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私立学校1307名中学生吸烟与自尊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生吸烟与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以"青少年控烟项目调查问卷"和Rosenberg10条目自尊量表对武汉市私立学校的1307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从"不吸烟"、"尝试吸烟"、"吸一整支烟"到"吸过100支烟",学生的自尊量表得分依次降低,分别为29.92、29.03、28.57、27.41;已戒烟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戒烟的学生;未来可能吸烟者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未来不会吸烟的学生.结论:中学生吸烟行为与自尊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在青少年吸烟的干预措施中,应加强提高自尊心理水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晨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晨练老年人的幸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161名长期参加晨练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11名一般社区老年人为对照,应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晨练老年人的幸福度优于对照组(总分36.41±7.34,33.13±6.02,t=4.13,P<0.001),晨练组SCL-90结果也优于对照组(总分114.72±24.41/121.62±24.05,t=2.42,P<0.05);影响其幸福度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关系、对子女的满意度、对离退休的态度和居住条件.结论:老年人适度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以自编问卷、FES—CV和SCL-90为测试工具,以当地汉族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研究方法。结果:对于畲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在FES—CV的10个因子中,家庭亲密度和矛盾性因子对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显著.此外,情感表达、组织性和道德宗教观对畲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富裕个体户的家庭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精神健康测验(PHI)、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义鸟市42例富商家庭及33例普通家庭进行测评和对比分析。结果:富商家庭(男性:66.7%/39.1%,妻子61.9%/42.4%,子女34.1%/13.6%)较普通家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表现在男性的敏感多疑、好与人争执、行为控制能力差;女性的焦虑紧张、脱离现实及对心理挫折常常采取躯体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子女则为过分压抑、敏感和孤独性。结论:富商家庭较普通家庭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家庭环境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为学绩不良的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建设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以 2 3 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学绩优良生 1 1 8人 ,学绩不良生 1 1 6。男生 1 1 8人 ,女生 88人。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家庭环境量表 (FES— CV)进行测查。结果 学绩不良组与学绩优良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的某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学绩不良组在情感表达、独立性、文化性、组织性四项家庭环境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学绩优良组 ,而在矛盾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 ;学绩不良组的 SCL— 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七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 ;不同的家庭环境因子与 SCL— 90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学绩不良组存在较多的家庭环境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畲族中学生的家庭环境状况。方法以白煽量表和FES—CV为测试工具,以当地汉族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研究方法。结果畲族中学生家庭的基本状况为:大多为多子女家庭,居住在山区和农村,经济状况较差,父母亲文化程度偏低,职业多为农民;畲族家庭的独立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均显著低于汉族家庭,而道德宗教现和控制性均显著高于汉族家庭。结论畲族中学生家庭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初中预备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预备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9所普通中学的初中预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测评。结果: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均分大于2分以上的占35%.男生问题大于女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大于2分的学生其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娱乐性得分要低于心理健康总均分小于2分的学生:娱乐性和亲密性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结论:初中预备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治疗是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及是否留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铜梁县3个中学各随机抽取2个班,共6个班,有效问卷296份,其中男生129人,女生167人。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HS)同时施测。结果初中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M SSMHS各因子与FES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有着显著负相关。其中抑郁、焦虑、敌对与亲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77,-0.262,0.275;P0.01);强迫症状与情感表达(t=-0.143,P0.01),情绪不平衡(t=-0.211,P0.01);学习压力与情感表达(t=0.181,P0.01);抑郁与娱乐性(t=-0.275,P0.01);情绪不平衡与娱乐性(t=-0.299,P0.01)。M SSMHS各因子与FES的矛盾性有着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敌对、偏执、心理不平衡与矛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48,0.241,0.288,P0.01)。男女在抑郁(t=-2.75,P0.01)和焦虑(t=-3.36,P0.01)两项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学习压力(t=-2.51,P0.05)、适应不良(t=-2.26,P0.05)以及总分(t=-2.02,P0.05)上有显著差异。是否为"留守孩"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家庭环境、自尊与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自尊量表(SES)以及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某中学12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②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t=-2.36,P<0.05)、不健康饮食行为与缺乏运动(t=-3.01,P<0.05)和无保护性行为(t=2.60,P<0.05)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吸烟与过度饮酒行为和不健康饮食与缺乏运动行为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无保护性行为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③危险行为与家庭亲密度呈负相关,而与矛盾性呈正相关;④低自尊更具有攻击性,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⑤自尊在家庭环境和危险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结论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与其所处低亲密度的家庭环境、低自尊有密切关系,提高家庭亲密度,适当提高自尊对降低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柳州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1781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除恐怖倾向外,其它各因子分男生高于女生,两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3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年级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3因子分高于四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年级自责倾向、冲动倾向2因子分高于三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社交地位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社交地位初中生社交焦虑的特点.