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量体温是住院患者每天都需进行的一项常规检查,但在测量过程中,患者往往会疏忽体温计的存在,特别是一些老年、儿童、健忘或重病的患者,当其转身或下床活动时,导致体温计移位,护士在收集体温计时,很难寻找,浪费了大量时间;或体温计跌落摔破,甚至有被患者身体压断,造成刺伤患者的可能。且一只体温计含汞约2g,汞在常温下很容易蒸发,易造成汞污染,  相似文献   

2.
刘效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932-1932
测量生命体征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其中的体温检测更是马虎不得。现在我们检测体温最基本的工具依然是玻璃体温计较多,病房中能自理的患者测量体温用玻璃体温计可行,但对病情病重或神志不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就会非常危险,因为护士每次收体温计时都会遇到找不到体温计、体温计被压碎或体温计掉到床底下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我们发现一种固定体温计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量体温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护理操作。在测量体温过程中,发现体温计小而易碎,患者常常忽略体温计的存在,寻找体温计时浪费了大量时间,甚至出现体温计跌落摔破或压断刺伤患者的现象。为此,我们研究出一种简易固定体温计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温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能够为正确地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1]。测量体温是护士每日必做的工作之一[2]。体温计是测量体温不可缺少的工具,基于方便、经济的考虑,临床常选用腋下玻璃体温计。但玻璃体温计易碎,损耗较多,并且体温计大多在病区内破损,破损后汞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侵害人体神经中枢[3]。笔者做此调查,主要了解住院患者对体温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体温计破损的原因,如何实施护理干预等,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其重要性,注意测体温时的相关事项[4],减少或避免体温计破损,…  相似文献   

5.
腋窝体温测量20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腋窝体温测量的现状.方法:对200例住院患者腋窝体温测量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体温计水银甩在35℃以下和测量前检查体温计达100.0%;97.5%做到测试部位附近无热源或冷源;79.5%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测量;58.5%放体温计正确.83.5%的护士发放体温计时进行解释;48.5%的护士指导患者放置体温计.测温时体温计打碎4例;测量时间<5min 17例;>10min 56例.结论:护士测量体温的过程总体是符合要求的,但在解释工作、指导患者正确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把握测量时间等方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患者测体温是临床护士的一项日常工作。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为方便给患者测体温,经常把体温计放在衣服口袋或治疗盘中,体温计直接暴露在外易磕碰损坏从而引起安全隐患。为此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盒,经临床应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制作与使用便携式体温计盒分为两层,上层内部装有微型电机(可充电式)及放置体温计的内槽;下层是一个抽屉式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水银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测温结果 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需体温监测的ICU住院患者98例,对同一研究对象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用红外体温计(根据使用说明,校正后额部或耳垂后温度相当于腋窝温度)测量额部温度和耳垂后温度,记录3个部位所测温度值.结果 对参与研究的全部98例患者总体来说,3个部位体温测量值比较差异显著,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2~0.5 ℃,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17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8.0~38.9 ℃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5~1.1 ℃,从临床角度考虑,3个部位体温差别有临床意义,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30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7.0~37.9℃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有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2~0.7 ℃,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51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5.0~36.9 ℃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为0℃,可以认为2种方法 所测3个部位体温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在正常范围(35.0~36.9 ℃)的患者,可使用红外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测温.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37.0℃以上的患者,尚不能使用红外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测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3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100例患者,将电子体温计放于患者左侧腋下,同时将汞式体温计放于患者右侧腋下,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数值及完成全病区患者体温测量所需时间。结果: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与汞式体温计测量腋温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明显低于用普通汞式体温计(P0.01)。结论:电子体温计与汞式水银体温计比较更适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英国医院里广泛地使用着三种体温计。人们要求儿科医师推荐一种适于病房或病儿父母使用的体温计。这三种分别是: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IVAC)和 Tempa Dot 一次性塑料体温计(PYMAH)。应该推荐哪一种呢?为了简便起见,以下称这三种体温计为水银的、电子的和一次性的。选择适于儿科使用的体温计的标准应着眼于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0.
体温计是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最常用的工具,测体温前要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到35 ℃以下,在病房甩多个体温计用常规方法费时费力;体温计振荡器省时,但费用高,易损坏体温计,不易清洗消毒.近年来我们用治疗巾甩体温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都要为住院患者测量体温,目前测量体温常用的是水银体温计[1-2].为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体温计每次用后均需先用消毒液浸泡消毒[3],再清水冲洗,然后晾干或擦干备用,以保证患者安全.此过程中,由于消毒液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工作人员防护不当易造成皮肤损伤[4];但若采取防护措施又可能增加医疗成本.护理人员交接班时还要清点体温计的数量,体温计数量多时则因堆放一起而不容易清点;存放时多个体温计混在一起还易碰撞造成损坏.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于2011年10月研制了一种水银体温计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413802.7),经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会为患者测量体温,特别是危重患者及老年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致使体温计移位而无法顺利完成测量工作,甚至出现体温计摔破刺伤患者的现象。为此我科护理人员用废避光输液器固定体温计为患者测量体温,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种体温计在门诊预检中测量体温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在本院门急诊的测量体温的患者5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体温测量效果与测量时间。结果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与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银体温计测腋下体温与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花费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可以实现测温准确、节省临床护理及患者就诊的时间和减少汞对环境的污染,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体温计是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最常用的工具,测体温前要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到35℃以下,在病房甩多个体温计用常规方法费时费力;体温计振荡器省时,但费用高,易损坏体温计,不易清洗消毒。近年来我们用治疗巾甩体温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体温测量值的差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8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同时使用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并比较三者间的差异。结果 3种体温计测量体温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3种体温测量方法在夏季、冬季、发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水银体温计测量结果为金标准,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的灵敏度分别是94.444%、79.914%,特异度分别是99.731%、93.279%。监护仪体温传感测量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P<0.05)。监护仪体温传感器、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测得体温值与水银体温计测得的体温值差值相比分别有1.19%(10/840)、2.62%(17/840)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监护仪体温传感器更适合替代水银体温计进行体温监测。  相似文献   

