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CA-153、CA-199、CA242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30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食管癌32例、胃癌34例、胰腺癌30例、大肠癌34例)血清CEA、CA-125、CA-153、CA-199、CA242水平。结果:表明上述四种消化道肿瘤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CA242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胰腺癌之外,其余3种消化道肿瘤五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05),分别为食管癌62.5%、胃癌85.2%、大肠癌82.3%。结论:血清CEA、CA-125、CA-153、CA-199、CA242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9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A组,选取同期的40例良性胰腺疾病患者为B组,40名健康人群为c组,后将三组患者的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加以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统计发现,B组与c组的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A组与B组及C组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清AFP、CEA、CA199、CA125变化的研究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A,CA19—9,CA72—4三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或联合监测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结直肠癌组72例(包括复发组40例和无复发组3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的血清CEA.CA19—9.CA72—4三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CEA,CA19—9,CA72—4在结直肠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3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增高,总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CA19—9,CA72—4的阳性率无差异,但冠著高于CEA;CEA+724+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和CEA+CA19—9。CEA+CA724及CA19—9+CA72—4的联合。结论:CEA,CA19-9,CA72—4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并对结直肠癌复发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探讨对辅助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结果:6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2-5和CA19-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P均〈0.01),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结直肠癌患者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结论:单项检测血清CEA、CA12-5和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9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5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各证型组CEA,CA19—9,CA125,NSE,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EA浓度以瘀阻肺络型最高,并依气阴两虚型、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依次降低。气阴两虚型CA19—9、NSE、CA125水平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瘀阻肺络型各组间无差异(P〉0.05)。肺癌各证型组间CYFRA21—1无差异(P〉0.05)。结论:CEA、CA19—9、CA125、NSE、Cyfra21—1联合检测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依据,且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CA125、CEA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和3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3ml,对血清中CA125、CEA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卵巢癌组、良性卵巢病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CA125和CEA的水平要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病组合正常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结论:CA125和CEA联合检测可以摄著提高对卵巢癌患者的阳性预测率,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及时、准确的对患者是否患有卵巢癌进行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8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手术 化疗 免疫 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中药对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化疗副作用的治疗影响。结果:本法治疗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79.1%、47.7%;中药组方对术后降低CEA、CA19-9有明显的效果(P<0.05);中药组方有明显减轻化疗副作用(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的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有明显优势,中药组方对降低CEA、CA19-9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明显减轻化疗副作用(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917-19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明确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改变。方法:选取本院胰腺癌患者60例,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指标,分析其在胰腺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之间CA199、CA125、CEA的水平均随着分期的增长而出现升高(P<0.05)。可否手术切除患者之间比较CA199、CA125、CEA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可以达到88.33%,特异性可以达到100%。胰腺癌分期与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与性别、糖尿病、胆道疾病及黄疸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化疗联合清热化积中药治疗患者CA199、CA125、CEA血清水平的降低,与经单纯化疗治疗的患者血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于胰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判定及手术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5,CEA对胃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CA19-9,CA12 5 ,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 2 8例胃癌患者和 7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A19-9,CA12 5 ,CEA ,并对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CA19-9,CA12 5 ,CEA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46 .43% ,32 .14 % ,39.2 9% ,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 ,且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 5 ,CEA可以将阳性率提高到 89.2 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 5 ,CEA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临床受益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莹  贾英杰  孙一予  陈军 《中成药》2010,32(1):13-15
