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左胸廓内动脉(left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LITA)联合桡动脉(radial artery, RA)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otal arterializ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A-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脏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10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患者59例,为OPCAB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CAB)患者46例,为ONCAB组。分析包括术前资料、术中桥血管获取及吻合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并评估桥血管通畅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ONCA...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比较,具有许多优点。我们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学习期间共实施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OPCABG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庆梅  陈小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1):1263-1263,126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中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是近年来心血管外科的最新进展[1,2].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开展在体外循环下CABG 33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现将2008年3月-2009年6月本院对10例OPCABG患者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 1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4年 3月共进行 OPCAB术 15例。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4 3岁~ 80岁。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2例 ,双支病变 3例 ,3支病变 9例 ,4支病变 1例。其中前降支 (L AD)病变 15例 ,右冠状动脉 (RCA)病变 10例 ,回旋支 (CX)及对角支病变各 3例 ,钝缘支 (OD)病变 2例。左室射血分数 0 .4 0~ 0 .6 6。探讨 OPCAB术的安全、有效性及手术方法。结果 :无 1例死亡 ,术后仅 1例残留轻度心绞痛 ,余者心绞痛消失。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对3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现将有关麻醉处理的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技术是现代心脏外科得以发展的基础。Buffolo等成功地开展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 pump coronary bypass grafting,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本身对心脏和机体的损害。但这一术式仍然离不开体外循环,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体外循环准备。现将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月间准备实施的OPCAB手术210例的体外循环准备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患者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及输血费用的不同。方法对345例行CABG的患者进行了术中、术后输血量及输血费用的统计,所有患者分为CCABG组135例,OP-CAB组210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输红细胞量、血浆量、血小板量、输血总量以及各自相关费用。结果CCABG组输血率显著高于OPCAB组(分别为82.2%和46.7%,P〈0.05),输红细胞量、输红细胞费用、输血浆量、输血浆费用、输血总量及输血总费用CCABG组均显著高于OPCAB组(P〈0.05),而输血小板量及输血小板费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CCABG相比,OPCAB患者术中、术后输血量及输血费用显著减少,OPCAB对患者恢复有利,并能减轻患者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治疗结果,评价两种方法优越性.方法:将3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分为0PCABG和CCABG组,0PCABG组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两组患的术前及术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术前治疗及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量、心梗史、心功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无差别;手术时间、血管桥数无差别;术后0PCABG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CCABG组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如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0PCABG组为6.4%,CCABG组为9.1%,0PCABG组无1例死亡,CCABG组死亡率为1.5%,两组比较无显性差异.结论:0PCABG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不能替代CCAB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50例,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215例,非左主干病变组235例,所有病例由同一团队施行OPCAB,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术后各项指标及早期死亡率。结果左主干病变组4例因术中搬动心脏出现血流动力学极度不稳定转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手术,两组人均搭桥数为3.02支,人均搭桥数左主干组较非左主干组高,主要集中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血量、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术中转CPB手术比例左主干组高,乳内动脉使用率非左主干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治疗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但是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包括IABP和CPB,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徐涛  潘龙毅  冯关力  张珣  王鑫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23-2024
目的:总结1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lng,OPCAB)术的治疗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4年3月共进行OPCAB术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3岁~80岁.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9例,4支病变1例.其中前降支(LAD)病变15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10例,回旋支(CX)及对角支病变各3例,钝缘支(OD)病变2例.左室射血分数0.40~0.66.探讨OPCAB术的安全、有效性及手术方法.结果:无1例死亡,术后仅1例残留轻度心绞痛,余者心绞痛消失.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分析体外循环下不停跳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8例3支血管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的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成体外循环下不停跳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n-pump beating heart surgery,OnP-BH)19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19例,分别于术前、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开放灌注即刻、术后4 h、24 h和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同时记录术后早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比OnP-BH组和OPCAB组,前者手术时间更长,围术期24 h失血量更多,其余临床结果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OnP-BH组患者术后CK-MB和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尤其在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开放灌注即刻至术后4 h始终保持有意义的增高,而OPCAB组患者术后CK-MB和cTnⅠ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对比OnP-BH组和OPCAB组,提示体外循环可以诱导对心肌的损伤,OPCAB能够明显减少围术期心肌损伤,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失血量,因此,需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高危心脏病患者有可能从OPCAB中受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beating hear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BHCABG)对中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观察组)与20例体外循环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移植血管数、红细胞输注量、血浆冷沉淀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IABP置入率、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较少,住院总费用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缩短中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对于不适于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4.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10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军兰 《医学争鸣》2005,26(10):933-933
1临床资料 1997-01/2004-12我院共完成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1018(男888,女130)例,60岁以上582例(57.1%),70岁以上217例(21.3%),最大年龄86岁;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510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50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852例,术前同时合并其他疾病784例(77.1%),高血压病500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人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由同一组外科医生完成,常规冠状动脉腔内放置分流栓,首先吻合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再依次对后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和右冠状动脉行血运重建。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搭1支桥者4例,2支桥者6例,3支桥者12例,4支桥者5例,5支桥者1例,平均搭桥2.8±1.5支。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OPCAB对老年人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并能取得良好的早期手术效果,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短等,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继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fi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方法:2001年~2002年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23例,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游离左侧乳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取大隐静脉及烧动脉与回旋支、后降支等其他部位血管吻合。冠状动脉吻合口和近端吻合口分别用7.0Prolene及6-0Prolene缝线连续法缝合。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2个月~14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心功能Ⅰ级~Ⅱ级,术后心绞痛复发2例,给子扩冠、抗凝治疗后好转。术后并发右侧脑梗死1例,融栓、抗凝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目前心脏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术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off-pump CABG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武寒玲  郑晓梅 《吉林医学》2005,26(11):1253-1254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越来越普及,它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减少甚至避免了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CABG所引起的一系列心、肺、脑、肾和血液系统的损害,全身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出血输血少,用药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我科自2001年至2005年3月有50例患者施行OPCAB,无1例手术死亡,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平均年龄63.1岁。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其中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2.95。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实施OPCAB要求具备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