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动肌力训练仪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脑瘫患儿肌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所有病人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动肌力训练仪进行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40min,2-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都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GMFM评定站立项和走、攀登项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自动肌力训练仪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可作为重要的肌力训练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分析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接受不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脑瘫患儿按不同的年龄段及脑瘫类型,采用药物、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高压氧、针灸按摩、水疗、中药熏蒸、理疗、引导式教育和培训家长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88例患儿的综合运动能力测试均有提高,疗效评定,优良率达59.1%。结论家长与医院配合康复时间越长,疗程越长,疗效越好。脑瘫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偏瘫型脑瘫患儿66例分成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还接受患侧上肢的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患侧上肢的肌张力及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可促进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的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都进行运动疗法、智力训练、针灸、理疗、静滴护脑药物,每日一次;治疗组加感觉统合训练1次/天,20分/次,3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疗效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项发育商。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组大运动DQ分别由60.1±17.7分、59.0±15.0分提高到69.4±18.4分、77.8±17.3分,2组治疗前后大运动DQ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运动DQ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运动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言语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脑瘫言语障碍患儿2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发育商、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力、语言行为、社交行为的发育商,观察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 0. 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的应用能够促进脑瘫言语障碍的智力发育,改善口部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院内86例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分析对比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痉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的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0级痉挛程度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头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能够改善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15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处于Ⅰ~Ⅲ级的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包括治疗矫正衣及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每周参与训练5 d,每天训练3 h。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和Peabody粗大运动评定量表(PDMS-2)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Peabody姿势项、Peabody移动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MFM和PDMS-2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应用全方位密集型运动训练系统有利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短期内能达到核心稳定的疗效,为脑瘫儿童提供一种新颖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童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儿科NICU病房接受监护治疗痊愈出院的90例高危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他们初始情况有专人依据52项神经运动检查方法进行评定,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待2岁时再次进行评价.早期干预组有专业的康复师进行干预治疗或由康复师为家长做指导制定训练计划,家长在家完成.而对照组没有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结果 早期干预组的脑瘫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是预防或减少高危儿童脑瘫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监测在评估脑瘫儿童口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瘫口部运动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口部运动训练,观察组在表面肌电图监测指导下进行口部运动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采用语言发育评定表(S-S)、口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对治疗前后患儿口部肌肉运动功能等进行评估,采用表面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咬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结果:(1)训练前,两组口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两组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2)训练前,两组放松及主动活动状态下咬肌、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两组各肌群RMS均上升,观察组患儿不同肌群不同状态下RMS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口部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康复训练中应用表面肌电监测,可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改善患儿口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疗法对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水疗结合常规的运动疗法,对我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收治的6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在肌张力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方面,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水疗对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疗效,且水疗治疗手段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患儿容易接受和配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康复疗效评估提供科学、简便的工具。方法采用GMAE、GDSGM分别对34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比较。对8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将得分输入GMAE进行数据分析。A组:治疗时间3个月,常规治疗加GMAE提供的预期训练目标;B组:治疗2个月,方案同A组;C组:仅常规治疗3个月。对照组为30例健康患儿,两次测评间隔3个月。结果 34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评估,GMAE结果差异显著(t=5.26,P〈0.0001);GDS-GM结果差异不显著(S=87.5,P〉0.05)。83例患儿中,各组首次、二次检测及两次检测GMAE结果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两次检测结果差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对照组中,3岁以上组GMAE首次测量值显著高于3岁以内组(P〈0.05)。3岁以内组两次测量差值明显高于3岁以上儿童,差异显著(P〈0.05)。结论 GMAE可量化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康复训练后进步变化幅度,具有科学、简便、实用的特点。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GDS-GM。还能反映不同年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的特点,其显示的预期训练目标对脑瘫患儿个体精细化康复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合国内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肌张力、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疗效显著,靳三针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脑瘫患儿的家庭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对于脑瘫患儿,家庭治疗相当重要,脑瘫患儿的家庭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是脑瘫运动康复中不容忽视的措施之一,是治疗师和患儿家长的共同康复任务.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内容除了日常生活照顾外,还要注意随时矫治患儿的异常姿势和体位.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条件,脑瘫患儿为数不少,康复设施相对缺乏,这就决定了对脑瘫患儿在家庭中进行日常生活动作指导和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就脑瘫患儿的家庭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肌张力、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疗效显著,靳三针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reva踝关节运动仪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物理治疗、佩戴踝足矫形支具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踝关节运动仪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疗效评定指标为下肢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分值、Berg平衡的分值(BBS)。结果2组患儿分别经过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分值及BB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疗效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eva踝关节运动仪治疗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踝关节活动范围,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其整体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以常规康复训练,B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另给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儿的功能独立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电子生物反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D区、E区评分、步行能力(步速、步宽、步长)、平衡功能(BBS)评分等。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 D区、E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GMFM 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步速、步宽、步长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步长长于对照组,步速高于对照组,步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一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可显著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微循环学杂志》2010,(2):60-84
目的:探讨针灸在脑瘫康复中的脑功能代偿作用。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补肾组穴:督脉穴13针配伍涌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以及醒神头针(神庭透百会,百会透脑户和四神聪)。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评定两组临床康复疗效以及头颅CT、SPECT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治疗后发育商(D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头颅CT脑发育不良、脑萎缩的好转率和头颅SPECT脑神经元代谢功能恢复正常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能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运动处方对卒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功能改善及维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1月康复治疗后转为家庭康复的66例卒中患者,随机单盲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在家进行随意自我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与家庭康复运动处方,监督执行,疗程为3个月,疗程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肌力评定量表、威斯康星步态量表综合评价上下肢功能、肌痉挛程度、主要运动肌肌力、步态情况,分析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及维持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肌力评定量表、威斯康星步态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肌力、威斯康星步态量表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康复运动处方规范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的疗效巩固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翰杰  陈恒  马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179-118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77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联用RTMS治疗,观察组接受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联用RTMS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踝关节活动度、侧肢体肌张力变化、Gesell量表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语言发育能力、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潜伏期、动脉血流速度(Arterial blood flow velocity,VP)和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ign-significant relation,S-S)、Gesell量表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classification,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E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VP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可提高脑瘫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功能、踝关节活动度,疗效确切,并能促进智力、语言发育,增加大脑血流量、皮质运动区兴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