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肛门失禁的括约肌重建:—实践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肛门失禁(主要为儿童)行括约肌重建的临床经验并针对性提出括约肌重建的方法。方法 回顾1992 ̄1997年对31例完全性肛门失禁的治疗,其中25例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2例为会阴损伤术后,4例为盆腔和会阴术后。对此组病例采取不同的括约肌重建术,包括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肛门外括约肌重建25次,臀大肌转移5次,Puri-Nixon提肛肌成形术1次,肛门内括约肌成形6次。结果 对25例进行平均25  相似文献   

2.
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后盆底肌训练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盆底肌训练在肌原性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大便失禁患儿27例,年龄5~12岁,男17例,女10例,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临床评分均为差,全部病例行股薄肌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术后3个月16例行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2周后在家中自行盆底肌收缩训练.11例未坚持行盆底肌训练.结果 术前训练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分别为(16.7±4.9)mmHg、(61.6±14.6)mmHg和(2.3±0.7)s,未训练组分别为(15.5±4.1)mmHg、(59.3±13.0)mmHg和(2.2±0.7)s,两组间无明显差别;1年后训练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分别为(35.4±8.7)mmHg、(150.6±17.8)mmHg和(7.2±1.2)s,肛门功能评价优12例,良3例,差1例,未训练组分别为(21.1±3.1)mmHg、(94.7±12.7)mmHg和(4.6±0.8)s,肛门功能评价优3例,良6例,差2例,均好于术前,但训练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未训练组.结论 股薄肌肛门外括约肌重建可改善肌原性大便失禁的肛门控便功能,但手术后坚持行盆底肌训练对于手术疗效的提高有重要价值.在大便失禁的治疗时不能单纯依赖手术,还要充分重视重建括约肌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带蒂臀大肌瓣移植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和大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大便失禁的问题,方法:对7例患儿两侧臀大肌瓣移植括约肌重建术,其中高位畸表4例,中位畸形3便,年龄6-14岁。入院时有肛门口哆开、粘上翻、肛门收缩无力。根据便意的有无和大便禁程度进行肛门功能临床评定。1分者3例,2分得2例。结果无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明显改善,肛门闭合或明显缩小,粘膜外翻消失或缩小,肛门收缩力增强,便意恢复正常,干例能控制,肛门功能临床评定为4-5  相似文献   

4.
新型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研制与其排便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的反馈式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并阐述其节制排便的作用机理。方法 新型人工泵式肛门括约肌由控制泵、贮液囊、可充填袖套和生物反馈装置四个单元组成;将其置于无肛门括约肌犬动物模型中,观察术后实验犬在该装置工作及非工作状态下的排便情况,同时了解植入物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20条犬术后分别因寒冷、失血而死亡2余;余18条中,1例出现人工泵袖套部破裂而失效,由该植入物导致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节制排便的有效率达94.4%。结论 该新型人工泵式括约肌能有效的肛门失禁动物模型中起到节制排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肛门直肠畸形儿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儿童肛门失禁力敏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肛门失禁及臀大肌瓣肛门括约肌成形术治疗肛门失禁的机制。方法:采用一种半导体力敏式测压仪对正常儿童、各种原因的肛门失禁及肛门失禁行臀大肌瓣肛门括约肌成形术后患儿进行静态、动态及模拟状态下测压。结果:失禁者肛管最大拖出力明显降低(P〈0.005);反映横纹肌功能的球海绵体肌反射、肛皮反射及主动收缩均明显降低或缺乏(P〈0.05);最低感觉气量明显升高,尤其电在骶脊膜膨出失禁组(P〈0.0  相似文献   

