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肌腱松切术合并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矫正共同性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肌腱松切术合并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矫正共同性斜视。方法肌腱松切术在肌止端后5-6mm处用剪刀从中央向两侧肌缘斜形切开(切开80%,留两侧肌缘)肌止端斜形切开80%。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用0/3号丝线从肌止端中央穿入,另端由肌止端后8-14mm处穿出(根据折叠量而定)圈套中央肌肉1-2mm。结果内斜视30例,良好率82%,外斜视30例,良好率为83%。肌腱松切术的效果与内直肌后徙5mm,外直肌后徙8mm或肌肉边缘切开术的效果相似,联合拮抗肌线状圈套折叠术效果更为可靠。结论此法操作简便,不易引起眼位垂直性偏斜,不易撕裂肌纤维,联合其它肌肉手术时不影响眼前节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
4.
1986年willshaw报道23例内直肌与球结膜同时后徙矫正大度数内斜,可以增加矫正效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曾用此法治疗大度数内斜和外斜(均指≥30~Δ)。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1986年12月至1989年12月收治50例。病例无选择性。追踪观察到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40岁,平均16.84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儿童共同性斜视中内斜视39例,外斜视36例水平肌附着点的形态,位置作了详细的描述及分类。通过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和各种解剖的关系,发现各种形态异常及粘连对手术设计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术中如何处理这些异常。提示解剖的异常可能是水平斜视发病的解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内直肌的病理变化与斜视发现时间的关系。
方法:对3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术中将截除的内直肌用4%甲醛固定后送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眼外肌的组织结构,并进行HE和Masson染色。
结果:共同性外斜视30例中,内直肌纤维大小不一、形态异常,数量减少,肌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经Masson染色后发现,发现斜视较久患者组眼外肌肌纤维含量明显少于发现时间较短患者组(P<0.05) 。
结论:斜视的发生与眼外肌的结构异常有关,发现斜视时间较久的共同性外斜视比发现时间较短的共同性外斜视其眼外肌发生明显的纤维化,说明内直肌纤维化可能是外斜视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斜视时间的延长,眼外肌纤维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方法:对3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术中将截除的内直肌用4%甲醛固定后送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眼外肌的组织结构,并进行HE和Masson染色。
结果:共同性外斜视30例中,内直肌纤维大小不一、形态异常,数量减少,肌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经Masson染色后发现,发现斜视较久患者组眼外肌肌纤维含量明显少于发现时间较短患者组(P<0.05) 。
结论:斜视的发生与眼外肌的结构异常有关,发现斜视时间较久的共同性外斜视比发现时间较短的共同性外斜视其眼外肌发生明显的纤维化,说明内直肌纤维化可能是外斜视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斜视时间的延长,眼外肌纤维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病理变化与斜视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2例共同性斜视和22例麻痹性斜视病人行斜视矫正手术,将截除的外直肌或内直肌用95%酒精固定后送病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眼外肌的组织结构。结果81例共同性外斜视中,内直肌退行性改变57例(70.4%),内直肌纤维化10例(12.3%),内直肌玻璃样变10例(12.3%),正常4例(4.9%);51例共同性内斜视中,外直肌退行性变18例(35.3%),外直肌纤维化28例(54.9%),外直肌玻璃样变5例(9.8%),22例麻痹性斜视中,13例内直肌和3例外直肌发生纤维化,6例外直肌发生玻璃样变。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直肌的病理结果经X~2检验P<0.01。恒定性外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之间及先天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内斜视之间经X~2检验P<0.05。结论斜视的发生与眼外肌的结构异常有关,发病较久的恒定性外斜视比发病晚的间歇性外斜视其眼外肌发生纤维化的百分比较大,说明内直肌纤维化可能是外斜视形成的原因之一,斜视的病变程度与眼外肌功能是成反比的。 相似文献
8.
9.
自 1993年以来 ,我院采用地塞米松眼外肌封闭疗法治疗麻痹性斜视 12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 12 8例 ,均为 1条眼肌麻痹。其中男 88例 ,女 4 0例 ,年龄 10~ 72岁。外直肌麻痹 78例 ,内直肌麻痹 30例 ,上直肌麻痹 11例 ,上斜肌麻痹 9例。其中外伤性 36例 ,高血压性 2 8例 ,高热后 2 1例 ,精神因素 6例 ,过度劳累后 10例 ,酒精中毒 2例 ,病因不明 2 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3~ 72d。1.2 方法 2 0g .L 1地卡因滴患眼 3次 ,麻痹结膜表面 ,用2mL注射器抽 0 .3mL( 0 .5mg)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采用肌肉边缘切开联合拮抗肌线状折叠术。矫正斜视33例。手术操作简便,並可避免某些严重合并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病例与结果 水平性斜视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 76例共同性内、外斜视眼外肌及 7例正常眼外肌的电镜观察 ,探讨斜视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对 3 4例共同性内斜视眼、 42例共同性外斜视眼及 7例非斜视行眼球摘除眼的眼外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 非斜视组肌细胞正常 ,肌丝 ,肌节排列整齐 ,方向一致 ,Z带清晰 ,线粒体分布正常 ,未见坏死 ,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部分肌纤维不同程度萎缩 ,变性 ,肌原纤维稀疏 ,有的肌原纤维排列方向紊乱 ,线粒体增多 ,肌质网扩张 ;有 1例肌纤维坏死 ,结构消失 ,代之以纤维组织 ;有些有髓神经髓鞘结构破坏。结论 提示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确产生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14.
