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的治疗,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60年代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70年代应用血管扩张剂提高了疗效;80年代转化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提高了心力衰竭的存活率.90年代针对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理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过去的10年间明显增加了一倍,根据1995年WHO的报告,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约2500万,每年新诊断的患者约200万以上。目前,慢性心力衰竭(CHF)的5年病死率是50%左右,与恶性肿瘤相近。除了泵衰竭引起死亡外,CHF患者的心性猝死率是正常人的6~9倍。最近,尽管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死率正在下降,但CHF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负担却呈增加趋势。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轻-中度CHF的预后。而对重症心衰患者的疗效正在临床观察中。CHF的新治疗方法包括:新药治疗、手术和辅助装置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由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心衰的治疗方法随之取得进步,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心力衰竭治疗各时期的特点Katz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I期(1948~1968年),已应用200年之久的洋地黄仍为主要药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沛然 《中级医刊》1995,30(2):13-14
  相似文献   

5.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增敏剂,在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心衰的治疗在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上左西孟旦,效果显著提高,以下从机制、临床应用效果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半个世纪,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管理发展较快,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降低三分之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病死率都显著降低,只有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个例外,HF已成为全球沉重的疾病负担[1]。我国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预计心力衰竭患者450万,且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健康,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2]。在二十世纪后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些药物改变了我们对HF患者的管理模式,并提高了HF患者生存率及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尽管如此,在过去15年中,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试验结果提示,大多数药物治疗未能显示出对可用治疗方案有任何额外的益处[3]。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目标:在第三季度心血管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中应当掌握:1.心力衰竭的概念;2.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3.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客观评价标准;4.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心力衰竭治疗的回顾及现状(上) 1 基本概念 1.1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定义为: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即为心力衰竭.本文所指的心力衰竭是指慢性收缩性心衰.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是由不同病目的 心血管疾病到展到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其发病机理、治疗、预防的研究已引起关注,下面对其发病因素及有效合理治疗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最终发展为心衰的人群也逐渐增加。而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当心衰症状出现时,表示心脏已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怎样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运动耐量,防止心脏损害的进一步加重,以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尹瑞兴 《广西医学》2002,24(3):361-365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 ,它与许多恶性肿瘤一样预后不良 ,较之心肌梗死预后更差 ,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状况 ,也是一主要的保健问题。美国的Famingham研究报道每年每一千人心衰的发生率为 3 8%~ 5 0 %。在常规治疗下 ,症状出现后五年的死亡率为 6 2 % (男 )和 4 2 % (女 )。多年来洋地黄和利尿剂一直是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 ,但它们在延长病人生存中的价值尚未得到确认。因此 ,人们注意力集中到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不足为奇的。下面简单介绍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1 内科治疗进展1.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1,2〕:β受…  相似文献   

13.
陈贵宁 《当代医学》2011,17(2):21-22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50岁年龄段患病率为1%,80岁年龄段已升至10%。我国心衰患者住院数量占同期心血管疾病20%,死亡数量却占40%。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高,致残死亡率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一旦发展到心力衰竭阶段,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引起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和乏力引起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引起肺淤血和/或外周水肿.这些异常均可影响患者的个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但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某些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耐力差而体液潴留少,而另一些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而很少有呼吸困难和乏力症状.由于并非所有的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初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容量超负荷,故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用"心力衰竭"取代以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已明确心衰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是心肌重构,而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可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循证医学已证明ACEI/ARB和B—blockers等抑制神经内分泌药物可减少病死率。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逆转心脏重塑,人们在不断探索新型药物。现就近年来CHF的药物治疗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高,预后不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力衰竭传统治疗药物至今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目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主要有伊伐布雷定、沙库比曲/缬沙坦以及托伐普坦等,另有部分药物仍在研发阶段,且临床获益已日趋明显。干细胞疗法作为新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其需求量大,可见心力衰竭再生疗法具有巨大潜能。迄今为止,心力衰竭基因靶点检测仍未有重大突破,基因靶向治疗尚未实现;器械治疗作为心力衰竭尤其是难治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亦日趋成熟,但远期安全性仍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元南 《当代医学》2000,6(6):23-26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 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较差。近20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入神经体液调节时代。在洋地黄、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的基础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已取得初步成功,但尚未根本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早期,药物治疗是关键,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肼苯哒嗪和硝酸盐等.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徐标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210009近年来有关心力衰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心力衰竭治疗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治疗心衰以改善心衰症状为主,现在不仅要改善症状而且要提高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传统治疗心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