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气夜行于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卢曼 《河南中医》2002,22(3):5-6
卫气是营养各脏的源泉,是联系整体的纽带,卫气与五脏的整合,反映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此反映卫气夜行于阴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谈《内经》卫气运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萍 《四川中医》2004,22(2):20-21
本文归纳总结《内经》条文,对卫气运行之规律、特点、根于肾等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卫气运行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运行是基础理论中争议性很大的一个问题,目前随着中医免疫学和时间中医学等边缘学科的兴起,人们意图通过各种方式对卫气的有无、部位、循行路线进行研究。《内经》最早提到了卫气,但头绪繁多,难于系统,故后世在研究卫气的过程中出现了多方面的争议。本文就笔者学习《内经》的一点体会,对卫气的运行再进行一次探讨性的整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以期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俾益。一、卫气所在部位就人体某一部位而言脉内脉外皆有卫气,  相似文献   

4.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其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它是阴阳二气最基本的性质和规律,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阴阳交感的思想源于《易经》之八卦和六十四卦,其命题的提出则首见于《易传》,先秦诸子亦有颇多论述。《黄帝内经》称之为“阴阳相错”。阴阳二气的和谐运动是阴阳交感的基础,阴阳交感是自然界万物化生的根源和动力。是气化作用的中心环节。可以说,没有阴阳交感就没有自然界及其一切,也就没有人类,因此在学习和研  相似文献   

5.
6.
潘毅 《国医论坛》1996,11(1):12-13
新的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增补了阴阳交感这一点.并认为阴阳文感是阴阳的最基本前提,没有阴阳文感,就没有世界,则阴阳的对立制约,王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规律就无从论及了。阴阳交感的概念,导源于《易经》“成卦”,《易经·咸》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而审其内涵,则与八卦布陈密切相关,先天八卦的市陈(尼附图)根于《易经》之文,《说卦》曰:“天地定位,山译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根错。”我们只要据此图,将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卦两两互…  相似文献   

7.
从阴阳的概念、阴阳的运动及阴阳学说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阴阳学说,对"阴阳交感"之说提出了质疑,认为阴阳学说的内容加入了"阴阳交感"之说似有不妥.  相似文献   

8.
卫气开合论     
于越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51-652
概述了《内经》中有关卫气开合的理论 ,分析指出了卫气开合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人体呼吸 ;脉息、机体温凉变化、机体不同抗病状态的作用。卫气的开 ,可因于阳气偏衰、风火暑邪侵袭、药食气味之辛 ;卫气的合可因于阳气偏盛、寒邪侵袭、药食气味之酸  相似文献   

9.
论卫气的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种 ,其功能一是卫护肌表 ,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营养脏腑、肌肉、皮毛 ;三是控制调节腠理的开合 ,排泄汗液及维持体温的恒定。笔者根据《灵枢·卫气行》、《灵枢·脉度》、《灵枢·经别》、《灵枢·营卫生会》将卫气的循行路线论述如下。1 卫气的白昼循行黎明之时 ,卫气浮出于目 ,上行于头 ,沿颈部下行足太阳膀胱经 ,循背部向下到足小趾之端的至阴穴 ,再入足心 ,出内踝入足少阴肾经 ,自足少阴肾经照海穴入阴跷脉。从阴跷脉返回到目内眦。另外 ,卫气白昼循行还有五条侧支循行。一是卫气从目外眦别出 ,向下沿足少阳胆经到足…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圆道运动的基础上 ,由于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吸引、交互感应的作用下产生的。当机体阴阳圆道运动发生变易 ,人体就会发生某些超越一般认识的特异现象。本文就阴阳圆道在人体生理活动的趋向、发生交感变易引发的特异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和《中医学》教材(第三版)中,论述阴阳的基本内容时,提出了“阴阳交感”这一新的论述。本文就此论述的出处、历史文献记载、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在中医医籍和中医临证方面做一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和《中医学》教材(第三版)中,论述阴阳的基本内容时,提出了。阴阳交感”这一新的论述.本文就此论述的出处、历史文献记载、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在中医医籍和中医临证方面做一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脏腑演化,有严格的命名原则,明淅的演化图谱。它完全按照《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有规律而演化,并与五行揭示出的五过程演化律相吻合。从脏腑的结构学基础,洞悉阴阳交感,会发现阴阳蕴含着深刻的生命运动规律,并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谈《黄帝内经》阴阳的辩证关系和阴阳的主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河北中医》2007,29(7):636-637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它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是其理论核心,《黄帝内经》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  相似文献   

15.
从卫气运行谈“胃不和”与不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内经》关于卫气的睡眠理论谈“胃不和”引起不寐证的机理,认为脾胃功能失常,引起营卫化生不足或枢机不利而卫气运行失常是不寐证发生的原因所在,所以谓脾胃而恢复卫气的正常运行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维娜  李炳茂 《河北中医》2013,35(8):1236-1237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学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本思维体系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有形象思维模式、逻辑思维模式、数学思维模式等方法,具有整体可分性、唯物辩证性及发展进步的性质,是认识自然、认识人体、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科学的指导理论,在中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予良  石玉山 《中医杂志》2005,46(5):396-397
<内经>所论之阴阳,有非人体医学阴阳与人体医学阴阳之分.而非人体医学阴阳又分为哲学、天文、地理、气象、药物学阴阳5种;人体医学阴阳亦分为人体脏腑、部位、生理、病理、信息学阴阳5种.此两类阴阳,除哲学阴阳属抽象概念外,其它阴阳,皆属具体概念.人体医学阴阳不可与哲学阴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8.
刘东明 《国医论坛》1999,14(4):42-42
认为风寒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为痹让发病外因,营卫失调,气血不和为痹证发病内因,内外因相合是痹证发病根本病机所在。卫气的充足与调畅,对抗御邪,调节气血运行,预防痹证发生角度考虑,选取阳经,且以足太阳,足阳明为主,并主要选取关节附近的腧穴。  相似文献   

19.
<灵枢·卫气行>描述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运行的昼夜节律是怎样产生呢?按照天人相应的观点,卫气的运行实际是人体阴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与天地的阴阳运动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简论五脏精气阴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内经》中有关精、气、阴阳的概念,对现行的五脏气血阴阳理论的不足之处作了评论,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五脏主藏精,精化为气,精与气皆可分阴阳等基本观点,重构了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以较确切地表达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证型,为脏腑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