手术主眼矫正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变通三井幸彦法手术主眼矫正外斜视的意义。方法 :按照三井幸彦法手术主眼矫正外斜视的理论 ,收集了魔术师镊子现象 (Magicianforcepsphenomenon ,MF)阳性的非麻庳性外斜视 45例 ,包括 :间歇性外斜视 6例、恒定性外斜视 2例、废用性外斜视 10例、交替性外斜视 19例、间歇性交替性外斜视 5例、特殊类型外斜视 3例。用角膜映光法测定斜视度。以支配眼球运动的一对拮抗肌加强与减弱各 1mm矫正 5度的算法 ,设定手术量 ;交替性外斜视 /间歇性交替性外斜视的双外直肌各后退 6~ 12mm。缩短肌双臂式缝合 (Doublearmsuture)、后退肌8字缝合 (Figure -eightsuture)。用术前、后眼位对比 ;遮杆阅读有无障碍检查 ,判断手术效果。结果 :经术后随访 3~ 12个月的 45例中 ,术前 2例、术后 2 8例 ,遮杆阅读无障碍。完全治愈 2 8例 (2 8/4 5 ,62 2 % )美容治愈15例 (15 /4 5 ,3 3 3 % )。残留 5°间歇性外斜视 2例 (交替性外斜视 1例、间歇性交替性外斜视 1例 2 /4 5 ,4 4% )。结论 :用变通三井幸彦作法 ,不失为在斜视眼上矫正外斜视传统作法 /三井幸彦手术主眼矫正外斜视法的一种补充 ,并可扩大矫正外斜视手术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取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矫治交替性外斜视,取得了良好的眼位矫正,大多数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现将我院3年来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91年至1993年有详细病例记载共85例,年龄6一12岁54例。男性56例,女性29例。有屈光不正者58例。其中远视散光42例,近视散光16例,大多数为远视散光,屈光度十3·00D~+6.00D之间为多,小儿中以中度远视为多见。多数交替性外斜视单眼视力在卫.O~1.2之间。交替性外斜视按运动方面为主的分型,分开过强型61例,辐按不全型14例,基本型10例。手术方法和手术量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改良眼外肌悬挂后徙术矫正各类型斜视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61例各类型斜视用“薇乔6-0“可吸收缝线,二针分别在术肌后退有效量(如内直肌后退3mm,外直肌后退5mm)处肌肉上、下穿过浅层巩膜约2mm。二针相距约等于肌止宽,再由肌止中央前缘穿过巩膜至止端后缘,二针相距1-2mm,测量后退距离,按预期手术量悬挂肌肉,打一活结,术中观察眼位。结果近期随访(术后1周)正位率,改良术式组为92.42%,传统术式组91.47%,远期随访(术后≥6周)正位率,改良术式组88.54%;传统术式组86.25%。结论本术式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可靠、安全的较为理想的斜视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复杂斜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01/2017-02我院收治的68例80眼复杂斜视患儿,均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分为联合组(30例35眼)与非联合组(38例45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5m斜视度、下斜肌亢进程度、Titmus立体试验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
结果:术后6mo,两组具有同时视患者、一定融合范围患者、远立体视功能患者和近立体视正常者(40″~60″)所占比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患儿下斜肌亢进程度、5m斜视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3d,1a随访显示,两组患儿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儿童复杂斜视采取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时,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可能不会影响外斜视矫正效果,进行手术设计时,可忽略下斜肌减弱术对患儿水平斜视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永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3,15(1):67-68
我院自1987年以来运用直肌劈开延长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987~1990年我们收治本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7~38岁。内斜19例,外斜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矫治大角度外斜视在外直肌超常量徙后时,肌止端后移、肌肉缝线悬吊的效果。方法对65例大角度外斜视在做外直肌徙后时,将肌肉缝线平行外直肌上下缘于肌止端后5 mm处巩膜浅层穿出,测量肌止点与拟行肌肉缝线结扎点后肌肉断端的距离是否与术前拟行后徙量相符,确定后结扎缝线。例如后徙量为11 mm,则肌肉缝线于肌止点后5 mm处巩膜穿出,悬吊量为6 mm时结扎缝线,形如吊床状。结果65例有1例残留5°外斜,其余64例均达到正常眼位。结论采用悬吊方法进行外直肌超常量徒后,既减少了眼外肌与眼球筋膜的大范围粘连及手术操作困难带来的巩膜意外损伤,又达到了矫治大角度外斜视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