7.
8.
肛门畸形外括约肌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约1/3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其原因与盆底肌肉(肛提肌及内、外括约肌)、骶骨、神经等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有关,肛门畸形位置越高,这种改变越明显、越严重;也与术式选择和手术损伤有关。肛门畸形患儿肛门外括约肌可有以下改变。1.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改良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1名行改良股薄肌代肛门外括约肌治疗大便失禁患儿的病例资料,围绕术前及术后大便临床表现进行病历分析.并依据术前倒立位腹部平片显示的闭锁程度将入选病例分为三组.所有入选病例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均采用克利夫兰大便失禁程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分级.按照其资料的分布及性质,手术前后的比较依据正态性分布情况选用配对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组间的比较采用依据正态性分布情况和方差齐性选用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方法.结果 入选病例术后随访6~87个月,平均33.9个月,22例患儿获得大便排放的自主性控制,大便失禁评分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明显增加,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直肠静息压手术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扩约肌通过提高肛管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以维持肛管的严密闭合达到大便排放的自主控制,是治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无肛前庭及会阴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在我国的发生率是2.81万,约2/3是合并瘘口的低位无肛。治疗以往多采用后切或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因不能保证位于瘘口近端的肛门内括约肌的完整性和保留位于瘘口近端的齿状线区域分布的高度特化的神经终末组织,因而外观或控便功能不理想。自1997年7月~2004年3月,我们采用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手术治疗无肛前庭及会阴瘘54例,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高、中位无肛畸形保留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保留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后排便功能。方法:无肛畸形患儿26例,高位15例,中位11例,全部行保留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随访平均6.28年。通过临床评分、肛管直肠测压、肌电图、钡灌肠等客观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定肛门排便功能。结果:术后肛门功能临床和综合评定优者分别由过去的23.1%、26.9%提高到73.3%和66.7%(P<0.01和P<0.05),而术后肛门功能差者由过去的23.1%、23.1%分别下降到6.7%和0。结论:多数无肛畸形包括有直肠泌尿生殖道瘘的无肛畸形,在直肠远端有内括约肌,手术尽量保留和利用,以便获较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大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儿大便失禁的指导原理、手术方法、操作经验、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71例大便失禁患儿病例资料,7l例均实施该手术。结果71例病例中59例行一次括约肌重建术成功,9例术后肛周感染,行清创术后成功,3例术后移植肌肉坏死,行二次括约肌重建术成功,术后临床主观评分以及直肠肛门测压均有明显的改观。结论神经压榨股薄肌转移代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大便失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直肠肛管测压法一直是诊断及鉴别直肠肛门疾病的重要手段,笔者用自行研制直肠肛管测压装置对实验性肛门内、外括约肌完全性损伤的家兔进行研究,提出直肠肛门指数(rectoanalindexRAI)这一量化指标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一、材料和方法选14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在手术后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以及手术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8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行LAARP术治疗的300例先天性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肛门内括约肌大部切除对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技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1年7月至2006年12月,对12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治术中进行内括约肌大部切除,手术时患儿年龄8 d~16岁,平均年龄0.96岁,小于3个月的33例,其中新生儿12例.术前43例(33.8%)有肠炎病史,手术方法:在齿线水平的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的交界处环周切开黏膜及肛门内括约肌;沿内、外括约肌之间隙向盆腔侧分离1cm后;在前壁切开直肠的肌层至黏膜下层,沿着黏膜下层向上分离直达腹膜返折水平切开肌鞘,入腹腔;在后壁沿着直肠纵肌,一直向上分离至相应的腹膜返折水平.将正常结肠拖出至肛缘水平与肛管黏膜皮肤相吻合.结果 本组127例患儿均经肛门行内括约肌和直肠后壁肌鞘切除术,目前106例患儿术后已随访1至7年,术后仅2例患儿有肠炎病史,术后肠炎发生率为1.8%,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3例(2.7%)患儿手术后便秘,1例在外院确诊为结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行结肠切除手术后治愈.手术后1个月时污便的发生率37.6%,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手术后6个月时污便下降至1.8%.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对照组肛管静息压力为(27.9±9.6)mm Hg;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为(37.9±12.5)mm Hg,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1、2、3、6个月肛管静息压力分别为(20.2±6.4)、(21.4±8.8)、(22.8±10.4)、(24.8±9.9)mm Hg,手术后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6个月内患儿的肛管静息压力有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肛门内括约肌大部切除安全易行,可有效地预防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和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Ⅰ期成形术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后矢状位肛门直肠成形术日前已成为高位肛门闭锁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大便失禁的控制仍不理想。约半数前列腺后瘘管的男孩有明显的污便,只有1/4的患儿大便控制正常。为改善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治疗效果.我们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多种先进的客观检测手段,通过不同侧面对21 例肛门闭锁患儿肛门直肠功能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患儿不同的控制机制异常,选择性进行加强肛周肌肉力量、改善直肠感觉阈值等5 种方法的生物反馈训练。结果 接受生物反馈训练的中低位畸形患儿临床评分由3.7 ±1.0 提高至5.7 ±0 .5,而高位畸形由2.3 ±1.0 提高至4 .6 ±0 .5。经过训练之后,代表肛周肌肉力量、直肠功能和直肠肛管综合控制能力的指标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对性的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对于治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效果非常显著,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治疗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简便易行疗效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了经会阴前大W肛门肛管成形手术,用于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病人,包括有瘘(会阴瘘、前庭瘘、阴道瘘、尿道瘘、会阴前肛门、肛门狭窄)和无瘘病人。结果 40/42例伤口愈合好,首例术后早期会阴前纵切口裂开,中期1例因感染整个切口裂开,延期愈合。绝大部分住院期间排便即恢复正常,全组无肛门失禁发生。结论 经会阴大W肛门肛管成形术是一种治疗中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中低位无肛合并直肠会阴瘘的患儿改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使之较现行的方法如Pena、后切术更加简便、更符合生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切口采用限制性(即限制在3 cm以内)后人字切口,显露瘘管和直肠下端,在直肠下端的后方将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部分切开,将两侧的肌纤维环包于直肠下端.完成外括约肌成形术,在中线后切瘘管及直肠壁,于正常肛隐窝处完成肛门成形.结果 24例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会阴瘘(X线侧位片直肠盲端在P-C线或至Ⅰ线间)患儿进行了该手术,术后全部病例进行随诊:除1例5岁患儿术后便秘,全部患儿恢复自主排便,可控制,无失禁及溢粪.1例患儿术后肛门切口轻度感染经切开引流治愈.结论 该手术较Pe(n)a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局部创伤小,术后避免直肠回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且术后不必扩肛;不同于传统的"后切术",术中进行肛门外括约肌成形,术后随诊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anorectoplasty and external anal sphincterplasty via posterior approach with Y-shaped incision to repair intermediate and low anorectal malformation complicated with rectal perineal fistula in children. Methods Twenty fou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low anorectal malformation complicated with rectal perineal fistul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Via the posterior approach, a Y-shaped incision (<3 cm) was made to expose the lower rectum and fistula. The external anal sphincter was identified and dissected at the posterior aspect of the lower rectum. The external anal sphincterplasty was performed by overlapping the ends of the muscle around the lower rectum. The rectal perineal fistula was resected and anorectoplasty was performed. Results All surgeries wer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Voluntary bowel movement and fecal continence was restored on 23 patients after surgery. One 5 years old patient still had constipation. Mild incision infection was found on 1 patient, and was cured after opening the incision and draining the pus. No fecal incontinence or anastomotic stricture was noted.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Pena surgery, anorectoplasty and external anal sphincterplasty via posterior approach with Y-shaped incision is less complicated and invasive to repair intermediate and low anorectal malformation complicated with rectal perineal fistula. By using this procedure, better sphincter shape and fecal function is achieved on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