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儿科自1996年5月—1999年5月收治新生儿924例,死亡41例,其中早产儿死亡28例。为查明新生儿主要死因及相关因素,为围产保健提供依据,特将本组死亡病例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  收治新生儿924例,其中早产儿110例,足月儿814例。死亡41例,男26例,女15例,其中早产儿死亡28例,病死率占早产儿的25.45%;足月儿死亡13例,病死率为1.60%。来自城市363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2.48%;农村561例,死亡32例,病死率为5.70%。患病日龄<1天者265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9.43%,1天~7天者247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4.45%;>7天者412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21%,入院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的死亡情况,以了解胎龄、出生体重对早产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儿1 453例,依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统计其病死率,并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 453例早产儿中,死亡47例,病死率为3.23%.胎龄<32周早产儿的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值均<0.05),胎龄≥32周早产儿的病死率与胎龄无关联(P0.05).胎龄<32周早产儿的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感染(3例);胎龄32~36~(+6)周早产儿死亡原因前2位分别为先天畸形(3例)、新生儿感染(2例).结论 胎龄32周、体重达1 500 g可能是胎儿发育的一个界点.应加强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病死率及死亡疾病的变化趋势,为提高无锡地区儿童医疗质量、降低儿童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儿童医院共248886例住院病案首页资料,其中转归为死亡的187例,将出院主要诊断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22个章节进行分类统计;分为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以及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按年龄分组,分为新生儿组0天~28天,婴儿组29天~1岁(不含),幼儿组1岁~3岁,学龄前儿童组4岁~6岁,学龄儿童及青春期≥7岁;分别计算患儿病死率以及死因构成,观察其趋势变化。结果 某儿童医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2006年-2013年病死率最高为新生儿组(0.18%),主要死亡疾病分类: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7.1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7.12%),2014年-2021年病死率最高为婴儿组(0.10%),主要死亡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21.0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1.05%),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布在婴儿期组、学龄期及青春期组,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  相似文献   

4.
319例低出生体重儿疾病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新生儿病房1984年3月1日至1987年2月28日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319例,死亡99例,病死率30.7%。尸检66例,尸检率67.3%,为了提高低体重儿诊治水平,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14例,女105例。7天内发病242例(75.8%),~14天49例(15.4%),~28天28例(8.8%)。早产儿255例(77.9%),足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于2004年2月~2006年2月期间,共收治新生儿肺炎病例136例,其中足月儿104例,早产儿32例;生后24小时内发病的40例,~7天65例,~28天31例;住院天数平均为10~14天;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其中128例痊愈出院,有  相似文献   

6.
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686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8.04%(686/3802)。其中死亡35例,病死率为5.12%(35/686)。现对35例早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早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通过对德州市住院新生儿现状的调查,了解我市目前住院新生儿的疾病谱及转归.②方法 抽取全市4所医院,回顾性调查了出院的住院新生儿2 100例.③结果 男女性别比为1.564∶1;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45.7%,住院早产儿所占比例较2002年(19.7%)有明显增高;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黄疸、肺炎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胆红素脑病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转归:治愈率为52.2%,好转率为35.2%,自动出院占7.5%,病死率为5.1%.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入院后24 h内占56.3%.④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住院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入院后24h内,应加强入院后24h内的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掌握新生儿各种疾病患病率及死亡因素。方法:对1 028例住院新生儿患病率和11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住院新生儿各种疾病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重症肺炎(38.13%),缺氧缺血性脑病(20.14%),硬肿症(14.79%),颅内出血(8.07%),败血症(6.91%)。死亡前5位依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16.91%),硬肿症(13.82%),败血症(12.68%),颅内出血(10.84%),营养不良(10.42%)。缺氧性疾病发病和死亡于疾病早期,感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于疾病晚期。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儿。日龄越小,A pgar评分越低,则患病率和病死率越高。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防止产伤和产时、产后感染是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新生儿硬肿症是围产期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病死率高达40~50%。1971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科收治硬肿症228例,对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85例,女43例,男女之比为4.3:1。7天以内发病者165例,占72.4%,其中3天以内发病者117例,占51.3%。早产儿77例(33.8%),双胎10例(4.4%),过期产1例(0.4%),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衡阳地区南华大学附一医院2007~2012年6年间0~14岁的住院儿童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儿前五位主要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降低儿童病死率。方法对南华大学附一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6年间,住院的24 305例0~14岁患儿中17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年龄分布、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病因变迁、病死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2年住院儿童总病死率为0.70%,6年间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170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08例,女性62例,男女比例1.7∶1.0。以0~28天病死率最高,为0.99%(46/4651);住院3天及3天以内死亡者例数最多,占死亡总数的72.35%(123/170)。前5位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新生儿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3.53%(142/170)。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 2007~2012年6年间病死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各年龄期的重点保健措施,降低早产儿出生率,预防感染性疾病,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新生儿病房 1985~199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1387例,早产儿210例占住院新生儿的15.1%,将早产儿按体重及时期分组,分析主要疾病发生情况。本组体重小于2500克者178例(84.8%),大于2500克者32例(15.2%),体重大于1500克者180例(85.7%),小于1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30例(14.3%),早期新生儿173例(82.4%),中晚期新生儿37例(17.6%).全组早产儿主要疾病发生顺序为:硬肿症、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各组疾病发生情况大致相同,仅中晚期早产儿组感染明显增加.本文还讨论了早产儿疾病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应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病人死亡年龄、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疾病、病死率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1-2011年儿科21 182例住院病人中15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1-2011年儿科住院病人中死亡150例,病死率为0.71%;总体呈下降趋势;以新生儿病死率最高,占总病死率的69.33%;住院1~3d死亡124例,占死亡总数的82.67%;2007-2011年住院病人病死率明显低于2001-2006年(P<0.01)。主要死亡疾病:新生儿期以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为前3位死亡病因,婴幼儿期以支气管肺炎为主;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死亡疾病不尽相同。结论降低儿童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和窒息的发生、防止呼吸道感染、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抢救水平、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了解儿童死亡疾病的变化规律,采取不同的疾病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儿童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55~1964年共治疗小儿破伤风78例,死亡31例,病死率达39.1%。计新生儿45例,生后5~9天发病36例(占80%),结果:痊愈11例,好转12例,治愈率51.1%;死亡22例,病死率48.9%一,平均住院6.1天。小儿33例,年龄1~15岁,以3~5岁(12例)为多见,结果:痊愈17例,好转7例,治愈率72.7%;  相似文献   

