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蕾 《上海护理》2004,4(4):21-22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动脉搭桥术(OPCAB)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1997年9月~200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龄冠心病患者63例,平均年龄74岁,做好OPCAB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63例患者中手术成功62例,病死1例,其中1例并发肺功能不全。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监护及时预防并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2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经心理康复、腹式呼吸训练和体力锻炼康复治疗的效果。治疗后安静时和活动时的平均呼吸率和心率均显著降低;FEV_1由1109±88.64ml升高至1624±101.8ml;FEV_1%由54±2.7%升至66.9±1.8%(P<0.01),有效率95.2%。其中6例慢性肺心病治疗后其心电图肺性P波消失。故认为康复治疗对改善COPD病人的呼吸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低钠血症3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一种常见慢性病 ,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对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病因较多 ,症状各异 ,极易误诊 ,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于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10 8例COPD中 ,有 3 6例合并低钠血症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根据 1983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收治COPD10 8例中 ,发生低钠血症 3 6例 ,发生率3 3 .3 % ,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5 6~ 83岁 ,平均 64岁 ;死亡 6例 ,占本组病例 16.7%。另本组病例入院前有严格限盐史 ,入院时仅 7例电解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方法,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62例,治愈率91.18%,治愈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6例,死亡率8.82%,死亡原因为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74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6个月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对照组不进行呼吸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组呼吸训练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用力呼气高峰流速(PEFR)、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增加,残气量(RV)、残气/肺总量%(RV/TLC)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呼吸训练能够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痛患者心脏变时功能改变及其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痛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组、对照组,所有对象实施运动平板试验,肺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同时行对照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冠心病组心脏变时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组比较,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增加,心脏变时指数及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心脏变时指数与白细胞总数、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变时功能明显降低,同时存在低程度的全身系统炎症,系统性炎症反应强度与心脏变时功能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3年的长期氧疗,于长期氧疗前及长期氧疗后观察患者住院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氧疗后1、2、3年与氧疗前基础值比较,患者住院次数减少,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低氧血症改善,营养状况好转.结论合理使用长期氧疗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氧疗的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一种不可逆的器质性疾病,患病后患者不可能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状态。但是为了不再使病变发展,且把残余机能最有效的利用发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康复治疗对 COPD的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COPD的康复治疗有下列数种: (1)肺理学疗法。 (2)吸氧疗法。 (3)运动疗法。 (4)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等。依据病变的部位和阻塞的机制不同,应用这些疗法时多少有些区别。例如:慢性肺气肿是因肺泡的破坏引起的阻塞性换气障碍,又因呼吸功能衰竭不能活动而引起下肢肌肉萎缩等,需要腹式呼吸训练、氧疗法、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将98例CKD 3~4期的患者,按是否合并COPD分为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血压、C反应蛋白(CRP)、肌酐等方面的变化和两组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及病死率。结果与不合并COPD组患者比较,合并COPD组吸烟患者比例、CRP、肌酐、蛋白尿水平更高(P<0.05)。随访结果显示CKD合并COPD的患者进入ESRD及病死率高(P<0.05)。结论 CKD和COPD常常合并存在,合并COPD可影响CK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0例术前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术前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血Cr(218.2±105.3)μmol/L)]的冠心病患者行OPGAB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为术前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例术前Cr303 mmol/L的患者术前72 h内预防性行血液透析2次.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5%,死亡原因为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而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第10天死亡.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血清Cr较术前无明显变化7例,较术前轻度增高3例,较术前明显增高(Cr增高>术前50%水平)7例.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1~38个月[(12.7±8.2)个月],随访期死亡1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死亡.8例随访期间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2例心绞痛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术后半年出现心绞痛症状,行PCI治疗后好转.结论 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经积极的围术期处理,行OPcAB后的近期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流量-容积曲线中小气道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 D)中应用意义。方法对COPD病人220例、吸烟无症状病人160例和220例健康体检者行肺功能测试,比较3组一秒率(FEV1/F VC)及剩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F50)、剩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F25)以及中段呼气流速(MEF25-75)。结果 吸烟无症状组小气道指标MEF50、MEF25、MEF25-75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降低,COPD组F EV1/F VC、MEF50、MEF25、MEF25-75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34.27~108.24,q=5.87~38.26,P〈0.05)。结论 吸烟者即使无症状也容易发展成为COP D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0例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30例体检者血清CRP、Fbg的含量,同时测定其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CRP及Fb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51.61、70.45,q=7.12~22.40,P〈0.05、0.01)。