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洋  张国桥  付国建  张晨曦 《安徽医学》2015,36(11):1387-138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腰髋部骨密度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作为2型糖尿病(T2DM)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3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腰髋部骨密度水平,骨质疏松发病率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较,T2DM 组的 L1,L2,L3,L4,股骨颈,大转子及 Ward 区的股骨密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2DM 患者腰髋部骨密度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病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性激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定3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女性正常对照组,均测定瘦素(LEP)、空腹胰岛素(FINS)、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骨密度(BMD)。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女性糖尿病组LEP、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2、BMD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E2水平、BMD较绝经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后T水平升高(P〈0.01).(2)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发现,T、LEP、E2与BMD相关。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性激素与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骨密度与同年龄组女性进行比较,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了解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蚌埠地区169例女性2型DM患者(年龄40~89岁)和151例女性对照人员(年龄40~84岁)L2~4及股骨近端部位BMD,并进行比较。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长,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50~59岁、60—69岁、70~79岁股骨近端部位BMD均低于正常人,L2~4的BMD在60~69岁年龄段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不论腰椎还是股骨近端部位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检出率在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中有36例发生41例次骨折,骨折发生例数与BMD的T值降低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百分比在I区间与Ⅲ区间、Ⅱ区间与Ⅲ区间有显著差异,当BMD≤-3.0SD时骨折发生例数显著增加。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应引起重视以预防病理性骨折;当BMD≤-3.OSD时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临床上可将当BMD≤-3.0SD时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5.
郭海青  袁宏  王敬立 《新疆医学》2007,37(3):122-125
随着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髋部骨密度(BMD)减少是髋部骨折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量的研究已经显示BMD并不是髋部骨折预测的唯一因素或者最佳因素,髋部的几何结构也使非常重要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从60~80岁,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了13倍,但此阶段BMD的降低仅使骨折的危险性增加了1倍,  相似文献   

6.
曹晶  江霞 《医学综述》2014,(11):2078-20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168例T2DM患者(T2DM组)和1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腰椎(L2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168例T2DM患者(T2DM组)和1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骨密度测定,对两组骨密度水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进行比较,并对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男性T2DM患者除L2外,其余部位骨密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女性T2DM患者除L4外,其余部位骨密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T2DM组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49.43%,健康组为17.07%(P<0.05)。T2DM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与BMI、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骨密度较健康组低,骨质疏松发病率较健康组高,且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BMI、胰岛功能均是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雯雯  王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19-2120,21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光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6例健康者(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近端及全身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PI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FPI水平分别为(1.05&#177;0.40)μU/ml和(0.91&#177;0.25)μ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检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分别为(1.12&#177;0.20)g/cm^2与(1.09&#177;0.19)g/cm^2、(0.89&#177;0.16)g/cm^2与(0.90&#177;0.12)g/cm^2、(0.95&#177;0.16)g/cm^2与(0.92&#177;0.30)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4.4%(15/104)和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NBMD组)和2型糖尿病骨量低下组(IBMD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FPI水平及使用胰岛素达1年以上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6.5&#177;12.5)岁与(62.4&#177;9.8)岁、(1.12&#177;0.39)μU/ml与(0.91&#177;0.38)μU/ml、35.8%与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健康者相当;高水平的FPI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冯正平  黄姝 《重庆医学》2005,34(1):40-41
目的研究2型DM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173例2型DM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组L2~4及股骨近端BMD.结果 (1)65岁以上年龄组的男性2型DM患者L2~4、Neck、Ward's区、Troch的BMD较同龄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55~65岁年龄组L2~4、Ward's区BMD与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2)55岁以上的女性2型DM患者L2~4、Neck、Ward's区的BMD较同龄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1)不同性别、年龄的2型DM患者各部位BMD改变不同.(2)55岁以上年龄组的2型DM患者腰椎、股骨Ward's区BMD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面积骨密度(aBMD)和髋部肌肉面积及密度与髋部骨折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首次髋部骨折后48 h内就诊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组(A组)、2年以上再发髋部骨折组(B组)、随访期内未再发骨折组(C组)。采用扫描的CT图像评估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Osirix软件测量臀大肌肌肉(G.MaxM)和臀中小肌肌肉(G.Med/MinM)的横截面积和密度,计算机断层X射线吸收技术(CTXA)测量股骨近端的aBMD。logistic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再发髋部骨折风险,多变量逻辑回归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组年龄高于C组(P<0.05),肌肉参数和骨密度均低于C组(P<0.05),但上述指标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肌肉面积、密度及股骨近端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ed/MinM密度在校正年龄、性别和第1次髋部骨折前PMS评分后仍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相关(OR=1.88,95%CI:1.20~2.94,...  相似文献   