14.
284例新生儿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新生儿疾病的发病原因、死亡原因及病死率,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住院的284例新生儿疾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疾病按住院人数多少依次为呼吸道疾病(40.8%)、早产低体重儿(12.7%)、消化系统疾病(11.6%)和感染性疾病(9.2%);按病死率依次为肺出血(100%)、早产低体重儿(25%)、缺血缺氧性脑病(20.8%)和颅内出血(20%);死亡病例中,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死亡率高.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加强早产儿呼吸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得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现将我院1991.2~1993.6间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经细菌培养阳性者6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41例,女,21例,0~3天10例(16.13%),4~7天10例(16.13%),8~28天42例(67.74%)。其中早产儿1例,体重<2500克3例,羊水混浊6例,胎膜早破3例,窒息5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一直较高,近年来由于计划外超生情况的存在,患病率较前有增高趋向。为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的因素,现将我院1983年至1992年收治的66例作一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6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例。足月儿63例,早产儿3例,土法接生61例,占92.4%。死亡35例,总病死率为53.0%。其中1989年以前本院收治34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70.6%。1989年至1992年收治32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34.4%。 二、低体温、强直、角弓反张与病死率关系:低体温组34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70.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分析研究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1994年1月-2005年12月间4098例住院新生儿中的67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分析,对新生儿的死亡情况、主要疾病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住院新生儿4098例中死亡67例,病死率为1.63%。前6年新生儿病死率为2.73%。后6年新生儿病死率为0.90%。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前6年病死率为68.18%,后6年病死率为30%。新生儿疾病死因构成比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已由前6年的最后一位上升为后6年的第1位。结论: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率近年有了明显下降,死亡原因和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要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必须认识当前新生儿死因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产儿科质量。加强围产期及孕期的保健,以降低先天性畸形和疾病的发生率及其产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临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便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NRF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产前疾病、出生时情况等)、疾病诊断、选择性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预后等。6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成三组,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7~42周的足月儿。结果:胎龄<34周的早产儿Apgar评分较其他组偏低(P<0.05)。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胎龄<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占绝大多数(72.0%),晚期早产儿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7%)和肺炎(41.7%)多见,足月儿则以肺炎占半数(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56例(83.6%);好转2例(3.0%);放弃治疗9例,病死率13.4%。胎龄<34周患儿住院时间(20.1±6.0)d比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长[分别为(12.0±2.2)d及(10.7±2.5)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所至,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发病、多发病的认识。预后受原发疾病、胎龄、并发症诸多因素影响,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对危重早产儿转运过程的影响及预后的相关性,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对转运的早产儿46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等级医院转诊早产儿预后不同,市级医院转诊早产儿预后好,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0.55%,乡镇卫生院转诊早产儿预后差,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20.69%,转运时间早的预后好,≤24h放弃治疗及治疗及病死率为1.12%,转运时间晚的预后差,>24h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9.37%(P<0.01)。结论院前急救及掌握好转运指征及转运时间是救治早产儿成功的关键,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611例,对其中胎盘早剥49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情况:剖宫产23例(46.9%),子宫卒中9例(18.4%),产后出血15例(30.6%),并发DIC2例,均急诊入院,治愈出院。因B超误诊延误治疗,造成产妇死亡1例。胎儿情况:死胎10例,死产7例,新生儿死亡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40.8%。早产儿24例,其中死亡13例,其围产儿死亡率54.2%。足月新生儿24例,死亡6例,其中胎儿畸形2例,脐带打真结1例,3例II度窒息,1例死产。结论应高度重视胎盘早剥的危害性,加强预防,及时采取必要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