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ICSI的37例患者(共3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倾向性评分(PSM)匹配方法按1∶5匹配选择同期在本中心行新鲜卵母细胞ICSI的179例患者(共181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妊娠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复苏率为95.3%(344/361)。两组患者的2PN受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2PN卵裂率(94.9%vs. 99.0%)、可利用胚胎率(48.1%vs. 58.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37个周期胚胎移植后,获得20例妊娠,活产19例,分娩25例健康婴儿,无出生缺陷儿发生;对照组181个周期胚胎移植后,获得95例妊娠,活产81例,分娩113例活婴,有1例出生缺陷儿。两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可获得较好的复苏率,解冻后行ICSI虽然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率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受精率和妊娠结局。对于取卵日男方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精液的女性患者,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是一个较好的生育力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的妊娠结局,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我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女方取卵当日无精子可用的6对夫妇为研究对象,收集6例女性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ICSI-ET,观察6例患者的卵母细胞复苏率、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6例女性患者的6个取卵周期共获得成熟MⅡ卵母细胞94枚,均行玻璃化冷冻。择期复苏64枚,存活62枚,复苏率为96.8%。行ICSI授精后观察到正常受精卵43枚,卵裂40枚,获得可利用胚胎28枚,优质胚胎19枚,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0.0%和47.5%。鲜胚移植获得临床妊娠3例,孕囊5个;冻融胚胎移植1例,孕囊1个,均足月分娩,新生儿状况及Apgar评分良好。结论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技术可以在有适应证的患者中应用,并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局。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例患者经玻璃化方法冷冻卵母细胞,解冻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胚胎,部分胚胎行玻璃化冷冻,冻融胚胎移植后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1正常男婴。为卵母细胞及胚胎多次冷冻后的临床应用及应用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采用诊断性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对获得的睾丸精子进行冷冻,评估新鲜精子和冷冻精子分别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受精率和妊娠率.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7~2010年就诊的237对梗阻性无精子症(OA)夫妇用新鲜睾丸精子行ICSI和2010~2011年就诊的31例OA患者的冷冻睾丸精子行ICSI后胚胎移植的资料. 结果 新鲜精子组和冷冻精子组的平均成熟卵泡数分别为(14.13±7.41)和(14.31±8.14),平均正常受精率分别为82.99%和84.17%,种植率分别为24.08%和25.64%,以上指标两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也没有显著差异(新鲜精子组43.88%和冷冻精子组48.39%,P>0.05). 结论 冷冻睾丸精子不影响ICSI的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采用TESA获取的冷冻睾丸精子行ICSI是一种能减少患者痛苦又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对卵巢刺激(ovarian stimulation,OS)和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来源的卵母细胞影响.方法 对OS和COH来源的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观察存活率,继续发育潜能及移植后的妊娠率并与COH来源的新鲜卵母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OS和COH来源的卵母细胞玻璃化冻融后的存活率和继续发育潜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新鲜卵母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H冷冻组和OS冷冻组的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是25.0%(3/12)、20.8%(5/24)和33.3%(1/3)、12.5%(1/8).结论 玻璃化冷冻技术可以应用于OS和COH来源的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对其继续发育潜能和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93枚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解冻复苏,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结果成熟卵母细胞解冻复苏率为75.6%,正常受精率为72.6%,卵裂率为88.7%,优质胚胎率为48.9%。共移植19例,9例妊娠,已分娩2例,临床妊娠率为47.3%。新鲜周期与冻卵解冻周期相比,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的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冻融兔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激活方法,卵母细胞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方法共收集兔卵母细胞470枚,玻璃化冷冻,解冻行ICSI后培养半小时,分为3组激活:组1(n=46):钙离子激活;组2(n=40):氯化锶(SrCl_2)激活;组3(n=33):无水酒精激活;再同样方法解冻一部分卵母细胞,ICSI后培养1 h,分为2组激活:组4(n=30):钙离子激活;组5(n=26):氯化锶激活;对照组(n=39):ICSI后直接培养,不激活。各组得到的囊胚玻璃化冷冻,受体兔HCG准备后,胚胎解冻后移植。结果卵母细胞解冻行ICSI后,组5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分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最高,分别为53.8%,26.9%和7.7%,所获囊胚的母兔可能怀孕。结论冷冻卵母细胞解冻行ICSI后,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使用合适的激活方法可能会提高卵母细胞的受精以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短时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采用简化的短时受精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临床应用效果 ,以了解体外受精 (IVF)时短时受精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全部病例接受常规促超排卵治疗获得卵母细胞 ,根据患者接受体外受精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组。短时受精组 10 5例 ,采用精卵四孔皿混合培养 ,加精后 2h将卵母细胞转移至新鲜培养基 ,12 1周期 ;对照组 112例 ,采用ICSI,133周期。