急性发作期病人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CRP及Fbg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q=20.06、9.61,P〈0.05、0.01)。血清CRP及Fbg水平与FEV1%及PaO2均呈负相关(r=-0.82~-0.68,P〈0.01)。结论检测血清CRP、Fbg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病情和疗效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的含量对辨证分型的作用,作者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肺肾两虚型为本病缓解期的81.8%,痰热郁肺型、痰湿蕴肺型多见于本病急性期,分别占66.7%、55.6%。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PA、TF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以TF含量下降最为显著(P<0.001),Alb含量下降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可考虑作为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型辩证分型时综合指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泼尼松龙口服和空白对照治疗。观察 3组患者在第 2 4、72小时和第 7天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布地奈德组和泼尼松龙组的呼吸困难评分、FEV1 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而布地奈德组和泼尼松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布地奈德组的副作用明显少于泼尼松龙组 ,与空白对照组相仿。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是COPD急性加重期激素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中低温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脑氧代谢与术后脑损伤和精神神经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择期CPB下行CABG病人8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异氟烷组(Ⅰ组)。两组常规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即刻P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1-2μg/mL,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4μg/(kg.min),Ⅰ组麻醉维持采用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4μg/(kg.min)和吸入异氟烷。两组术中间断静脉注射哌库溴铵,Ⅰ组在CPB中间断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30 min(T2)、降温结束后5 min(T3)、复温结束后5 min(T4)、CPB结束时(T5)从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球部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葡萄糖与乳酸(ADVL)测定,并计算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脑氧耗/脑糖耗比值(CMRO2/CMRGlu);术后采用标准神经功能和MMSE检查,将病人分为存在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POMD)和无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C)两组,并分别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组POMD发生率低于Ⅰ组(χ2=13.7,P〈0.05),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在T4点Ⅰ组明显低于P组(t=-2.46,P〈0.05)。T4点C组SjvO2、PjO2高于POMD组(t=2.16、6.07,P〈0.01)。T4点CBF/CMRO2比值POMD组显著低于C组(t=4.01,P〈0.001)。T3、T4、T5点POMD组CMRO2/CMRGlu比值明显低于C组(t=2.56-4.95,P〈0.05)。T4点POMD组ADVL高于C组(t=3.32,P〈0.05)。结论CPB下CABG术后精神神经并发症与CPB期间脑氧代谢失衡有关。异丙酚可以提高中枢氧合状态,减轻术后精神神经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肺心病病人6 0例,正常对照组4 0例。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D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清ACE水平(SACE)。结果 两组人群检测到ACE基因的DD ,ID及Ⅱ3种基因型,两组比较3种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X2 =2 .191,P >0 .0 5 ) ;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 .5 8,0 .4 2和0 .6 9,0 .31,差异无显著性(X2 =2 .2 15 ,P >0 .0 5 )。女性组ACE基因型中DD型占2 5 .9% ,ID型2 5 .9% ,Ⅱ型4 8.2 % ;男性组分别为15 .1%、2 7.3%和5 7.6 % ,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基因型构成有明显差异,I/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别,DD型与非DD型基因型构成无明显差别。肺心病病人血清AC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血清ACE活性降低可能参与肺心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及直接SPA菌体花环法分别测定5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豁免疫功能,并与31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肺心病组RBC-C3bRR、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RBC-ICR、CD3、CD4也明显降低(P<0.05).提示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均下降.上述指标有助于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低高龄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在我院行CABG的41例年龄大于70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On—pump手术32例,Off-pump手术9例。On—pump手术采用顺逆灌冷氧合血心肌保护法。40例术中使用左侧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做旁路移植材料,行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大隐静脉与其余病变冠状动脉吻合。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治疗方案。结果1例病人术后2周突发腹膜后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余均治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缓解。术后哮喘发作2例,房颤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脑栓塞致左侧肢体偏瘫1例。结论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高龄冠CABG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分布以及不同时期的差异来探讨其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病人就诊时或入院后当天测定血浆BNP水平作为急性发作期的值,病情稳定后评定严重程度分级并在一月后复诊时再次测定血浆BNP水平作为稳定期的值。分别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分布位置以及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差异。结果①急性加重期时不同严重程度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分布的位置是不同的,严重程度分级越高,分布位置越高(P<0.0001)。②稳定期时不同严重程度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分布的位置是也不同的,严重程度分级越高,分布位置越高(P<0.0001)。③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稳定期时的水平(P<0.0001)。但在分组比较中,严重程度Ⅰ级的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7);严重程度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稳定期时的水平(P均<0.0001)。结论对于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血浆BNP水平的变化也有助于评估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其规律性,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12例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OPD病人SRS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P〈0.01)。81.5%的COP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睡眠不稳和失眠后反应。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有严重的躯体症状、严重的心理负担、夜间治疗以及白天睡眠过多。结论改善COPD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原发病、减少夜间不适当的刺激,重视健康教育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提高其睡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