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咸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一个方面,它是直接从药物所具有的味来确定的,但实际上,它不仅表示药物的实际性能,同时还反映各种药物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若干规律性的联系。随着祖国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此以《中药学》教材为依据,以书中所载48种咸味药为研究对象,从药物来源及药用范围、咸味药与中药四性及归经关系、咸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咸味药的配伍作用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静雅  曹煌  龚苏晓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6,47(16):2797-2802
对中药五味中咸味的中医药内涵、咸味药基原的分布特征以及咸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关联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咸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了咸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咸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中药的性质是指其固有性质,包括形、色、气、味、质地等,以五味较为重要,其实质是理化性质,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效应,是由中药的固有性质产生的,包括四气、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本文以《药典》为依据,探讨了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的关系。发现辛味多温热,苦、甘、咸味多寒凉,酸味则温热与寒凉相近。各种味均入多经,在总体上以入肝经最多,其中苦、咸味主入肝经,辛、甘、酸味主入肝、肺、脾经。甘味有毒药最少、辛、苦味有毒药较多,酸、咸味有毒药居中。  相似文献   

4.
正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是中药药性核心理论之一。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从广义上来说,辛味药能散、能行,可以发散风寒、起到活血行血的作用;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即可补虚、和中、调和药性,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药能泄、能燥,具有燥湿、泄浊的作用;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  相似文献   

5.
咸补药性论     
咸为中药五味之一,《内经》最早论述咸味之药性云:“咸软”,“咸入肾”,“咸走血”。后代医药学家承袭了这一药性观点,迄今为止,对咸味药药性的论述,仅限于此。考察历代本草书籍,相关医药论著及临床用药,发现成味药物具有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毒性的产生应有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就是五味,中药的功效和毒性均来自五味。在五味中有毒药物的数量以辛、苦味为多,甘味最少,酸、咸味居中。  相似文献   

7.
归经系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特殊选择作用,它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一起对药物性能进行了高度概括.中药归经是古代本草学著作记载的中药与天然植物药最主要的区别,表达了药物作用趋势必然包括"从给药到发生药效"的整个动态过程.多年来随着中草药成分化学、药理及临床试验研究的进展,已逐步揭示出中草药归经与其化学成分、药物性能与疗效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8.
中药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表示药物的实际性能,同时也反映着各种药物所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若干规律性的联系。为使对中药药性理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药物来源及药用范围和药性等方面,对五味的分布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10.
五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开运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2-724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五昧理论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五味理论,分析药物真实滋味与作用标志--"五味"的关系,五味对五脏调节作用及作用的规律,正确认识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为完善五味理论,探讨五味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药性能与炮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味和功能 ,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和毒性等内容。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中药的炮制是我国历代医学家经过临床用药实践形成的一项制药技术。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的性能 ,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更好地发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在这方面历代医药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就笔者实践体会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的性能与炮制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1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改变  “气”是指药的性质分寒、热、温、凉四类 ,俗称“四气”。“味”指药物的味…  相似文献   

12.
五味与四气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味是中药的固有性质,是中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四气是药物作用的四种性质,是在五味的基础上产生的作用。在五味与四气的具体关系上,辛味药主要产生温热作用,甚少产生寒凉作用;苦味药与之相反,产生寒凉作用的多,产生温热作用者少;咸、甘味药以产生寒凉作用者为多;酸味药产生寒凉及温热两类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药咸味泻下质疑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李家明,韩兆红主题词攻下,五味中药药味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阐明中药药味及其作用的说理工具。对于中药咸味所具有的作用,上自古代医药典籍,下至当今各类中医药书籍,多有"咸能泻下、润下"...  相似文献   

14.
历代本草书籍所收载的咸味药,记载有异,数量不一,为了使所研究的咸味药物具有代表性,本文以《中药学》三版教材为蓝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为准绳,选取咸味中药42种为研究对象,论述如下。一、咸味药的来源 42种咸味药,分布在动物、植物、矿物三类之中。其中动物药为多,占咸味药的67%。它们分布的科属毫无规律,提示我们药物的科属与咸味无内在联系。二、味的辨析历代都把食盐的味道推为标准的咸味,有人以此味道标准作过实验(张季平等:中药气味初步研究,江苏中医,1964年10期封  相似文献   

15.
勿日汗  年莉 《天津中医药》2014,31(12):760-762
海洋中药是中药群体中特殊的一类药物,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药性和功效的特殊性。整理古代海洋中药共128味,并按功效、入药部位、自然属性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海洋中药中补益药和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居多,缺少解表药、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海洋中药多数为动物肉类药物。同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毒性与功能主治进行了作图分析,发现海洋中药中寒性药物和平性药物居多;甘味药物和咸味药物居多;归肝、肾、肺、胃经的药物居多;海洋中药多数无毒。  相似文献   

16.
1 中药的双向性作用中药性能的双向性 中药的作用是建立在其性能特点上的 ,四气五味、归经相合 ,往往反映出药物的多种功效 ,并使治疗效果呈双向性。例如丹皮 ,苦辛而微寒 ,清热凉血为其主要功效 ,其芳香辛散苦泄和性寒清热凝敛的性能特点决定了丹皮的双重作用效果 ,故丹皮既能活血散瘀 ,通经消症 ,用于治疗瘀血所致的痛经、血滞经闭、症瘕等症 ;又能凉血止血 ,用于治疗血热出血 ,发斑吐衄。中药药势的双向性 中药的药势是以升降浮沉理论为基本内容的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是药物作用于人体不同的趋向性 ,是与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一般…  相似文献   

17.
运用现代药物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从中药物质基础、作用于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结合中药配伍与复方整体性研究,分析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评价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四气五味理论以临床证候为基础,通过探讨与药物成分、机体反应、生物代谢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医学的联合运用。中药药物成分对药性归属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且现代医学物质相关研究与传统五味界定存在差异,其主要成分与功效不完全相关,需进一步探索及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药性味学说的现代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学者们从文献学、形态学基础、结合量子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诠释药性理论,推动了药性理论的发展。但是,如果中药的"酸味"就是因为中药的氢离子,"甜味"就是由于糖,这就落入了研究化学药的"窠臼",很难全面客观地阐释中药的性味特点,尤其是古人对五味的确定,并非单凭药物的滋味,还有通过药物作用的反推。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归经理论的概念内涵.方法 通过梳理中药归经理论的概念渊源,探讨中药归经理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五味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归经的"经"的具体所指和归经"所归"的物质基础.结论 中药归经理论是历代医家以脏腑经络学说、五味理论为指导,以临床所治病证的疗效为依据,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阐述中药作用机理的定位、定向理论.归经的"经"应指经脉为宜;归经"所归"的物质基础应指药物所化生的"药食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