目的:评价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我院3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进行吉西他滨化学治疗和中药西黄丸+化疗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各组实体瘤、血清CA19-9、体力状况、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B(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组临床受益率(CR+PR+NC)优于A(吉西他滨)组,两组在降低血清CA19-9水平、卡氏评分提高、症状改善率、白细胞减少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具有延缓实体瘤增长,降低CA19-9,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毒副反应,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受益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和胆汁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及脱落细胞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胆管癌30例,胆道良性病变25例,选择因腹痛待查做ERCP榆查显示咦胆管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和胆汁中CA19—9的水平,将胆汁离心沉淀后检测胆汁脱落细胞。结果:1.胆汁CA19—9明显高于血清检测结果(P〈O.01):2.不同I腧床分期胆管癌患者胆汁CA19—9的浓度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但各期胆汁CA19—9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CA19—9的浓度,日有统计学差异,胆汁CA19—9诊断的阳性率为93.3%(28/30),胆汁癌细胞检测阳性率为16.7%(5/30)。结论胆汁CA19—9和胆汁脱落细胞检测对胆管癌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涛  邓皖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13-113,117
目的:通过观察五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9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各证型组CEA,CA19—9,CA125,NSE,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01)。cEA浓度以瘀阻肺络型最高,并依气阴两虚型、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依次降低。气胴两虚型CA19—9、NSE、CA125.平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瘀阻肺络型各组阀无差异(P〉0.05)。肺癌各证型组间CYFRA21—1无差异(P〉0.05)。结论:CEA、CA19-9、CA125、NSE、cyha21-1联合检测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依据,且与中医辩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证素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关系。方法采集8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证素辨证法提取证素,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水平,比较不同证素的病理积分与CEA和CA19-9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样本中CEA阳性率为18.0%,CA19-9阳性率为6.7%。痰证组中CEA阳性率为34.4%,非痰证组中CEA阳性率为14.0%,2组CE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痰证患者可能有较高的转移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诊断早期宫颈癌的过程中进行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妇女60例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癌胚抗原(CEA)、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链抗原19-9(CA19-9)和糖链抗原125(CA125)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EA、SCC、CA19-9以及CA125等标志物的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一检测诊断宫颈癌时,CEA、SCC、CA19-9、CA125敏感性分别是46.7%、51.7%、60.0%、56.7%,均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分化情况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呈反比例关系;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相比,宫颈鳞癌患者的SCC水平明显较低,但是其CA125、CEA和CA19-9水平则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诊断宫颈癌的过程中,血清中CEA、SCC、CA19-9、CA125的水平均能够作为诊断指标,且上述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更好,有利于明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8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和72例术后血清中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含量。14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中5项肿瘤标记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情增加,阳性率增高。检测10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阳性指标与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5%,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水平动态联合检测可用于食管癌辅助诊断、疗效观测,以及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CEA、CA125水平含量,探讨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及正常对照者血清CEA、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且联合检测敏感、特异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EA、CA125联合检测提高了临床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陆明  邓皖利  王巧琳 《新中医》2011,(10):75-7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8例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生存质量、体重等疗效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3%。生存质量提高16例,稳定23例,降低9例。体重增加14例,稳定25例,下降9例。治疗前后CEA、CA125、CA153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体重,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一种有价值的高敏感、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法,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选择13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结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管癌,均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组糖类抗原(CA19—9)、黏蛋白分子CA72—4、高分子糖蛋白CA50、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CA19—9对胆管癌以及胰腺癌敏感度较高,AFP则对肝癌敏感性高,CA72—4对胃癌敏感度高;对于部分消化道肿瘤,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有效性以及灵敏度与联合检测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部分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有一定下降。对于胰腺癌、胆管癌以及结肠癌,CEA联合CA19—9、CA50为首选检测标志物;对于胃癌,CEA联合CA19—9、CA72—4可作为首选标志物;对于肝癌,CEA联合AFP是首选标志物。胰腺癌及结肠癌术后几种标志物水平均有下降,术后1.5个月CEA与CA19—9恢复趋于正常、结论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选择互补性较强且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十分重要,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有着较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TPS水平在卵巢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15位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39例卵巢癌患者初诊、治疗后血清TPS、CA125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TPS、CA125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TPS、CA125水平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复发转移组血清TPS、CA125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复发转移组中TPS、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6.67%,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S、CA125检测均有助干卵巢癌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12-1915
目的:观察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10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给予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1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胃镜和病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CEA、CA19-9和CA125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充血水肿、糜烂、红白相间等情况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改变。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清中CEA、CA19-9和CA125水平有关,而通过辨证论治更适合不同的证型患者需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