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8名正常妇女妊娠时和非妊娠时的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频率,发现妊娠时Ag-NOR频率和10个NOR全部银染数明显高于非妊娠的数值。本研究证实了人类全部NOR均有潜在活性,Ag-NOR数不仅是遗传特征,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Ag-NOR数目的改变可能是非特异性改变,且并非是肿瘤病人所特有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霍正浩 《宁夏医学杂志》1992,14(6):385-386,F003
人类核仁组织者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NOR)可用硝酸银分化染色,简称 Ag-NOR。嗜银物质为核仁中的酸性蛋白,又称嗜银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 的数量及位置反映了 rRNA 基因的转录活性,与细脆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1987年,英国学者 Croc-ker 将 NOR 银染技术用于肿瘤病理学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核内 Ag-NOR 计数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应用 Ag-NOR方法进行肿瘤鉴别、分级分型的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3.
应用人类核仁形成区(NOR)选择性银染技术,对分别注射复方己酸孕酮注射剂和复方甲地孕酮微囊注射剂,以及正常对照妇女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NOR的研究。结果注射组、自身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的分布,在丹佛体制分组水平上呈随机分布。注射组与对照组的 Ag-NOR频率,以及自身对照组注射前后的Ag-NOR频率,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这两种药物对用药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活性的rRNA基因数目没有影响。注射组和自身对照组注射后银染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频率,均比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注射前显著增高,表明这两种药物有增加用药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rRNA基因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副缢痕处与核仁形成有关,故称核仁形成区(NOR)。应用 DNA-RNA 分子杂交技术,证明人类的18s-28s 核糖体 RNA(rRNA)基因位于 NOR。利用银染技术可使具有转录活性的 NOR 呈特异性着色。因此,  相似文献   

5.
细胞核的核仁是由位于某些染色体上特殊部位的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region,NOR)所形成的。NOR 中含有核糖体基因(rDNA),通过其转录而合成核糖体RNA(rRNA)故核仁实际上是组装核糖体的工厂。NOR 可用银染方法显示,银是与rRNA 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结合的,这种蛋白  相似文献   

6.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e chromsome,Ac)的短臂次缢痕区参与间期核仁的形成,故该区称为核仁形成区(nucleolus organizer rehions,NOR).各AC的NOR含有数目高度可变的编码18S和28srRNA基因.银染技术可以使有活性的NOR特异性着色,  相似文献   

7.
<正> 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 er region,简称NOR)是位于某些染色体上特殊部位的核糖体基因(rDNA),通过其转录而形成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R可用银染色方法显示。银与rDNA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结合,这种蛋白称为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简称Ag—NOR)。因此,Ag—NOR可作为NOR及其rDNA转录活动的标志,可用来反应  相似文献   

8.
Ag-NOR技术在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银蛋白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在良、恶性肿瘤细胞中的鉴别作用。方法对156例有临床包块患者分为炎症组(96例)、良性组(52例)和恶性组(8例)进行穿刺包块针吸涂片检查,测定细胞内Ag-NOR数目。结果良性组细胞核内Ag-NOR数量与炎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1,P>0.05);而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炎症组(P均<0.01)。结论Ag-NOR检测对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细胞穿刺的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AC)短臂次缢痕系核仁形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NOR)DNA-RNA原位杂交技术证明.NOR含有多个为18S和28SrRNA编码的基因(rDNA),而每一个NOR又可有不同的基因拷贝数。  相似文献   

10.
阮炎艳  丁华野 《陕西医学杂志》1992,21(9):518-520,F004
对38例鼻腔鳞状细胞癌,用银染色技术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Ag-NOR),并在油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Ⅲ、Ⅱ级鳞状细胞癌Ag-NOR 颗粒计数最高,Ⅰ级最低,提示Ag-NOR 颗粒多少与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s)的技术。分析了正常蒙古族、汉族人群淋巴细胞染色体上核仁形成区(NORs)与NOR的结构性变异-双核仁形成区(dNOR)的数目、特点.发现蒙古族青年Ag-NORs数目明显高于汉族青年,两族间差并非常明显.比较两族青年的双核仁形成区,dNOR的阳性分布在种族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John Sommerville撰文:核仁的功能是按细胞的生理性需求而产生核蛋白体。核仁是从染色体部位,即所谓核仁形成区(NOR)产生,此区含有核蛋白体RNA(rRNA)串联式排列基因,其生长的起动和范围主要是受细胞周期和代谢的影响。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报道了确定有关核仁活性的成份以及各成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实质性进展。能合成有活性蛋白的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后,核仁从NOR产生,是一块状的复杂结构,并同时产生制造核蛋白体所需的全部成份。同样在有关转录因子的控制下,RNA聚合  相似文献   

