角膜中央散光值、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组,配戴RGPCL后角膜散光、锥顶K值、锥顶偏心距离、SRI、SAI较配戴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度组,除12个月时锥顶偏心距离、角膜散光值较配戴前无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参数亦有明显降低,18个月时下降更为明显;重度组,12个月时除锥顶K值显著减小外,其他参数变化不大,18个月时除锥顶偏心距离的变化不显著外,其他参数显著降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硬性高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长期配戴是安全的,对圆锥角膜形态有一定的塑形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或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泪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在视光学中心验配RGPCL的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共30例,分别于戴镜前、戴镜1个月、3个月用20ul毛细玻璃管在患者外眦处吸取泪河泪液进行泪液溶菌酶测定。结果戴镜前、戴镜1个月、3个月溶菌酶的浓度分别为(6.83±0.23)mg/ml、(6.82±0.25)mg/ml、(6.69±0.25)mg/ml,进行组内效应方差分析,F=0.352,P=0.704〉0.05,不能认为不同时间点的溶菌酶含量不同。结论配戴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不会对人眼泪液溶菌酶含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晓莉  曾健  余敏  陈俊 《四川医学》2004,25(5):520-521
目的 探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已进行了半年以上正规弱视治疗无效的 44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17例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 ,B组 2 7例继续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后两组同时辅以遮盖等弱视综合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初次配镜 15例RGP矫正视力 >框架眼镜矫正视力 ,2例相同 ,A组框架镜矫正视力 4 3 8± 1 3 7,A组RGP矫正视力 4.5 4± 0 .95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3个月后 ,RGP组有 14例裸眼和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有效率 88 3 % ,平均提高 1 3 2行 ,对照组 1例矫正视力提高 ,有效率 3 7% ,两组疗效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RGP组全部患者均能满意接受配戴 ,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明显充血、分泌物增多及眼磨痛、痒、异物感等不适 ;在配戴过程中未出现眼镜护理方面问题。结论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 ,与框架镜、软性接触镜、LASIK手术相比拥有独特优势 ,具有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角膜病患者60例(80眼)入选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对比组予以常规用药、局部包眼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佩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2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无论是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还是丝状角膜炎患者,治疗缓解情况都明显要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大泡性角膜病变创面愈合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丝状角膜炎完全愈合情况要好于对比组(P<0.05).结论 合理使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促进角膜修复;但是对于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来说,应选择穿透性角膜移植这一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告46例角膜感染的临床病因,其中戴用角膜接触镜所致感染16例。接触镜组主要为真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所致,而非接触镜组则主要为病毒性感染。本文认为:接触镜戴用组因角膜相对缺氧可能是导致真菌感染的诱因,而非戴镜组以病毒性感染为多,可能与近年来抗菌素激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160眼)患者分成四组: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组):长期配戴RGP(20例,40眼);角膜塑形镜组:长期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22例,44眼);软性接触镜组:长期配戴软性接触镜(20例,40眼);对照组:为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低度近视患者(18例,36眼),分别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检测视力,施墨(Schirmer I)试验检测泪腺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印迹细胞学(CIC)观察结膜表层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结膜杯状细胞数目,泪膜羊齿状实验评估泪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实验组的泪腺分泌功能和泪膜破裂时间均降低,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长期持续配戴角膜接触镜后结膜杯状细胞减少,且不能形成良好的蕨样变现象。结论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可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12.