10.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 2型糖尿病 (DM)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双能 X线吸收法 (DEXA)测定 5 2 9例女性 2型 DM患者及 733例健康对照者腰椎正位 1~ 4椎体 (L1~ 4 )、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髋部总体和华氏三角的骨密度 ,并按体重指数 (BMI)、年龄和病程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体重组 (2 0 5年组大转子、转子内区、髋部总体、华氏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均低于≤ 5年组 (均 P<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2型 DM中年龄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负相关 (P=0 .0 0 0 ) ,绝经后时间与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 (P=0 .0 36 ) ,体重与除华氏三角部位以外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 ,BMI与华氏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 ,病程与各部位骨密度无相关性。正常对照中年龄与各部位的骨密度亦呈负相关 (P=0 .0 0 0 ) ,体重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结论 :2型 DM对患者骨密度无不良影响 ,骨质疏松不能作为 2型 DM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行颈部血管彩超,IMT<1.0 mm为对照组,IMT≥1.0 mm为实验组.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技术检测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变化组,分析各组生化指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发生骨量变化的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HOMA、TC、TG、LDL-C、UA、MAU、硬化斑块是骨量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病变与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三亚本地居民发生髋部骨折时的骨密度值,为髋部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10月一2016年7月骨科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健侧股骨干密度,绘制基线,并与全国范围平均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该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的骨密度基线要高于全国范围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患者股骨干各部位BMD值均高于女性患者,以股骨颈为参照,对照结果为(0.771±0.106)g/cm2 vs(0.608±0.106)g/cm2,高年龄段患者股骨干各部位BMD值要高于低年龄段患者,以60~69岁年龄段为参照,对照结果为(0.771±0.106)g/cm2 vs(0.608±0.106)g/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亚地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密度基线要高于全国水平,相应预防标准应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QCT测量511例正常成人、48例老年2型糖尿病人和81例老年对照组腰椎松质骨密度,对比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并分析其与绝经年限、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胰岛素、C肽、性激素、骨钙素(OC)、尿脱氧吡啶啉(D-pyd)及糖尿病病程的关系.结果(1)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组骨密度为(75.25±26.76)mg/cm3,女性组为(51.37±21.27)mg/cm3,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女性其骨密度及雌激素水平低于男性组,D-pyd高于男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骨密度无差异,其骨密度的改变可能与正常老年人一样是年龄增加的结果;老年女性骨密度较男性低,D-pyd较男性高,这可能是其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徐晓明  鲁厚根  汪娅 《医学综述》2011,17(23):3642-364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指骨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9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指骨BMD分为三组,骨质疏松(A)组30例、低骨量(B)组38例及骨量正常(C)组28例。选取健康对照(D)组26例,分别比较各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bA1c、Hcy、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A组与B组Hcy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与D组,且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P<0.05);血浆Hcy的水平与指骨BMD呈负相关(r=-0.601,P<0.05);BMI与骨质疏松是Hcy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1=-2.108,b2=2.787,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血浆Hcy水平可能与其指骨BMD减低有关,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放免法测定其血清雌二醇、睾酮、孕酮、泌乳素水平,井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显著低于峰值骨量组和同龄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雌二醇、零酮、泌乳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BMI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空腹胰岛素与睾酮水平、空腹C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患者腰椎BMD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而健康人各部位BMD均与雌二醇、睾酮水平显著相关(P=0.001);糖尿病患者BMD还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显著相关(P〈0.05),其L3密度与BMI显著相关(P=0.01)。结论男性患者腰椎BMD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相关,股骨近端BMD主要受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健康的绝经女性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三角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①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4、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P〈0.05)。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与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绝经年数是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等未见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绝经后骨密度降低较健康女性更为明显。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高血糖对骨密度降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骨定量超声在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其内在原因.方法 用超声成像骨密度测定仪(UBIS)对213例男性T2DM患者及213例男性健康对照者跟骨作超声波传导速度(SOS)、骨强度指数(STI)、骨超声振幅衰减(BUA)等骨定量检测,其检测值与对照组的参数相比,得到T积分,按WHO规定,得出骨骼健康状况诊断结果;测量T2DM两组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指标等.结果 213例T2DM患者中,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54.9%(P<0.025),该组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HbAlc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 男性T2DM患者易于并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其内在原因与低胰岛素减少、高HbA1c所导致的骨量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LEA)程度与骨密度(BMD)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219例T2-DM患者,运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进行双下肢动脉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的LEA评分及病变程度将T2-DM患者分为无病变(65例)、轻度病变(62例)、中度病变(56例)和重度病变(36例)4组,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的BMD,观察分析不同组间的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探讨LEA改变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随着LEA程度的加重,HBAlc、FBG、2HPBG、TC、TG、LDL逐渐升高,HDL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LEA程度评分与所检查的腰椎和股骨的BMD均呈负相关(P<0.05); (3)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D改变、HBAlc、TC是T2-DM患者LEA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中LEA程度越严重,其BMD下降越明显,BMD的下降是LEA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