16.
知识角     
如何核对水银体温计?答:使用新体温计前或定期消毒后均应对体温计进行核对以求测温准确。具体方法为:(1)将所有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2)同时将体温计放入盛有40℃温水的杯中,3 min后取出检视;(3)凡误差在0.2℃以上者,或水银柱有裂隙者,均应取出不用;(4)将合格体温计擦干放  相似文献   

17.
<正>体温计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体温计的消毒一直是医院质控检查的重点工作。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对于体温计的消毒必须采用高水平消毒法~([1])。国内各大医院临床主要使用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给患者测量体温,对体温计的消毒仍采用化学浸泡法,浸泡液常用健之素、乙醇、过氧乙酸等。目前医院通常使用的体温计消毒盒多为两个单层结构盒,难以严格、规范的操作。体温计消毒后徒手自消  相似文献   

18.
正医护人员每天会频繁使用体温计。按规定,体温计使用后需要消毒处理,再为下一名患者使用。消毒过程需要将体温计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30分钟,取出放置在标注"消毒后"字样的容器中,晾干备用。实际工作中,消毒时间的掌握需要单独计时。由于护士工作繁忙,容易疏忽计时时间,造成消毒时长不足影响消毒效果,或消毒时间超时而影响使用。对此,我们设计了"体温计定时消毒盒",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6月起送每位住院患者一支体温计,取消传统的集中消毒、集中发放体温计方法,实行一人一表,得到护士及患者的认可与欢迎,现报道如下。方法(1)保存方法。新患者一入院,就送一支新的体温计(带体温计套子)给患者,固定存放在患者床头柜抽屉内。(2)使用方法。入院时向患者说明体温测量方法、如何读数、如何甩体温计、如何保管、每天何时测体温、清洁与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如患者不能自理但有陪护,向陪护说明,如无陪护,则由护士负责。测量体温前由护士统一发给每位患者一颗酒精棉球,患者自己消毒体温计后测体温,酒精棉球擦拭后读数,甩至…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测量体温是护士每天都在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有时因为护士或患者的失误,会将体温计打碎,体温计中的水银就会散落在病房的地面上.若不及时处理,水银挥发或被患者接触到都会引起重金属中毒现象.但临床上对于散落水银的收集不重视,让保洁人员清扫,既不安全也有一些遗漏.笔者对临床收集散落水银方法进行反复探索研究,找到一个小技巧,经临床实践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