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及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7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及D2以上的淋巴结清扫,分析贲门癌浸润胃壁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后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7.3%、34.2%,pT3、pT4的贲门癌患者pN3转移率分别为4.8%、15.2%,并且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P〈0.01),清扫15或30个以上淋巴结的贲门癌患者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清扫少于15个淋巴结者(P〈0.05、P〈0.01)。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分别为14.2%、2.52%。结论 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只要条件许可应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D2^+术式),必要时联合脾、胰体尾整块切除,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221例施行D2根治术、术后经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21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5%.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相同浸润深度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随淋巴结清扫数目的 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pT1.2期≥15枚、pT3期≥20枚时,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P<0.05).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应积极争取清扫足够的淋巴结,以提高疗效;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联合脾切除治疗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D2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对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16例进展期胃上部癌N0.10淋巴结转移患者施行D2根治术,其中联合脾切除术者(切脾组)73例,未联合脾切除术者(保脾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216例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1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数目均明显高于保脾组(P〈0.05)。是否联合脾切除、肿瘤浸润深度和胃切除方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3期患者切脾组与保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7%和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患者切脾组与保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4%和2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和保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7%和17.5%,病死率则分别为4.1%和3.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脾切除有利于进展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清扫。对于T3期胃上部癌No.10淋巴结转移患者,施行全胃联合脾切除能够提高疗效,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Ⅱ期胃癌行D_2根治术检出淋巴结数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268例行胃癌D_2清扫术后按照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13版分期病理证实为Ⅱ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08年12月.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检出淋巴结(17.3±1.2)枚,其中淋巴结检出数低于15枚者109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67.8%和50.9%;检出淋巴结数多于或等于15枚者159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81.0%和66.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一步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组(pN_0组)199例,其中检出淋巴结数目低于15枚者95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0.4%和55.9%;多于或等于15枚者104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84.4%和66.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有淋巴结转移组(pN_1组)69例.其中检出淋巴结数目低于15枚者14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57.1%和34.3%;多于或等于15枚者55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3.4%和63.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以日本胃癌协会(JGCA)第13版为标准的Ⅱ期胃癌患者,D_2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超过15枚者.其生存率优于低于15枚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胸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经左颈右胸上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9例行传统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105例行胸腹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清扫纵隔淋巴结数目为(10.1±5.5)枚,明显少于开放组的(13.3±7.5)枚(P<0.01);但匹配术后病理分期后,各期腔镜组和开放组的胸内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放组和腔镜组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平均清扫数分别为(2.7±0.2)枚和(1.4±0.2)枚,下段食管旁分别为(1.0±0.1)枚和(0.6±0.1)枚,病灶旁分别为(1.7±0.2)枚和(0.7±0.1)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区域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30/105),低于开放组的41.2%(82/199)(P<0.05),但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12.4%(13/105)]明显高于开放组[2.5%(5/199),P<0.01)。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但在行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时,应加强对喉返神经旁、下段食管旁和病灶旁淋巴结的清扫,并注意喉返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241例胃远端癌患者施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ADG组)93例,常规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ODG组)1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LADG组和ODG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7.5±9.1)枚和(27.3±8.5)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T1、T2、T3期患者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G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DG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ODG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 2010年9月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160例,同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同分期)180例的病例资料,比较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病死率及生存率等.结果 (1)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6.3±12.9)枚,与开腹组(26.8±11.2)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93,P=0.694).(2)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239.1±132.1)ml vs.(296.9±135.6) ml,t=-3.971,P=0.000],术后肛门排气早[(3.6±1.0)d vs.(4.3±0.8)d,t=-7.161,P=0.000],但手术时间长[全胃(215.0±22.6) min vs.(199.3±15.8)min,t=6.155,P=0.000;远端胃(180.0±21.1)min vs.(156.8±9.9)min,t=6.931,P=0.000],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18.8% (30/160) vs.9.4%(17/180),Х^2=6.157,P=0.013].(3)腹腔镜组与开腹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48.1% vs.54.9%,log-rank Х^2=1.531,P=0.216).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类似,能够符合肿瘤根治原则.与开腹相比,腹腔镜组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点.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中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胃癌D2根治术中联合脾切除与否对胃上部、上中部及全胃癌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1989年1月至1994年12月问,对112例肿瘤位于胃上部、上中部或全胃的患者施行了D2根治术.其中61例接受保脾改良淋巴结清除术(保脾组),51例接受D2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切脾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和N分期及TNM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脾组和切脾组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1.0%和39.2%(P〉0.05)。保脾组Ⅰ、Ⅱ、Ⅲ、Ⅳ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6.7%、27.8%和17-4%.切脾组分别为100.0%、70.0%、26.7%和5.6%,两组各分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脾组和切脾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7.3d)长于保脾组(20.3d)(P=0.057)。结论对于胃上部、上中部或全胃癌,保脾改良淋巴结清除的D2全胃根治术不仅能取得与联合脾切除的耽全胃根治术相当的疗效,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5年1月至2004年11月,对634例胃癌患者施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R0切除).分析淋巴结清扫总数与阴性淋巴结数目的相关性;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总数、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591例(93.2%)获得随访,时间5~14年,其中位生存期为62.0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57.6%.淋巴结清扫总数与阴性淋巴结数目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阳性及阴性淋巴结数目和淋巴结清扫总数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同TNM分期中,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随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预测,淋巴结清扫总数每增加l0枚,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组为13.1%、Ⅰ期为14.2%、Ⅱ期为20.5%、Ⅲ期为17.5%和Ⅳ期为10.9%;而每多清扫10枚阴性淋巴结,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亦可提高:全组为19.2%、Ⅰ期为20.1%、Ⅱ期为18.8%、Ⅲ期为18.4%和Ⅳ期为18.0%.结论 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可反映胃癌淋巴结清扫的程度并预测患者预后,应努力增加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阴性淋巴结数目,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及组数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794例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有84例(10.