分别比较两组受精卵的个数、形成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 ,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短时受精组共获卵母细胞16 33个 ,正常受精 (双原核 ) 116 4个 (71.3% ) ,形成胚胎数 10 84个 (93.1% ) ,临床妊娠 4 5例 (4 2 .9% ) ;对照组共获卵母细胞 175 2个 ,形成胚胎数 10 97个 ,临床妊娠 4 8例 (4 2 .9% )。两组女方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受精率、形成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 结论 短时受精既简便 ,有效 ,又能获得与ICSI受精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足量活精子并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精组,而采用新鲜PESA活精子ICSI的病例则归为对照组。比较冻精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同时分析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及畸形等情况。结果:冻精组15个周期、对照组100个周期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163、1 157个,受精率冻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4.05%vs73.29%,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3.07%vs15.73%;53.33%vs37.00%,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冻精组共妊娠8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37例,已分娩30例,1例死胎;继续妊娠3例;流产4例。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畸形。结论:采用PESA冷冻精子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PESA冻精复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成熟率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有优质胚胎移植周期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CSI助孕的患者资料,拮抗剂方案或激动剂方案促排卵按照卵母细胞成熟率(OMR)分为A组(30%<OMR≤60%)和B组(OMR>6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脆性卵膜卵母细胞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的ICSI治疗周期。根据精子注射时卵细胞表现为脆性破膜即为脆性卵膜组共196个周期,通过倾向值匹配(匹配容差为0.05)进行1∶2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患者年龄、BMI、不孕因素、用药方案),产生对照组(无脆性破膜)39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细胞退化率、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1)受精及胚胎情况:脆性卵膜组的成熟卵细胞率(73.59%vs. 86.15%)、正常受精率(66.52%vs. 73.90%)、可用胚胎率(72.95%vs. 78.87%)、优质胚胎率(39.85%vs. 4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CSI后卵细胞退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8%vs. 4.28%,P<0.05);两组间卵裂率(98.86%vs. 98.32%)、囊胚形成率(52.09%vs. 51.80%)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妊娠结局:两组间胚胎种植率(37.43%vs. 46.53%)、临床妊娠率(52.88%vs. 59.24%)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脆性卵膜卵母细胞成熟率低,ICSI后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均降低,卵子退化率升高,但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龄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ICSI或IVF受精后的临床结局,探讨ICSI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期间在重庆妇幼保健院因非男性因素不孕接受微刺激促排卵方案治疗的高龄女性患者(≥38岁)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ICSI组(n=189,共334个周期)和IVF组(n=189,共325个周期)。比较两组之间周期取消率、2PN受精率、优胚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之间患者年龄和获卵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组MⅡ卵率(85.92%vs. 92.27%)显著低于IVF组,2PN受精率(77.87%vs. 71.77%)和卵裂率(98.53%vs. 96.27%)显著高于IVF组(P均<0.05);两组之间的周期取消率、优胚率、胚胎冷冻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SI不能改善高龄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胚胎质量和临床结局,此类患者首次助孕应选择IVF授精方式,而前次无2PN胚胎取消周期史的患者ICSI虽不能规避再次取消周期的风险但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PPOS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于我院接受“养精蕴育”中医治疗并行IVF/ICSI-ET助孕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9例患者采用了PPOS方案和降调节方案两次促排卵,故将此9例患者单独列出行前后资料比较。其余127例患者(127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PPOS组(86个周期),降调节组(41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比较两组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周期资料。结果PPOS组和降调节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POS组的获卵数[(5.84±1.66)vs.(4.44±2.11)]显著高于降调节组,MⅡ卵率(63.87%vs.83.89%)、卵裂率(77.39%vs.86.13%)、平均移植胚胎数[(1.70±0.41)vs.(1.90±0.28)]均显著低于降调节组(P<0.05)。两组的Gn天数、Gn用量、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无胚可移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FET周期参数比较,达菲林用药量(支)、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患者前后两次促排卵的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无胚可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DOR的患者,采用PPOS方案促排卵可获得与降调节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PPOS方案可作为这类患者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解冻周期中单囊胚移植(SBT)与卵裂期双胚胎移植(DET)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探讨解冻周期SBT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且剩余有冷冻储存的囊胚期或卵裂期胚胎的患者资料,并比较解冻周期109例SBT患者(SBT组)和336例DET患者(DET组)的临床条件及助孕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相对于DET组,SBT组的临床妊娠率(54.1%vs. 47.6%)和种植率(56.0%vs. 30.1%)较高,流产率(2.8%vs. 7.1%)较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BT组多胎率(1.8%vs. 12.2%)显著低于DET组(P<0.05)。