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 为探讨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对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动态脉压将患者分为两组 (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 ,动态脉压 <6 0mmHg为A组 ,动态脉压≥ 6 0mmHg为B组。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并比较 6 8例年龄≥ 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脉压以及左室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结果 动态脉压≥ 6 0mmHg组较动态脉压 <6 0mmHg组的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 (P <0 0 1) ,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 ;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加大(P <0 0 5 )。结论 动态脉压高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较动态脉压低者更易导致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平均脉压(ABPP)分为≥60mmHg组和〈60mmHg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并计算LVMI,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mmHg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值、夜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值、24h平均收缩压负荷值及LVMI明显高于ABPP〈60mmHg组;24hABPP增大,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949,P=0.00)。结论脉压增大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不仅要控制血压在理想水平,还要尽可能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脉压变化与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进行分组:A组为运动试验停止后6分钟脉压〉60mmHg者,B组为停止运动后6分钟脉压40~60mmHg者,对比分析两组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差异。结果:脉压〉60mmHg组左室重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P〈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脉压恢复延缓,可能与心脏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脉压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5,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脉压(PP)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TMa)变化的关系。方法:用血压计,超声心动图和端粒酶PCR-ELISA方法检测6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和20例血压正常PP<60mmHg的,PP,LVM和TMa。结果:高血压≥60mmHg组TMa比血压正常组的高(P<0.05),高血压PP≥60mmHg组与高血压PP<60mmHg组和血压正常组比LVMI最高(P均<0.05),结论:脉压增大促进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Ma。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脏重构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50mmHg分两组;A组,血压晨峰≥50mmHg组;B组,血压晨峰<50mmHg组。所有受试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A组左室肥厚发生率,左房内径增大发生率较B组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24hPP)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4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24hPP≥60mmHg的患者88例列为A组,24hPP〈60mmHg的患者57例列为B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LVMI及影响LVMI的3大因素(IVST,LVPWT,LVEDD)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1),显示随着脉压增大,出现明显的左心室肥厚;三型肥厚组患者的24hPP均高于无肥厚组;以扩张性肥厚组最显著。A组患者EF及E/A均低于B组,显示随着脉压增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以舒张功能受损更显著(P〈0.01)。结论24hPP增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减退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脉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脉压 (P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 74例ACS患者分为PP <65mmHg组 ( 2 0例 )和PP≥ 65mmHg组 ( 5 4例 )。分析 2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 1)PP≥ 65mmHg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PP <65mmHg组 (P <0 .0 5 ) ,其中≥ 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在PP≥ 65mmHg组中高达 96.3 %(P <0 .0 1) ;( 2 )PP≥ 65mmHg组冠脉狭窄程度与PP <65mmH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发生ACS时 ,PP大的ACS患者其危险因素多于PP小者 ;PP与相关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9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按照动态脉压值分为动态脉压<60 mmHg组(112例)和动态脉压≥60mmHg组(117例)。2组均行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血生化检测。结果动态脉压≥60 mmHg组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动态脉压<60 mmHg组(11.5±1.4 m/s比10.3±1.2 m/s,P<0.01);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偶测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脉压、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呈正相关(r=0.302,0.248,0.224,0.306,0.365,0.466,0.492,0.372,0.552,0.546,0.488,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24 h脉压、24 h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及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及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对 30 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并根据年龄分为 :A组 (对照组n =16 1) ,年龄 <6 0岁 ;B组 (观察组n =14 6 ) ,年龄≥ 6 0岁。两组中又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 ,进一步分为 4个亚组A1 、B1 组 (无脑卒中 ) ,A2 、B2 组 (脑卒中 )。结果 B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脑卒中 ,其血压昼夜节律性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B组脉压 [B1 组昼脉压 5 2 .9mmHg(1mmHg =0 .133kPa) ,夜脉压4 9.4mmHg;B2 组昼脉压 5 3.2mmHg ,夜脉压 5 3mmHg]较A组脉压 (A1 组昼脉压 4 3.6mmHg ,夜脉压 4 0 .3mmHg ;A2组昼脉压 4 7.2mmHg ,夜脉压 4 4mmHg)明显增大 (P <0 .0 5 )。B2 组夜间收缩压 (12 8.1mmHg)明显高于其余 3组 (A1组 117.4mmHg、A2 组 12 1.1mmHg、B1 组 12 0 .7mmHg ,P <0 .0 5 )。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降低、动态脉压增大及夜间收缩压增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关系,探讨脉压和血浆BNP水平可否作为判断左室功能不全的临床指标。方法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监测7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天平均脉压(ABPP),据ABPP值分两组:(1)PP/〉60mmHg,41例;(2)PP〈60mmHg,3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反映左室功能不全指标E/A比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美国Triage及其试剂盒快速测定血浆BNP水平,对BNP、PP与LYEF、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PP≥60mmHg组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PP〈60mmHg组(P〈0.01),PP与血浆BNP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PP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7.