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全组共清扫11770枚淋巴结,平均每例14.8枚。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数目、吻合部位与手术医生技能水平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淋巴结清扫枚数及组数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一定范围内淋巴结清扫数(小于50枚)及组数的增加无关,应尺可能广沔讹涪相含咎陌协滋田结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3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其中全胃切除术(TG组)326例,近侧胃大部切除术(PG组)187例。对2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G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3.6%、24.5%,明显高于。PG组的33.9%、14.1%,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4.421、P<0.05,X^2=5.726、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4.7%、3.1%,PG组分别为10.2%、2.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796、P>0.05,X^2=0.082、P>0.05)。结论对于肿瘤大于3.0cm或有淋巴结转移的Ⅲ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应施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远期疗效。全胃切除术不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中淋巴结(LN)的切除数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2年12月5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根据术中切除淋巴结的数量,将全部患者分组,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4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64.9%,5年无病生存率为47.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6)、T分期(P=0.008)和淋巴结清扫范围(P=0.013)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淋巴结切除数量少于6枚的患者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切除淋巴结数量在6枚以上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切除数量和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 患者的生存率与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呈正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中至少应该切除6个以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胃底贲门癌根治性切除与扩大根治性切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最佳范围。方法 对41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其中扩大根治性切除192例(扩大组),Ⅰ期11例,Ⅱ期40例,Ⅲ期121例,Ⅳ期20例,根治性切除226例,Ⅰ期19例,Ⅱ期53例,Ⅲ期131,Ⅳ期23例。对2且2术后5、10年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种术式的5、10年生存率;Ⅰ、Ⅱ期患者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Ⅲ期患者扩大组5、10年生存率较根治组分别提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对934例胃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RO切除),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腔镜组)506例,行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428例.对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的 差异,并分析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10)枚/例,两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相似(P>0.05),但腹腔镜组No.7、8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开腹组(P<0.05).按浸润深度分层分析,除pT3期腹腔镜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外,pT1-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胃切除方式分层分析,腹腔镜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均与开腹组相当(P>0.05);按手术时期分层分析,≤50例腹腔镜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少于开腹组(P<0.05),51~100例和≥101例则与开腹组相当(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0.1%,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腹腔镜外科医师技术逐渐成熟,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合理增加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laparoscopy assisted radical gastrectomy on lymph node(LN)dis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and to compare it with open gastrectom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34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from January 2007 to May 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mong the patients, 506 cases received laparoscopy assisted gastrectomy(LAG group)and 428 cases received open gastrectomy(OG group). The number of retrieved LNs and the survival curv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For all patients, the mean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was 29±1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LAG group and OG group(P<0.05). While the number of the retrieved No. 7, 8 LNs in LA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OG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as found in the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for the pT1-2stages tum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significantly greater number of LNs was harvested by LAG group in pT3 stage(P<0. 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in different gastrectomy types or extents of LN diss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50 cases, there were less dissected LNs in LAG group than that in OG group, while 51 cases lat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LAG group and OG group was 11.1% and 20. 1%, respectively(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number of dissected LNs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surgical skills, laparoscopy-assisted radical gastr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a safe and feasible procedure, and it is oncologically compatible with open gastrectomy. Suitable increment of dissected LN count would not increas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35例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患者进行手术.其中剖腹探查术20例,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115例.对影响手术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分析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剖腹探查术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7个月和3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8,P<0.01).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26.6%;肿瘤的直径、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No.10或No.11淋巴结转移、根治程度和受侵脏器切除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其中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手术根治程度及受侵脏器切除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牛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0%和3.5%.结论 对于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患者.施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能够提高疗效.如果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或无不可根治因素存在、或无合并其他脏器受侵.施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35例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患者进行手术,其中剖腹探查术20例,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115例。对影响手术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分析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剖腹探查术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7个月和3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8,P〈0.01)。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26.6%;肿瘤的直径、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No.10或No.11淋巴结转移、根治程度和受侵脏器切除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其中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手术根治程度及受侵脏器切除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0.0%和3.5%。结论对于胃底贲门癌侵及胰体尾患者,施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能够提高疗效。如果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或无不可根治因素存在、或无合并其他脏器受侵,施行联合脾及胰体尾切除术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8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忠亚  单国平 《腹部外科》2001,14(5):287-288
目的 通过研究进展期胃近端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因素 ,阐述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 4月~ 2 0 0 1年 4月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手术87例 ,探讨联合脾脏切除的指征。结果 进展期胃小弯近端癌No⑩~ 淋巴结转移率 7.2 % (2 /2 8) ,大弯侧及胃底部癌转移率明显增高 ,分别是 43.6 % (7/ 39)和 45 % (9/ 2 0 ) ,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进展期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 ,小弯侧癌应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 ;大弯侧及胃底部进展期癌如有根治可能应联合脾脏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