结论对部分原因不明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解冻周期实施SBT可能会改善其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联合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分析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冻融周期中的囊胚选择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单囊胚复苏移植治疗的患者资料,周期数为736个。按照囊胚形成时间分为两组:D5组(在受精第5天形成囊胚)和D6组(在受精后第6天形成囊胚)。再根据各组内囊胚是否为优质胚胎分为4组,分别为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D6非优胚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结果 (1)共纳入736个复苏周期,复苏存活率100%。患者平均胚胎复苏年龄为(35.1±4.4)岁。临床妊娠率为40.9%,流产率为19.6%,活产率为26.0%。(2)D5组中移植的优质胚胎比例显著高于D6组(60.4%vs. 36.6%,P<0.05);D5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D6组(分别为51.5%vs. 33.6%和33.9%vs. 20.6%)(P均<0.05);两组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和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D5组巨大儿的发生率略高于D6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出生死亡和先天异常。(3)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和D6非优质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D5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高,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低。各组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男女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5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略低于D6优胚组,但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D5非优胚组(P<0.05),但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囊胚的冻融周期移植时,优先选择D5的优质胚胎;而面临D5非优质胚胎和D6优质胚胎时,两者均可考虑,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评价体系中的“废弃”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第1次行IVF/ICSI-ET治疗、因D3无可利用胚胎(D3胚胎评分均为Ⅳ级或F级)而行囊胚“试培养”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试培养”结局不同分为成功组(54例)和失败组(1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获卵情况;将成功形成囊胚并移植的患者根据其移植周期不同分为新鲜移植组(41例)和冻融移植组(1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246例患者因D3无可移植胚胎行囊胚“试培养”,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形成率分别为9.50%和5.85%。“试培养”失败组原发性不孕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74.48%vs.57.41%,P<0.05)。54例患者获得囊胚后其中41例行新鲜周期囊胚移植(新鲜移植组),10例患者囊胚复苏成功,行冻融囊胚移植(冻融移植组)。新鲜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3.66%和48.78%;冻融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为50.00%,自然流产率为60.00%,活产率为20.00%。所有新生儿均未见出生缺陷。结论“废弃”胚胎行囊胚培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D3无可用胚胎移植的患者,利用“废弃”胚胎行囊胚“试培养”不失为一种补救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方案内膜准备中应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行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72个周期),根据是否采用GnRH-a预处理将患者分为HRT组(2197个周期)和预处理组(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延长(Yqh+)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不育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Y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Yqh+组和对照组。又根据男方精液分析结果分别行IVF或ICSI人工授精,比较IVF周期和ICSI周期中Yqh+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 705对不育夫妇,其中Yqh+组67例,对照组1 638例。(1)在IVF治疗周期中,Yqh+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鲜移植周期中,Yqh+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Yqh+组的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1%vs. 1.63%,P=0.04);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缺陷率和男婴出生率比较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ICSI治疗周期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鲜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和新生儿出生情况各观察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Yqh+可能对IVF/ICSI-ET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情况无明显影响。Yqh+是否增加IVF新鲜移植周期中异位妊娠的风险,尚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POR)患者新鲜或冻融周期移植发育迟缓的第3天胚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ET且移植第3天发育迟缓胚胎的PO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3个周期,分为新鲜周期组(178例)和冻融周期组(1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相关指标及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Gn总量和刺激时间、HCG日E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及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鲜周期组相比,冻融周期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POR患者选择冻融周期移植发育迟缓的胚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