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外伤和角膜病疗效观察高东鸣,刘成魁,杜敏(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外伤;角膜病;眼睛我院自1991年2月开始,采用“博士伦”隐形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软镜)治疗角膜穿通伤、热烧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厚度、角膜屈率的影响.方法:应用Orbscan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20例(40只眼)配戴角膜接触镜5年以上患者的全角膜厚度、前表面角膜屈率及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地形图:20例(40只眼)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正常人和配戴角膜接触镜5年以上患者的全角膜厚度、角膜屈率.结果:带镜组病例其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平均时间为(9.25士3.62)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平均的全角膜厚度减少30~50μm(P<0.01),最大角膜屈率(maxk)及最小角膜屈率(mink)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角膜散光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将导致全角膜厚度减小,角膜屈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张学辉  易建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2):191-192,202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圆锥角膜不同阶段的矫正及治疗作用。方法:对RGPCL的圆锥角膜患者共30例54只眼,根据圆锥角膜病变区的角膜地形图的弧度范围(47D~62D之间),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人工检影验光等检查,将圆锥角膜分为轻、中、重度3个不同阶段,分别观察使用RGPCL后其矫正视力变化,并定期随访最好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眼部健康情况。结果:28例(52只眼)不同阶段的圆锥角膜患者通过使用RGPCL获得相对良好的矫正视力在0.6~1.0之间及病情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缓解;未发现眼部其他明显的并发症,1例(1眼)因配戴后无法适应放弃使用,1例(1眼)因病情变化矫正视力下降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结论:RGPCL在改善轻度、中度、部分重度圆锥角膜眼的矫正视力及缓解病情的发展上有一定作用,对于不同阶段的圆锥角膜患者,如能首先采用RGPCL来改善矫正视力及缓解病情的发展,延缓手术时机等,科学合理的长期配戴RGPCL,能获得持久的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约占世界50%的人口需要各种形式的视力矫正[1],而角膜接触镜已成为临床屈光矫正方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矫正屈光不正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近年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范和指导下,国内的应用日趋普及.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眼科对屈光不正患者45例(86眼)给予配戴RGP.笔者将配戴规程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告46例角膜感染的临床病因,其中戴用角膜接触镜所致感染16例。接触镜组主要为真菌(50%)和绿脓杆菌(25%)感染所致,而非接触镜组则主要为病毒性感染(60%)。本文认为:接触镜戴用组因角膜相对缺氧可能是导致真菌感染的诱因,而非戴镜组以病毒性感染为多,可能与近年来抗菌素及激素的广泛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患儿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3~6岁高度近视儿童36例(64眼),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指导他们配戴RGPCL。观察患儿配戴RGPCL的适应程度,随访2年;观察患儿的视力提高情况、屈光度发展情况,并与患儿自身使用框架眼镜,在自然瞳孔下验光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对比。结果:患儿配戴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为0.38±0.29,配戴RGPCL的矫正视力为0.49±0.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2,P<0.05)。配戴RGPCL 2年后,患儿的矫正视力为0.60±0.30,与2年前比较,差异明显(t=11.23,P<0.05)。配戴RGPCL 2年后,陡峭中央角膜曲率、角膜中央曲率、眼轴长度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患儿的屈光度,在配戴RGPCL前及配戴RGPCL 2年后,分别为-6.42±2.47D、-6.78±2.21D;配戴RGPCL 2年后,患儿的屈光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高度近视患儿的矫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角膜接触镜(又名无形眼镜或隐形眼镜)是利用毛细管吸力和表面张力、盖在角膜表面具有一定屈光力的薄镜片。可用于矫正屈光不正,治疗某些眼病和改善容貌等,在西方国家已较普遍应用。我国自1958年以来在少数大城市研制和应用,远远不能适应广大患者的需要。1981年我院与太原光学仪器厂协作,用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甲脂,polymethylmathacrylate)制成直径8~9.5mm的微型硬角膜接触镜,并进行  相似文献   

19.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由于其具有安全性、良好的光学性能、科学设计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屈光不正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不但对近视有良好的矫治作用,而且对散光也有矫正作用。本文针对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在近视、散光的矫治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接受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164只眼,使用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82眼,试验组使用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对照组使用博士伦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观察并记录患者戴镜前、戴镜1周、1个月、3个月的检查结果,包括矫正视力、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充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矫正视力≥1.0的比例在戴镜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润滑液的有效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膜充血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润滑液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新型硬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