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情况,为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现场检测和热释光法测定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以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和全身剂量当量远大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01)。结论 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5):462-464
目的了解邢台市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的防护状况,为保障介入放射工作者的健康和规范发展介入放射学,制定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模拟介入放射手术条件,测定介入放射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共测定11家医院,13台X射线机,介入放射手术操作人员左手和胸部受照剂量最高为980和735.3μGy/h,并且床上球管X射线机操作者操作各测试点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床下球管X射线机。结论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市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情况,为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定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释光探测器测定工作状态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五个身体部位的辐射水平。结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前列腺受照剂量最低,下肢受照剂量最多,介入工作人员穿防护设备可明显降低受照剂量。结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受照剂量,但膝关节是五个部位中最易被忽视、受照剂量最高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介入放射工作中操作者和患者受照剂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中操作者和患者的受照剂量。方法使用热释光剂量探测器和辐射剂量仪现场测量,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剂量监测和估算。结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明显大于常规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结论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的管理,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受照剂量,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偏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偏高的原因,并分析降低其受照剂量水平、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质量的对策。方法 调查1999~2000年福建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超过国家标准导出限值的3/10者的受照原因、工作量、工作场所防护水平。结果 61.3%的受较高剂量照射并非实际受照,实际受照主要是从事介入、移动式X射线床边机及非隔室操作的人员,受照原因是防护条件差、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结论 今后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改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加强单位自身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6.
邹蓉珠 《现代保健》2010,(21):175-176
目的为了解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受辐射情况,保护从事介入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介入放射治疗中的防护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对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和估算。结果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穿铅背心)左右前臂受照均值最高(0.22mGy/次),胸部铅衣内外受照均值(0.20mGy/次、0.17mCy/次)次之,头前额受照均值最低(0.12mGy/次);操作人员在肿瘤介入治疗和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时受照均值为0.18mGy/次,介入止血时受照均值为0.20mGy/次;铅防护吊屏前受照均值为1.52mGy/次,铅防护吊屏后受照均值为0.26mGy/次。结论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需穿铅衣;铅防护吊屏对防护有重要作用;介入放射治疗中全部操作人员应作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为改善工作人员防护条件,降低受照剂量提出防护建议。方法查阅某医院2014年度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2014年度所有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平均为0.51 mSv,其中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较高,分别为1.03 mSv和0.68mSv,放射治疗和X射线影像诊断较低,分别为0.41 mSv和0.50 mSv。结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应采取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护设施防护、适当减少工作时间(轮岗和增加操作人员)等方法和措施,有效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及患者受照剂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的卫生管理,保护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方法 使用热释光剂量探测器和现场测量辐射剂量仪,分别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进行剂量监测和估算;结果 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剂量明显大于常规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受诊治的患者平均一次治疗所受剂量约为公众年剂量当量限值的1/13;结论 应将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人员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接受X射线照射的特点,从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特点及手术室的前期准备入手,以DSA机常规防护方法为例,探讨如何降低受照剂量,保护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4):365-366
目的研究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为制定介入放射工作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静脉血,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淋巴细胞68h,低渗、固定、制片、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淋巴细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介入放射组染色体细胞畸变率为1.72%,对照组为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照剂量≥50mSv/a组染色体畸变率(4.67%)均大于受照剂量较低的各组;放射工龄5a~和10a~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2.12%和1.86%)高于〈5a和≥20a工龄组(分别为0.50%和0.62%)。结论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有一定的影响。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检测射线辐射细胞遗传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伊犁州各级医院X线机房辐射防护状况及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方法测定医院各X线机房环境剂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州X线辐射本底水平值为(0.13±0.04)μGy/h,各机房各种设施中剂量率≥本底值的2倍者主要是机房门、控制室门、铅玻璃窗。心脏介入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当量为(2.39±1.97)mSv/a,明显高于放射诊断人员的(1.20-1.49)mSv/a。结论伊犁州各医院X线机房辐射防护情况整体尚好,但个别医院X线机房存在防护未达标问题。必须强化医院X线机房的设计、施工、验收时的审查、督查、审批工作。对心脏介入工作人员应从多角度进行综合性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南通市某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2009-2017年个人剂量以及现场辐射状况,为保障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介入放射工作现场辐射剂量率检测采用辐射检测仪(AT1123),个人剂量检测系统采用热释光剂量仪(RGD-3D、FJ-427A)。