13.
人类核仁形成区(NOR)位于5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副缢痕处,也是人类18S—28S rRNA 基因所在的位置。近几年通过银染技术能使 NOR 特异染色,并且证实只有在功能上有活性的NOR 才能被银染,因此银染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探讨 rRNA 基因功能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毒品对男性NOR的rRNA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g-NOR技术,分别对30名男性吸毒患者和30名正常男性的NOR及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吸毒组与对照组的Ag-NOR和Ag-AA均呈随机分布;吸毒组的Ag-NOR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Ag-AA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毒两年以上的男性患者表现出毒品对rRNA基因的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原来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技术,但最近国外不少肿瘤病理学家已把Ag-NOR用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分型、分级。目前,此项技术主要用于光镜水平,电镜Ag-NOR染色技术报道十分少见。我们参考国外Ploton等的方法,首次在国内开展电镜Ag-NOR色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银染技术用于消化道142例标本研究,标本有食管、胃和结肠的正常上皮,食管和胃的增生上皮,胃印戒细胞癌,结肠腺瘤样息肉和食管、胃和结肠癌肿。结果显示在正常上皮和癌细胞核中Ag-NOR均数有显著性差异。且癌的Ag-NOR计数高于增生上皮(P<0.01),从而认为Ag-NOR的定量研究在某些消化道疾患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应用分子及细胞遗传学技术对6例Dp~+、Gp~+病例,10例D/G易位病例,1例额外小染色体病例及1例Yqs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Dp~+、Gp~+组银染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但随体联合(SA)频率却显著低于正常人,原位杂交未发现p~+区域银颗粒显著增加现象。与笔者曾报道过的2例p~+病例结果不同,提示p~+的发生机理不完全相同,可能在染色体的rRNA基因簇区存在着核仁组织者区(NOR)转录位点的多样化。D/G易位组病例的银染(Ag-NOR)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易位的染色体皆丢失了NOR。对额外小染色体(mar)病例及Y长臂随体(Yqs)病例的研究表明,mar及Yqs并未引起表型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与 DNA增殖指数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 Ag NOR)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增殖指数 ( proliferating index,PI) ;用组织化学法检测 Ag NOR。结果 :正常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组织间的 Ag NOR颗粒计数、颗粒直径及形状因子均有明显差异 ;间变型的 Ag NOR颗粒计数 ( 4 .2 )显著高于无间变型 ( 3.2 8) ;Ag NOR颗粒计数随分期增高而增高 ;高 Ag NOR计数组的 PI值 ( 4 4.35 )显著高于低 Ag NOR计数组 ( 32 .5 5 )。结论 :PI值及 Ag NOR计数可作为判断肾母细胞瘤增殖活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染色体不稳定性。方法取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常规培养、制片、GTG显带分析染色体畸变(CAR),Brdu法分化染色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微核(MN)、核仁组织形成区(NOR)。结果内膜癌组(21例)染色体结构畸变以出现次数的多少排列为:1、3、2、5、7、8号,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率分别为12.86%6、.1%,SCE频率、MN率、Ag-NOR分别为7.4±1.5次/细胞(、6.6±1.9)‰、7.1±1.6个/细胞,对照组(10例)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率分别为3.4%、0.4%,SCE频率、MN率、Ag-NOR分别为4.8±0.6次/细胞(、2.0±0.9)‰、4.9±1.1个/细胞,内膜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群体发生率约为1‰,其中D/D 易位占80%,又以13/14易位居首。现已证实18S—28SrRNA 基因位于5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副缢痕,即核仁形成区(NOR)处。银染技术能使NOR 特异染色。鉴于大多数罗伯逊易位的NOR 区丢失,故很少能被银染。本文报导1例银染的t(13;14)罗伯逊易位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