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学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超选择旋股内、外侧动脉、髂内动脉注射罂粟碱、尿激酶、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I、II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4例 ,治愈率 2 0 .83% ,有效率 10 0 % ;III期 32例 ,有效 2 6例 ,无效 6例 ,有效率 81.2 5 %。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I、II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坏死(ON)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缺血在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一般采用髓芯减压术、骨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但均有其局限性。我们采用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对1998年 相似文献
3.
4.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观察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杜海泉孔艺钟云培我们从1995年8月开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新技术,至今治疗了23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探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价值,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临床... 相似文献
5.
6.
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虽然治疗方法很多 ,但疗效差异很大 ,部分患者需要置换股骨头才能缓解症状。近年来经动脉介入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对部分病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均为非外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 ,年龄3 7~ 66岁 ,平均年龄 5 4.4岁 ,男性 2 1例 ,女性 7例 ,均为单侧发病 ,临床表现以患侧髋关节疼痛为主 ,并有间歇性跛行 ,部分病例有髋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其中 2 3例均行CT检查 ,Marcus分期系统均为 1~ 3期。 1次治疗 1 2例 ,2次治疗 1 2例 ,3…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骨科领域中迄今尚未解决的顽症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所致,其病程长,致残率高。早期治疗对防止患者致残和预后至关重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颇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1992年开始国内学者在总结介入治疗骨肉瘤、脑血栓的基础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介入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并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文献,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灌注扩张血管、溶栓、止痛及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16例20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5髋二次治疗,3髋三次治疗。结果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明显缓解和改善,骨质结构不同程度修复。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小,血管开通率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股骨头及其周围的微循环,且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促进坏死骨的修复,是一种相对安全并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穿刺法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地送至旋股内、外动脉,缓慢注入罂粟碱10~30mg,尿激酶30~50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40~70m l。注药前后分别作血管计数,以观察患侧股骨头的血供改变情况。术后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钙片和鱼肝油,以加强疗效。一般行3次介入治疗。结果经用本法治疗后髋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和改善,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治疗后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5);血管狭窄或阻塞较前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对股骨头血液供应起到了改善作用,是一种创伤小、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Ficat分期,行超选择旋股内、外侧动脉、髂内动脉注射罂粟碱、尿激酶、复方丹参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进行疼痛、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或评分。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ungerford分期,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68髋),采用超选择灌注扩血管溶栓术,将导管插入患髋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注入扩管溶栓药物。治疗前后6个月分别进行患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0-Ⅱ期有42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Ⅲ-Ⅳ期有26髋,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后,41例(83%)髂外动脉造影显示旋股内、外动脉的分支血管轮廓不同程度增粗且分支数目增加;44例(占91%)患者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不适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CT、MRI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髂外动脉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能有效增加股骨头和关节的供血。介入治疗对0-Ⅱ期患者,能够延缓病变的发展,避免或延迟行髋关节置换术。对Ⅲ期、Ⅳ期患者,只能作为姑息疗法,缓解髋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在介入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消失,缓解率达到89.8%,X线、CT复查,65.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入治疗成人激素性股骨头骨坏死疗效评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骨坏死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引用国内学者制定的成人股骨头骨坏死疗效评价法 ,对 1 8例病人分别于介入治疗后 6个月、1 2个月摄影复查 ,并对临床评价和 X线评价进行综合打分。结果 :经介入治疗 6个月、1 2个月后 ,优分别为 1 0例、1 7例 ,良分别为 1 3例、9例 ,可分别为 4例、2例 ,差分别为 2例、1例。结论 :该方法对 1期~2期病人疗效明显 ,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38例ANFH的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每支血管分别灌注溶栓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0个月摄X线平片或\和CT及MRI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影像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得以修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骨膜细胞移植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在体外培养骨膜细胞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骨膜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的修复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生犬的胫骨骨膜,进行骨膜细胞培养。将8只成年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2周后,将实验组培养的骨膜细胞移植到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内,对照组不做骨膜细胞移植。6周后取出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内有大量新骨形成,新生骨质呈小梁状排列,小梁表面常有单层的成骨细胞覆盖,提示新骨形成活跃;小梁间的纤维肉芽组织内血管丰富。而对照组的股骨头内骨小梁萎缩变细,骨质坏死;小梁间被纤维肉芽组织充填,血管稀少。结论骨膜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5 9例 96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血管扩张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6 4只股骨头症状明显改善 (占 6 6 .7% ) ,32只股骨头症状略有缓解 (占 33.3% )。结论 使用正确的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