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晏远智  李雪松  邹顺 《中国药师》2011,14(8):1169-1170
目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我院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口服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相互作用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0年我院门诊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岁)处方(包含慢性病处方)5000张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基本情况及口服药应用种类,分析处方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超过30%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同时口服5种或以上药物,775张处方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该院门诊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具的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多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其口服药种类过多可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大大增加,部份处方存在可导致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联合应用,应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傅若秋  孟德胜  陈亮 《医药导报》2003,22(5):340-341
目的:了解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2001年8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摆药单1 674份,对其中的抗菌药物按种类、金额、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住院患者总用药金额的16.91%;使用量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日均费用注射类、口服类分别为168.01和11.61元;50%的抗菌药物的DUI>1.2.结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用药剂量偏大,费用偏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药物相互作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及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2月所有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54份,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用药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超过20%的时间应用8种以上药物,70%的患者存在不良相互作用。结论: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用药种类过多,产生不良相互作用情况较多,应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口服药单剂量摆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6日本院住院患者长期口服药的单剂量摆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615例住院患者中单剂量摆药318人次,涉及药物品种数202种,其中西药179种(88.6%),金额为8960.8元;中成药23种(11.4%),金额为321.9元。每天合用药最多的为13种,口服6~10种药品的有77人(24.2%),口服药超过10种的有10人(3.1%)。平均口服药品数最多的前5位科室分别为康复科(6.2种)、重症监护病房(5.9种)、脑病科(5.8种)、老年病科(5.4种)、心血管病科(4.9种),全院平均4.0种。结论本院部分科室对口服药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的规定未执行到位,部分科室口服药联用品种数偏多,易引发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钟澜  刘进东 《海峡药学》2010,22(3):181-182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年至2007年住院患者病例61份,调查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96.72%,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结论老年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安全、有效,但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我院老年科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查我院2002—2004年3~4月份老年科住院患者病历,对药物使用的品种数、用药合理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以循环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物和消化系统用药居前3位;在使用频率前20位的药物中,绝大部分DUI≤1.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医嘱条数的6.97%,不合理用药中以药物相互作用为主,其所占百分比为96.63%。结论:我院老年科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糖尿病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8d的门诊处方,统计711张糖尿病药物处方的基本情况及用药物的处方及药品种类,使用《医师用药参考》软件检查处方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情况。结果:二甲双胍使用最多;54%的患者联合使用降糖药;少数处方中存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结论:该院门诊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增强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方法 随机抽取出院病历331份,采用规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评价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331份出院病历中,207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有一种药品DUI>1,其余药品DUI <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不合理现象,需要注意规范抗菌药的应用及个体化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外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公安及交通伤门诊和外伤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病例514份,对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方法和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住院病例应用抗菌药涉及7大类23种,应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66.4%;外伤门诊病例涉及5大类10种,应用最多的为大环内酯类,占69.9%。有3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外伤病例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住院患者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40份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240份病例中,静脉给药是主要的用药方式,主要的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的检出率达到22.41%。结论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需要进一步合理化,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金梅  毛静怡 《天津药学》2005,17(4):42-43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本院儿科住院患者病历142份,统计每种抗菌药的应用例数,应用天数。药品总消耗量,并按例数排序,统计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率98.50%,其中联用两种药者54例,联用3种药者5例,共涉及6类15种抗菌药。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新型抗菌药应用广泛,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相对稳定,抗肿瘤药、麻醉药、抗微生物药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金额较多。2007年起,由于碘^125I密封籽源的开展使用,抗肿瘤药销售金额跃居首位。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单品种药物统计遵循同样的规律。DDDs列前10位的药品中,DDDs总体逐年增高,而DDC则成下降趋势。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较为单一,用药品种较为稳定,使用较为合理。我院招标模式及药品价格管理也较为严格。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尚需加强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加强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种类、销售金额、用药数量及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药、抗感染药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销售金额最多,分别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30.18%、24.60%和16.12%;单品种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丙泊酚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氯化钠注射液,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结论: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用药品种较为单一,以麻醉药、抗感染药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尚需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调查小儿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规范儿科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小儿风湿免疫科300例住院患者病历,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的数量及类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300例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96%。其中,用药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28.79%;涉及药品212种,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44.81%。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以超适应人群(78.21%)所占比例最大。结论:我院小儿风湿免疫科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管理,促进儿科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2005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利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WHO推荐的ATC分类和约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用DDDs、抗菌药物使用密度、抗菌药物费用密度、抗菌药物平均日用金额来评价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现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11个品种,口服剂13个品种,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的12.7%,DDDs、抗菌药物使用密度158734.07DDD,366.18 DDD/(1000人天),抗菌药物费用密度11332.45元/(1000人天),平均日用费用为30.95元/DDD;各品种使用差异大。注射剂DDDs和使用密度是口服剂的1.53倍,抗菌药物费用密度注射剂是口服剂的61.66倍;平均日用金额注射剂是口服剂型约40倍。结论:本研究提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我院应用广泛,应加强应用规范化,注意调节某些药品的管理模式和应用频度,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并统计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占第1位的始终是苯磺酸氨氯地平;2007年出院病历中联合用药率达86.34%。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个体化给药,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合理、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王璐璐  陶祥 《中国药事》2018,32(8):1141-1146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系统,统计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评价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共7种11个规格,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支)、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贴)和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支)。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中、晚期癌痛患者的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示应进一步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及强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调研2006年我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03例CAP患者按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疗程、费用金额、给药途径、联合用药、静脉给药时间、治疗结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不合理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类和青霉素类;人均抗菌药物费用1178.58元,平均每例住院患者每日使用抗菌药物费用98.79元,住院总费用与抗菌药物费用比为2.76:1;本组病例以静脉给药+出院带口服药治疗途径为主;静脉给药时间平均(6.94±4.32)d;处方者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的仅1例;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94.16%。结论:我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合理,但临床处方者用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本院2002年度545份出院病历进行调查.以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用药评价。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43%;有药敏试验的仅占15%;使用种类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DUI等于或近于1的品种占45%。结论从DUI分析和预防、治疗用药中均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