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PP与血浆BNP水平密切相关,PP和血浆BNP可作为判断左室功能不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樊民  丁茹  任雨笙  黄佐 《心脏杂志》2008,20(4):432-43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平均脉压大小分为PP≥60mmHg组(27例)、PP<60mmHg组(29例),分别予以氯沙坦50100mg/d口服治疗24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系统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PP≥60mmHg组患者FMD受损程度较PP<60mmHg组更为显著(P<0.05);氯沙坦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脉压均有所降低(P<0.01)、FMD均有所改善(P<0.01),而较之PP<60mmHg组,PP≥60mmHg组患者脉压的降低及FMD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脉压增大可能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氯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降低脉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脉压大的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2.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诊所脉压(PP)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9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07例正常血压者(正常组)。所有入选者测量非同日3次诊所血压,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组均根据PP水平:<40mmHg(1mmHg=0·133kPa)、≥40~<50mmHg、≥50~<60mmHg、≥60mmHg分为A、B、C、D4个亚组。结果:高血压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随着PP增宽呈增大趋势,D亚组的LVMI为175·56±30·20;而在正常组中,不同亚组间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升高是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左室结构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细胞内钙 ,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5 8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 2 4h动态血压及Fura 2荧光光谱法测定淋巴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 ,舒张功能。根据脉压将病人分为两组 :①脉压大组 (n =32 ) ,平均脉压6 5mmHg ;②脉压小组 (n =2 6 ) ,平均脉压≤ 6 5mmHg。结果 脉压与细胞内胞浆游离钙浓度呈正相关 (P <0 0 0 1)。与EF斜率及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及P <0 0 1) ,与收缩功能指标 (EF % )无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大者 ,细胞内钙浓度增高 ,对心脏的损害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仪测量左室重量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相关参数。比较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PP和左室功能。高血压组分为高PP组和低PP组,对比分析两组左室功能和结构。结果高血压患者脉压(PP)和心功能指标(EF、EPFV、APFV、E/A)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血压组患者血压参数与年龄、体重指数及心功能参数作相关分析,示PP与年龄正相关,PP与二尖瓣E峰及E/A值负相关(P<0.01)。高血压患者高PP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左室肥厚率明显高于低PP组(P<0.01),而收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两组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PP主要与左室舒张功能有关,高PP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尿微量蛋白有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  李燕玲 《心脏杂志》2008,20(1):89-9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尿微量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1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各脉压组之间尿微量白蛋白(ALB)的观察。结果ALB在脉压为50~59mmHg(1mmHg=0.133kPa)组和<50mmHg组、60~69mmHg组和50~59mmHg组、≥70mmHg组和60~69mmHg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尿素氮、血糖和脉压是ALB的相关因子(P<0.05、P<0.01)。结论脉压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ALB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病人24 h脉压与血清尿酸、胆红素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按照脉压(PP)的不同,分为PP1组(脉压<51 mmHg)、PP2组(脉压51 mmHg~65 mmHg)、PP3组(脉压>65 mmHg),每组40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结果随着脉压增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PP3组>PP2组>PP1组(P<0.05或P<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降低,PP3组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 6 0岁以上人群进行血压及心电图检查 ,对其中 75 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 ,按平均动脉压 <113mmHg、≥ 113mmHg分为两组 ,再以脉压 <6 5mmHg、6 5~ 85mmHg、>85mmHg分为三个亚组。 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逐渐增加 ,P <0 .0 1。 (2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 ,P >0 .0 5。 (3)脉压相同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 <113mmHg、≥ 113mmHg两组进行比较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无差异 ,而平均动脉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平均动脉压 <113mmHg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比SBP、DBP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研究新视点: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张维忠 《高血压杂志》2003,11(6):506-507
背景  近年来关于脉压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随访结果引起人们重视。在法国巴黎对1 9 0 0 0多名男性长达 2 0年的随访观察中 ,证实无论年龄 <55岁或≥ 55岁 ,无论平均动脉压 <1 0 7mmHg或≥1 0 7mmHg,脉压越大 ,存活率越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 ,舒张压越低 ,脉压越大 ,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越高 ;当降压治疗时舒张压 <65~70mmHg时 ,收缩压降低获得的益处将被抵消。美国Framingham研究认为 ,中、老年人收缩压≥ 1 2 0mmHg时 ,脉压增大在冠心病预测上优于收缩压或舒张压。最近的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9.
动态脉压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PP、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PP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动态脉压(24hA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水平显著增大,24h平均收缩压(24hA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水平显著升高,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显著下降,而2组间d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的24hAPP、dPP和nPP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3)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升高;(4)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的IMT显著增厚。结论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与心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平均脉压(ABPP)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将486例EH患者行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按ABPP≥60 mmHg和ABPP<60 mmHg分为两组,将两组的多普勒加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中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EF、E/A,以及两组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脉压增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病例增多,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主动脉内径增大病例增多,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压增大,增加了对靶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对心脏损害,进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EH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能有效减轻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