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2012年上半年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及干预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使用药物。方法:对半年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干预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处方108张,占点评处方总量1200张的9%,其中不规范处方64张,占不合理处方57.02%,不合理处方为:书写不规范、医师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49张,占不合理处方42.11%,主要问题为处方修改未签名、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师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根据规范规定,每月不少于100张,我院每月抽取100处方进行点评。2012年1月起加大点评力度,每个月多点评处方100张,2012年上半共点评处方1200张,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从我院2011年约31万张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12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要求,点评用药合理性。结果:1200张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使用3.3种药品,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2%,注射剂使用率为4.0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16.4元,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91.6%。不合理处方101张,其中不规范处方21张,占20.8%;诊断与用药不符处方23张,占22.8%;用法与用量有误处方32张,占31.7%;给药途径不适宜2张,占2.0%;超常处方4张,占3.9%;无指针用药12张,占11.9%;重复用药7张,占6.9%。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多种干预措施,合理处方百分率在11月、12月有所提高,但仍有待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我院按照《规范》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在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制订相应的医嘱点评工作规范,对我院出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综合点评。旨在普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适当选择药品,杜绝过度用药,降低用药风险,切实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共同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按照《规范》中的要求,摸索制订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建立医嘱处方的界定方法,即将患者使用的所有药品医嘱,按照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医嘱到更改医嘱的第一天为止,界定为一张"处方";制订适合医嘱处方点评的标准和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其中不合理分为不适宜和超常处方两项。不适宜涉及:适应证、遴选药品、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重复给药、配伍禁忌或者不良作用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超常处方涉及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无正当理由未做病原菌检查及药敏性试验,开具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自2010年4月~2011年3月,利用"军卫1号"系统,共随机抽取360份出院患者医嘱,界定处方1 782张。处方合理率由65.7%上升为96.4%,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89.7%,其中以遴选药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约占60%;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由30%降至5%。结论处方点评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一种手段,药师应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用药知识的普及,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患者的沟通,充分发挥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共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为门诊处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性抽取100张共1200张处方进行分析,通过处方点评,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性。结果 1200张处方中共有160张处方不合理,所占比例为13.4%。具体包括不规范处方5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85张,超处方22张,不合理处方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联合用药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不合理处方问题,需要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管理,降低门诊不合理处方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开具中存在的问题,以持续改进处方质量。方法:每月随机抽查440张处方,依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综合分析。结果:2011年8月—2012年7月共点评处方5 280张,用药不合理处方262张,占4.96%,其中不规范处方11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28张,超常处方18张。结论:我院不合理处方中以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为主,处方开具质量亟待规范,点评后的处方经医疗管理组织制定改进措施,定期组织临床医师、药师进行探讨,以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10月门诊处方3 000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逐张审核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其分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122张,处方合格率95.93%.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临床诊断不规范、处方超限量未注明原因、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处方前记不规范等;用药不合理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 处方合格率95.93%;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医师的注意,尤其是遴选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持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诊处方共12 23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处方评价。结果:本院处方合格率较低,为76.27%;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较高,为90.8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较高(98.24%);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控制较好(1.56种)。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22.22%,不规范处方主要表现在处方超7 d用量未注明理由(6.84%)及处方缺项、字迹潦草(5.81%),其他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2.91%);用法用量不详细不规范(2.21%)等。结论:本院应完善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学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原因,以促进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方法利用pass系统,筛选2016年1月至10月门诊处方中诊断含有"肿瘤"、"白血病"或"癌"等的处方11378张,进行处方点评,统计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不合理处方786张,占6.90%。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25张,占不合理处方数的3.18%,主要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不适宜处方728张,占不合理处方92.62%,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超常处方33张,占不合理处方4.20%,主要为超说明书用药。结论抗肿瘤药物在门诊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药师应及时审核与医师沟通,以提高用药合理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部处方点评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处方点评制定、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处方12922张,统计不合理处方张数,不合理处方原因,并对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598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格率为4.6%,其中不规范处方215张(36%),用药不适宜处方383张(64%),错误率较高的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方面。结论:该门诊部处方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合理性,药师与医师应积极沟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1~6月每月200张门诊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56张,占总处方的13.0%。其中不规范处方75张(占48.07%)、不适宜处方74张(占47.44%)、超常处方7张(占4.49%);主要表现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医师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医务部门的干预和药师用药指导下,有利于促进临床药物应用的规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7~12月门诊处方6000张,使用处方点评工作表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金额数、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均在正常范围。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8.3%,不合理的方面主要有诊断不规范、药品适应症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医院应继续加强宣传和管理,处方点评制度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部处方点评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处方点评制定、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处方12922张,统计不合理处方张数,不合理处方原因,并对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598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格率为4.6%,其中不规范处方215张(36%),用药不适宜处方383张(64%),错误率较高的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方面。结论:该门诊部处方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合理性,药师与医师应积极沟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药学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应拒绝调剂。《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规定,下列情况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症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药品的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检查医院门诊处方,每月抽查200张,共抽查处方1 200张。结果:1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109张,处方合理率为92.42%,不合理处方91张,不合理率为7.58%。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临床诊断不明确或无诊断、用法与用量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或超说明书用药等方面。结论:医院门诊处方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处方监管工作,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用药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每月抽查900张,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点评分析。结果2010年4月~2011年3月共抽查处方10800张,处方平均药品种数2.5种,抗菌药物应用率32.3%,注射剂应用率29.3%,基本药物应用率53.5%,药品通用名应用率100%,处方平均药费102.5元,不合理用药处方685张,占6.34%。结论通过对不合理情况的有效干预、点评结果的及时公布,有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来贵州省骨科医院就诊门诊处方点评综合分析,了解本院门诊病人用药处方使用规范情况,促进门诊医师合理使用药物。方法按统计学要求抽取2015年1月至6月来本院就诊的门诊病人病历药物处方896张,根据门诊病人药物处方点评统计数据表进行方法学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种类数、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处方金额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不达标的门诊处方为本次抽查处方数的3.35%,病因不明确的门诊处方主要方面有诊断不规范、处方用药超7日及以上、适应症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为更好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医生应在用药管理方面上加强用药处方规范学习,使本院的门诊处方规范率得到提高,促进临床医生门诊用药的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处方点评,了解基本用药情况,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证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病例1440份,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病例抽样分析统计,不合格处方包括重复用药、违规用药、配伍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等48张,占处方总数的4.80%。不规范处方方面主要体现在前记缺项、字迹潦草,诊断无法辨别、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必须强化药剂科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5年3~8月份门诊西药处方7368张,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联用增大毒性、联用降低药效、溶媒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38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2%。其中重复用药的5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5.6%;联用增大毒性62张,占16.12%;降低疗效的99张;占25.8%;溶媒不合理的28张,占7.3%,选药不合理的85张,占22.1%,用法、用量不合理的54张,占13.18%。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便能更好地防治疾病,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l。6月门诊处方2400张,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68张,进行点评,处方I合格率为97.2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适应症不适宜、用法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的思考,为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门诊处方2000张,按年进行点评,其中包括2015年1~12月门诊处方1000张,2016年1~12月门诊处方1000张,然后按照处方点评标准对其进行点评,以及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1至12月至2016年1~12月我院处方合格率由89.45%明显提升至95.53%(P0.05),其中不合理的处方主要体现在: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剂型书写不规范、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的点评,能及时发现门诊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加强药剂师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结果显示处方点评能明显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