方法:采用量表法和同伴提名法对347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以收集他们的社交焦虑和社交地位方面的数据.结果:修订后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被试的有效工具;总体上看,社交地位对社交焦虑水平有影响,被拒绝组比受欢迎组和普通组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被拒绝的青少年更担心来自于别人的否定评价,这种焦虑主要是"指向外部的";而被忽视的青少年的焦虑表现是社交回避与苦恼,这种焦虑主要是"指向内部的".结论:不同社交地位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考察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和SCL-90对西安市的9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家庭功能的沟通、父母控制和父母关注维度上,女生得分低于男生(2.34±0.86/2.48±0.84,t=5.86,1.29±0.64/1.30±0.55,t=4.77,1.99±0.99/2.25±1.00,t=15.8,P<0.05、0.01);在沟通维度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3.43,P<0.05),高一学生得分高于初一(2.51±0.85/2.32±0.86),在父母控制维度各年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7.5,P<0.01),初一年级得分多于高一年级(2.35±1.04/2.04±0.98)。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功能的冲突与和谐、沟通及父母控制维度可正向预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回归系数=6.155、0.144、0.124)。结论女生的家庭功能状况好于男生,初一年级的家庭功能状况最好;家庭功能的冲突与和谐、沟通和父母控制维度均可显著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早期干预对独生子女健全人格发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儿童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独生子女健全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由国内专家创建的独生子女健全人格培养方案对0~6岁独生子女进行干预指导,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幼儿性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定幼儿心理卫生状况、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测定社会适应能力、儿童气质量表评定气质类型、中国比奈测定智商,并设37例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3.5%和全国流调的14.3%;研究组智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t=3.752,P<0.001);社会适应能力气质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均>0.05).但V9维度(反应阈)研究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趋于易养.结果:经对幼儿培养的早期干预,其健全人格指标优于非干预组.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警察心理素质研究Ⅲ.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探讨深圳警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团体测试方式对6107名深圳警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深圳警察SCL-90的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l0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而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深圳男性警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及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其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女性。36-40岁年龄段及副科级警察SCL-90多项因子分在各年龄段及各职务级别警察中得分最高;45岁以前,随着年龄的递增,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维度的均分均相应递增。结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务级别的不同对深圳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影响。积极应对有利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74,自引:4,他引:7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以武汉市某些高校17~25岁的大学1~4年级学生共1712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5%;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9%;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学业受影响、人际关系受损、遭家人朋友抱怨、放弃重要活动等;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体感受到的来自网络的吸引力、男性、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焦虑性、抑郁性、社交恐怖性是个体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信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治疗与预防要从性别、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16.
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方法:使用家庭访问方法对杭州市已婚男性居民进行了戒烟行为的调查.涉及的家庭通过多级分层抽样得到,调查对象从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个符合条件者.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目前吸烟状态、开始吸烟的年龄和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各种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按照应答的频数来确定其重要性.结果:从1976名访问对象中获得1922合格问卷,吸烟者904人,吸烟率为47.03%;在吸烟者中201人曾经戒过烟,占22.23%.导致戒烟失败的情境依次为社交(34.33%)、正性情绪(13.43%)、负性情绪(13.43%)、孤独(8.46%)和饭后(7.46%).结论:这个结果可以作为制定戒烟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族史、心理社会因素等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家族史、心理社会因素、疾病史等对帕金森病的影响。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结果:家族史(OR=13.54)、重大精神创伤(OR=3.02)、人际交往状况(OR=2.10)可增加帕金森病的风险。结论:本研究支持家族史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在帕金森病病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以老年心理健康问卷为评定工具,对424名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常模情况,并且由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等导致的变异性显著减小;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这与他们注重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夫妻关系和谐、富有生活情趣、子女关系融洽、适当参加一定工作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