结果 该三甲医院2台介入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为39.74~492.48 μGy/h、17.28~198.72 μGy/h,2009-2017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值均高于普放科室工作人员(2015年除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放射科机房内的辐射剂量率要明显高于机房外,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要明显高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因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科学操作介入放射设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水平,探讨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及其减低剂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河北省4家省级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56人,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不同放射工作人员,不同部位受照体表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体表受照剂量中,手背部最高,为317.86μGy,其次为甲状腺部位,为233.15μGy。个体受照剂量最高部位为骶尾部脊索瘤栓塞术术者的手部,为3 122μGy。不同手术类型中,肿瘤栓塞术致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其他手术。上球管较下球管使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高。结论介入操作中,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差别很大,受手术类型、手术复杂程度、术者的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使其受照剂量合理降低,特别是主动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各类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为改善其辐射防护措施,更准确地为职业病诊断提供剂量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太原市145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8年累计监测2799人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37±2.14mSv,各年分别为1.71±1.40、1.36±1.62、1.59±3.47、1.28±2.22、1.35±1.90、1.20±2.15、1.22±1.63mSv,人均受到职业照射的年剂量当量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2002~2008年累计人均年剂量当量,介入放射学人员为4.39±7.55mSv,核医学工作人员为1.36±0.92mSv,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为1.28±1.73mSv(P〈0.05)。同一年份中,不同放射工种人员的剂量(除2002年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测的2799人次中,剂量当量〈2mSv的占86.75%,2~4mSv的占11.90%,5~19mSv的占1.68%,≥20mSv的占0.29%。[结论]太原市绝大多数放射诊疗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较低,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苏萌  赵健  米丽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12-271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从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天津市和平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对2009—2011年该区1 232人次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工种、不同剂量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的总集体剂量当量为807.8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656 mSv/a,97.40%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小于5 mSv。不同工种中,以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1.479 mSv/a,其次为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最低。结论该区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较低水平,工作条件和环境基本是符合要求和安全的,但仍有以临床介入为主的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限值。提示我们应重视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高剂量的情况,加强对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和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医院32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8—2020年介入工作类型、岗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信息,用SPSS 22.0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每年有效监测率分别为78.82%、81.65%和96.85%,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6.134,P <0.001);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为0.142 mSv、0.142 mSv和0.265 mSv,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2018年(H=24.562,P <0.001)和2019年(H=39.378,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介入临床医生组>介入护理人员>技师组(H=10.699、6.562,P <0.01);2020年心内科介入医生个人年剂量监测结果高于综合介入、神经介入、血管外科3个科室(H=35.530、37.614、35.496,P <0.001...  相似文献   

17.
杨彦文  殷强  牛庆国  周开建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89-1590
目的调查河北省部分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情况。方法对2010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248人)年人均剂量当量监测数值进行比较,个人剂量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范围为0.13~1.41 m〕mSv/a,平均值最低的工种为诊断放射学(0.13 mSv/a),最高工种为介入放射学(1.41 mSv/a)。介入放射学及医用加速器年人均有效剂量与诊断放射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牙科放射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县级以上医院放射防护工作开展较好。但仍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工作。对牙科X线机的防护也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武汉市某医院从事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共211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个人外照射剂量和2018年初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按工种将研究对象分成X射线影像诊断组(104人)和介入放射学组(107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人群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辐射暴露剂量和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关系。
  结果  介入放射学组个人年剂量均值[(0.16±0.21)mSv]高于X射线影像诊断组[(0.09±0.07)mSv](P < 0.01),介入放射学组的肌酐(Cr)值[(81.00±15.43)μmol/L]高于X射线影像组[(73.18±13.31)μmol/L](P < 0.05),其他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剂量每增加1个单位,研究对象中淋巴细胞(LYM)计数降低0.73个单位(P < 0.05)。未发现血常规和血生化其他指标与年剂量存在关联关系。
  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r值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防护现状,为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利用X、γ散漏射线巡测仪451P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HT5"SS]2016年共监测介入放射工作职业性外照射757人,有效监测536人,有效监测率为70.8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9 mSv;2017年共监测1 123人,有效监测309人,有效监测率为27.52%,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47 mSv;2017年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1);第二术者位总体空气比释动能率要高于第一术者位,且头部空气比释动能值均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2016—2017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较低剂量照射水平但有效监测率偏低;放射防护工作仍需不断完善,重点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